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场三十年精品录 > 第361章 调整岗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周后,河西省委召开干部大会。林甘泉副部长带着中组部的文件,准时出现在会场。主席台上的周春风,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眼神却时不时不自主的飘向台下,带着几分复杂。

会议开始后,林甘泉宣读了王向坤的省委副书记与秦洲的省委常委的任命。林甘泉话音刚落,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秦洲与王向坤站起身,分别对着主席台和台下深深鞠躬,脸上保持着谦逊的笑容。

接下来是领导讲话环节。周春风第一个发言,他拿着稿子念了几句官样文章,无非是祝贺王向坤和秦洲,希望他们两位在新岗位上继续努力之类的套话,语气平淡,听不出半分真心。直到最后,才勉强加了一句:“秦洲同志年轻有为,省委相信你能尽快融入新角色,协助省委做好各项工作。”这句话谁都分不出他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

轮到林甘泉讲话时,态度却截然不同。他前面说到王向坤时是念稿子的,但他说到秦洲时,他放下稿子,看了一下秦洲,语气诚恳的说道:“我和李晴舟同志曾经共事过几年,他在副司长任上时,还是我分管的。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年轻人有想法、敢担当,理想信念坚定,做事扎实不浮躁。后来他来了河西,我也一直关注着,他啃下了很多硬骨头,彰显出他的毅力与担当,他工作勤勉,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作风平实,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这样的干部,就该放在重要岗位上,让他挑更重的担子。”

林甘泉的话朴实真诚又掷地有声,没有喊口号或公式化的讲话,会场里的掌声比刚才更热烈了。

听了林甘泉这么讲,台下的干部们窃窃私语,大家都觉得秦洲\"来路不明\"、\"后生可畏\",大家看向秦洲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

这时的周春风脸色微微一沉,手指在桌下不知不觉中攥紧了拳头,但他心里更加断定秦洲绝对是最高层重点培养的对象,看来今后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会议最后,王向坤与秦洲先后作了表态发言。王向坤大道理讲了一大堆,感觉是秘书为他抄袭来的,讲了大约有十几分钟,大家都听得不耐烦。但秦洲却只讲了几十秒,他说道:\"感谢组织的信任,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一定做到做官不像官,做人要像人,甘当小学生,向大家学习;勤奋为业,忠诚为党,清廉为民;讲究官德,守住人格,秉持公正,坚守正义。谢谢大家!″

台下再次爆以热烈的掌声!

任命大会结束后几天,省委秘书长的任命书也来了。

秦洲正式走马上任。

省委秘书长的办公室比省政府那边更小一点,在周春风办公室的对面,但因为省委办公楼还是老房子,周边景色是更具年代感的老树。秦洲办公室的窗外正对着省委大院里的老银杏,枝头的积雪还没化,在阳光下闪着光。

秦洲刚把办公用品整理好,秘书就送来了一堆文件,全是需要他签字的会议纪要和工作安排等。

他拿起笔,一边批阅一边梳理思路。省委秘书长管着省委办公厅这个中枢神经,还要协调常委们的工作,事无巨细都得操心。但他没丝毫懈怠,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晚上经常加班到深夜,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常委会的会务准备,基层单位的请示汇报,还是各种事项都处理得滴水不漏,连周春风都私下里对身边人说:“李晴舟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过秦洲知道,要想在这个位置上站稳脚跟,光靠“上面有人”还不够,还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他牵头梳理了省委的工作流程,简化了会议审批环节,还推动建立了“常委联系基层”等一系列制度,让常委们定期下到市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这些举措很快见效,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约好评。

就在秦洲的工作步入正轨时,李子源传递了新动静。在秦洲去北京开会期间,秦洲请罗宽川、李子源和谷一龙一起吃饭时,李子源告戒秦洲,语气显得神秘而严肃,他说道:“晴舟,这几两月省委秘书长的工作还习惯吧,跟周春风书记的接触多了,有没有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周春风?我告诉你,我老丈人最近收到不少关于周春风的举报信,有说他包养小三的,有说他在干部提拔上的违规问题,有说到经济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说到他包庇羌州市焉之山集团的事情。你当专案组长去羌州那么长的时间,与焉之山集团肯定也有接触过,你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与焉之山集团沾一点点的边或有任何瓜葛。\"

