沈茹茵被皇帝留在他殿外,直到次日才得空到沈皇后身边慰问。
进门后,原本躺在床上不能起身的沈皇后就挥退了伺候的宫人,拉着沈茹茵,露出笑意。
“茵茵,你回来时一切可顺利?”
“顺利的,”沈茹茵说,“我在京中,也算得上名声在外,这么多年来,金乌军对旁人都是碾压之态,谁敢同领着金乌军的我硬碰硬?”
沈茹茵带着金乌军大部队,从进城开始,一路几乎都没遇见什么太像样的抵抗,就到了宫门前。
原以为进宫要有一场恶仗要打,却是留在内宫的金乌军女兵起了大作用,从后头拿下了背叛的禁军,为沈茹茵和金乌军敞开了宫门。
如此,才能叫沈茹茵悄无声息的摸到大殿附近才叫里头的人发现。
想到这儿,沈茹茵悄悄问:“姑姑,女兵那里,是你特意安排了守在宫门那边的?”
沈皇后微不可察的点头:“我叫她们务必护好内宫的小皇子和公主们,有余力的情况下,挑几个人,乔装打扮成禁军模样,伺机帮你。”
“你记得回去后嘱咐她们,别将此事说漏了嘴,要是叫陛下知道她们还有余力,却没去大殿中,必然要出事。”
沈茹茵点头:“姑姑放心,我已经给她们下了封口令。”
“金乌军如今的功劳已经够多了,要是再加上这么一桩,反而有些过了。”
沈皇后道:“其实也不妨事,就瞒着这几日罢了。”
她叫沈茹茵凑近,才在她耳畔道:“我叫人换了废太子下给陛下和诸皇子们的药,就算废太子没在最后关头大开杀戒,他们也活不了多久。”
沈茹茵毫不意外只是好奇废太子突然发疯的缘由:“废太子瞧着,不像是能想到在金乌军进门之前,用杀光自己兄弟这样的法子来报复陛下的人。”
“他当然不是,”沈皇后说,“他不是,却不意味着旁人没这个想法。”
“有人天长日久的在他耳边念叨,他面对同样的选择时,想不这么办都难。”
沈茹茵懂了,这是姑姑在里头发了力。
沈茹茵暗暗给沈皇后竖了个大拇指:“姑姑你真有先见之明。”
沈皇后勾起唇角,又提醒沈茹茵:“这些日子用心些,别露了马脚。”
她抬眸看向皇帝寝宫所在的方向,毫不掩饰自己的恨意。
“我沈家为国尽忠,多少代男子都是战死沙场,却被皇家忌惮,害到如此地步。”
“若不是嫂嫂聪敏,你和烨儿也懂事,说不得如今我沈家都没了。”
“为兄长报仇雪恨要紧,但我更要让皇帝和他整个家族都付出代价。”
沈茹茵低头,握住沈皇后的手安慰的握紧:“姑姑还不放心我?我肯定不会给你拖后腿的。”
沈皇后笑起来:“我肯定放心你。”
“这世上,我若连你都不能信,还可以信谁去。”
“如今前朝事忙,我对外也说病了,不少事情说不定要被陛下交到你身上,若有拿不准的,尽管来问我。”
沈茹茵原本觉得不会,但想想皇帝现在也虚弱着,又一副对朝中大臣格外提防,半点不信任的模样,还是选择相信姑姑的判断。
回到皇帝处,沈茹茵被召见。
皇帝开口便是:“皇后如何了?”
沈茹茵做出忧心,又强撑着露出笑意的模样:“皇后娘娘状态尚好,只是不慎染了风寒,有些起不得身。”
“我过来前,皇后娘娘还嘱咐我代她向您问安,请您千万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悲伤。”
她要是不提还好,如今一提起,皇帝又生气起来。
可皇帝如今对沈茹茵正是好感最深的时候,哪儿舍得对她发脾气,转头叫了自己身边的内侍来,让他们去找废太子的麻烦。
沈茹茵知道沈皇后都给皇帝和其他皇子们的药做了手脚,废太子那边肯定也不会放任不管,当即“劝解”。
“舅舅,那到底是表兄,您生气归生气,这样叫人去罚他,会不会……”
“你替他说什么话,”皇帝打断道,“昨日殿中的情形,你又不是没看到。”
“你认他做表兄,他眼里却没有手足之情。”
“这样的孽畜,寡人叫人去训诫,难道不成?”
沈茹茵垂下眼睑:“我只是有些担心,那位一向气性大,岂能受得了被内侍训诫。”
“这就受不了了,”皇帝冷笑一声,却不是对着沈茹茵,“若不是寡人精力不济,就该将他千刀万剐、五马分尸,方能解寡人心头之恨。”
眼见得沈茹茵还要再开口,皇帝怕她说出什么自己不乐意听的,直接摆手:“老九那儿你可派人去看过了?”
沈茹茵回:“舅舅予我护卫的重任,我不敢贸然离宫,就叫几个医术好的太医去了九哥府上替我慰问。”
皇帝满意的点头,却也只到此为止,不再提及九皇子。
毕竟九皇子和废太子对峙时很说了些有的没的,太子也把他在背后做的那些事抖了个干净,要不是他是皇帝仅剩的成年皇子,皇帝说不定连这一句都不问了。
不过他成年了也没用,九皇子伤了脸,皇帝对他还在气头上,在没缓过来之前,肯定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至于皇帝缓过来以后……
九皇子怕是连最后一点微薄的优势也要没了。
沈家既然放弃支持九皇子,就不会让他再有上位的可能。
外头有人禀报,说是礼部尚书等人求见,来议诸皇子丧仪之事。
沈茹茵本打算悄悄退下,却被皇帝叫住。
“茵茵你就在殿中,也听一听。”
“你本就是有正经官职的武官,从前若不是你太懒怠,也不至于多年不曾上朝。”
“今日既然遇上了,以后你就不能偷懒了,知道吗?”
“我?”沈茹茵瞪圆了眼睛,明明心里满意,却好似是在皇帝的强硬态度下才低头。
“都听舅舅的。”
沈茹茵往边上皇帝指定的位置站了站。
她已经有些期待这些大臣看见自己在百官前列议政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