秦洲说道:\"你放心,做人底线还是要守住的,我的为人你是最清楚了。\"

李子源是信任秦洲,他只是怕秦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才这么提醒秦洲。

但是秦洲听后,他判断周春风肯定会出事,而且会很快。

回到龙州后,秦洲立刻去找李丰望。他把李子源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并说出了的自己推测。

李丰望听完,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说道:“按李子源这么说,估计周春风的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不过,咱们不能急,得等上面的消息。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阵脚,把省委的工作做好,周春风如果有交待你违规去处理一些事情,你要灵活应对,不管任何时候,你与他之间都要有书面往来的体现,不能只靠口头指示。同时,有些事情该不行就不行,要态度坚决的给他顶回去,别给他人留下任何把柄。”

不过,李丰望的担心是多余的,秦洲那可是聪明绝顶,他是不可能让周春风耍的。

在河西省建工集团财产清算与审计,龙北经济开发区建设等几个重大事项上,周春风为了实现自已的利益,多次叫秦洲出面协调解决,明知道是违规的,但周春风总是批示\"晴舟同志阅办\",然后又口头指示必须灵活办。

但秦洲知道这些事项都是明显违规的,他知道周春风时日可能不多了,自己又刚上任省委秘书长不久,周春风就是再过分也不会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把秘书长的位置给换了,即便是省委秘书长换了,那他的常委身份还在。因此,秦洲总是找理由逼周春风在常委会上通过,或者就是找各种客观理由说协调不来。

周春风被气的没办法,但也无能为力。

果然,没过多久,上面纪委就派了工作组到河西,虽然表面上只是到河西进行调研,但实际上是专门调查周春风的问题。

工作组找了不少干部谈话,秦洲也被请去了两次。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说周春风的坏话,也不隐瞒自己知道的情况,尤其是在焉之山集团的案子上,他把自己知道的证据线索都如实反映了。

调查结束后不到两个月,最上层很快做出了决定,免去周春风河西省委委员、常委、书记的职务,调任上级人大某工作委员会担任副主任。这个任命一公布,河西官场一片震动。不过,谁都知道,凡是从省委书记调到上级人大去当一个工作部门的副主任,一段时间后没有过渡到其他岗位的,多半是玩完了。

常言道,得道升天。周春风当省委书记的时候,人家想见到他都很难。但是,他离开龙州的那天,却只有少数干部去送他。不过,李丰望和秦洲都有去送他,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上级让李丰望主持省委工作,而秦洲是省委秘书长,他们两个人去送周春风,不管从道义上讲,还是从习惯上讲,都是应该的。

送完周春风后,秦洲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批阅文件,但他心里却很清楚,周春风的倒台,只是时间问题。

周春风被调走后两个月,李丰望也由主持省委工作转正为河西省委书记。

李丰望当上河西省委书记后,秦洲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李丰望出谋献策,提了很多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议,堪称省委书记与省委秘书长默契配合的典范。

每位领导都新官上任三把火,但秦洲建议李丰望不要烧三把火,特别是不能大面积调整干部。基层的干部因为很多都是周春风提拔的,现在周春风调走了,大家都忧心忡忡,生怕从重要岗位上被调整下来。但是,李丰望在全省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上很朴素的表态:\"不要想一些乱七八糟的,把提心吊胆自己岗位的劲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把揣摩官场规则的心用到实际行动中去,把自己的良心用到替老百姓办实事中去。不要怕自己的官丢了,丢不掉的,但是要把官当好,官是人民的仆人,你要把这个仆人做好,想一想我们当年红军长征迈开第一步时,为的是什么。\"

于是,当好老百姓的仆人成为了河西官场的一阵新风,大家受到了李丰望讲话的感染与点拨,得到了心里最深层的触动,个个都在反省自己,工作热情高涨,卯足了劲儿为老百姓服务。短短几个月,整个河西的工作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洲还为李丰望出了一个融资的高招。李丰望想干一些事业,但因为河西比较穷,财政收入比较低,而且,因为周春风喜欢搞政绩工程,周春风时代政府欠了很多的款。

李丰望问秦洲有什么高招,秦洲说:\" 基础设施一定要上,但千万不要把基础设施搞成政绩工程,要真正的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服务民生上,现在国家在东西部的铁路、高速公路主线都在建没之中,我们要瞄准时机,大力建设支线、连接线工程,让毛细血管的血液更便捷流入大动脉,让企业和广大老百姓的东西能够迅速运出去省,运出国,只有老百姓富了,那才叫真正的富。\"

李丰望说道:\"这个道理我都懂,但钱呢?\"

秦洲说道:\"好办,把省属国企整合成几大集团,再把省里的资产全部包装到省属国企中去,然后再做抵押货款,钱不就有了。\"

李丰望听了秦洲这么一说,茅塞顿开,纷纷叫好。这一招后来被很多省市所借鉴。

整个河西的工作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羌州市。

因为周春风被调走,负责专案组的赵立伟那边因为顾虑太多,他既放不开手脚大胆查,但案子的调查又没有停下来,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而石马平那边,随着周春风的调走和上级纪委的调查,他也受到了影响,原本周春风准备提拔他任河西省的副省长,现在连省政协副主席都没有,因此他很有情绪,对省委与上级组织很有抵触,同时,在金家庄与石马平的保护伞的保护下,以焉之山集团为主的黑恶势力在羌州仍然十分猖獗,虽没有达到民不聊生的程度,但老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为此,省委决定把石马平调整到省民政厅去当厅长。本来李丰望是准备把石马平调到省大去当秘书长,因为金家庄的极力反对,最后省委决定给石马平调个厅长。

但是,一方面要面对羌州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要还羌州老百姓一个蓝天,该由谁出任羌州市委书记,李丰望这边犯难了,因为羌州是省委副书记金家庄的根据地,这个市委书记不仅要公正不阿,公平正气,还要有抵抗羌州复杂局面特别是金家庄势力压力的魄力与能力。

李丰望扫描了整个河西省,最终他决定让秦洲去啃这块硬骨头,因为他想,一是让秦洲去锻炼,二是让这个省委常委去兼任市委书记不仅可以镇住羌州局面,还可以与金家庄抗衡,三是秦洲当过专案组组长,对羌州情况比较了解,还可以一并把这个案件查个水落石出。

李丰望把这个想法告诉秦洲,秦洲愣了一下,羌州是河西全省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去羌州当市委书记极具挑战性。但秦洲就喜欢去有挑战性的地方,不过他担心没有一个比他更合适配合李丰望的省委秘书长,为此,他建议让陈汉林来接替他,这样他才会放心。

李丰望对秦洲的体贴感到温暖,不过他也想到了陈汉林,毕竟是自己带过来,同时,秦洲来河西时是省政府副秘书长,而陈汉林是副省长了,现在秦洲都超过陈汉林了,更应该把陈汉林往前推一推。

秦洲答应去羌州,也算是为李丰望解决一个大难题。李丰望满意的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但他还是不忘交待秦洲,说道:“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不过羌州的水很深,石马平的老关系和焉之山集团之间盘根错节,还有金家庄的根据地也在羌州,他现在在争省长的位置呢,万一他当上省长,你的压力会更大,所以,你去了之后一定要小心,讲究策略与技巧,有什么困难要随时跟我沟通。”

走出李丰望的办公室,秦洲抬头看向天空。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积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知道,新的挑战已经开始,而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将是河西官场最复杂的一块“硬骨头”。但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充满了斗志,他要在羌州,书写属于自己的新传奇。

一个月后,经上级同意,河西省委研究决定任命秦洲为羌州市委书记。

就这样,羌州市迎来了这个比全市机关干部平均年龄还小,但又是羌州历史上唯一高配省委常委的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