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莲不愿公爹变成普通村民,急忙帮着劝,“爹,公社领导暂代职位,只是一时的,其实是给你考虑的机会,放眼整个向阳村,除了你,还有谁是真心为村里好?就怕丁支书用了坏手段,将大队长搞到手,到时丁家肯定会报复咱们,以后咱们连出门都限制了,不给咱们开介绍信怎么办?”
“丁支书夫妻与爹娘积怨已久,如果爹不是大队长了,以后咱家孩子绝对会被欺负了,以丁支书的为人,说不定会找个理由,将咱们赶出向阳村,再严重点,陷害打发咱们去农场劳作,公报私仇,他们还反抗不了。”
“大队长是有工资拿的,手里多攒点钱不好吗,还能帮衬儿孙不是,失去这份收入,爹娘的日子不是过得拮据。”
她自个也有小心思,倘若公爹不干了,那她不再是大队长儿媳,在娘家村面前也没有了排面,甚至会被人取笑婆家被人整垮了。
“是你不希望才对吧,你不想没了大队长儿媳的身份,不能回娘家村炫耀是吧?”邓秀女跟妯娌处了多少年,哪里会瞧不出她的小心思,“爹那大队长工作才多少工资,累死累活,每天都有操不完的事,还容易得罪别人,受人背刺。”
“二弟妹舍不得爹那点工资,想让爹补贴你二房吧,真没出息!”
“话我就撂这里了,以后爹娘归我大房养老,我大房不缺钱,娘你的工资自己收着,以后老三读书娶媳妇还要用呢,到时大房再补贴一些给你们。”
有钱就是有底气,邓秀女非常慷慨地表示赞助小叔子。
赵大哥感动得难以言喻,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以前人人都看不好他娶一个扶弟魔媳妇,如今媳妇翻身逆袭,成为赵家最有前途的人,以后看谁还敢取笑他。
村里大部分家庭都不愿与公婆同住,或是真心实意赡养孝顺公婆,反观他媳妇主动提出给爹娘养老,还慷慨出钱补贴老三。
“媳妇,你真好,能娶到你,是我几世修来的福分。”
邓秀女会心一笑,言语间尽是对顾绾绾的无限感激,“多亏跟绾姐学了许多大道理,才彻底改变了我,咱们是一家人,互帮互助是应该的,行了,大男人别哭哭啼啼了,让人看了下话,本来赡养公婆,就是儿女的责任。”
附近的村民闻言,不约而同朝着邓秀女竖起大拇指,夸赞赵家找了个好儿媳。
邓家一家老小的改变有目共睹,完美的诠释了何为跟着绾姐琛哥有肉吃有钱赚。
孙春莲面上略显几分难堪,最难受的莫过于,村民拿她和邓秀女比,认为自己不如邓秀女有钱孝顺。
其实在邓家没发家前,她孙家家产不止比邓家好多少倍,让她在大嫂面前备有优越感,如今这股优越被秒得渣渣不剩。
赵四妹道歉都道歉了,求也求过了,愣是没改变父母的心意,“我已经认错了,你们还想要怎样啊,难道想逼死我这个亲女儿吗?我就想让我丈夫更有前途,他以后发达了,不会忘了岳父岳母的帮衬,你们面上有光不是?我承认我不该闹大,让丁家逮到机会重伤赵家,可现在赵家不是没事吗?爹不要再拿乔了。”
“别闹到最后父女都做不成了,我是赵家唯一的女儿,你们想要女儿不认你们吗?”
她自信能拿捏父母,殊不知……
赵国明失望地叹息,“你不是我们赵家的女儿。”
赵四妹没听出他话里的肯定,只当父母气头上,“又来了,以前连哥哥们这样乱说,我不是你们女儿,难道是石头蹦出来的?”
鲁婶子神色一下子变得无比凝重认真,“你确实不是我们的亲女儿,是我们夫妻收养的孤儿,你没发现自己和我们赵家长得不像吗?”
赵四妹怔了一下,仍然只认为父母在开玩笑,“你们为了惩罚我,连身世都编得出来,我才不会上当!”
岂料,再次遭到赵家的澄清。
赵大哥:“你真的不是我们亲妹妹,是我爹娘看你可怜,将你捡回家收养。”
赵二哥:“没想到爹娘会捡到一个白眼狼,因为赵家没女儿,爹娘见你可怜,于心不忍,正好又想要女儿,所以格外疼你这个养女,当时我们兄弟可矛盾了,一边嫉妒你得到爹娘的疼爱,明明我们才是亲儿子,一边又觉得你最小,不忍心伤害你。”
赵三哥:“怕你胡思乱想,以为爹娘哥哥不爱你,所以我们一直隐瞒真相,我们都打定主意不再提,不管是不是亲生的,都有二十年的亲情了,血缘关系就没重要了,如果不是你大错特错,爹娘不会决定说出你的身世。”
邓秀女:“赵四妹,你听到没有,你和赵家半点关系都没有,这事从我嫁过来后就知道了,我们一直忍着你,不把你当外人看,你却次次忤逆爹娘,为软饭男伤父母心,自你工作以来,你不曾交过一分钱给爹娘,连爹娘生日都不曾买过礼物,哪怕是不值钱的一点心意,可你终究没有那份心,你把爹娘兄长对你疼爱,当作理所当然。”
孙春莲:“爹娘兄嫂待你不薄了,给你一套房子陪嫁,算仁至义尽了,结果你贪心不足,还惦记娘家的钱财,试问你一个养女榨干养父母家,你认为合适吗?赵家不欠你什么,爹娘更不欠你,是你欠了赵家二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啊!”
旁观吃瓜的村民不由大吃一惊,而某些年长的村民却了然于心。
“这可是向阳村第一大消息,原来赵四妹真不是赵家亲女儿啊,不是亲生的,难怪养不熟。”
“我以前早说赵四妹和赵家长得不像,当时我还猜测赵四妹是捡来的,毕竟那时候逃荒的外地人很多,为了省粮食丢了不少赔钱货,随地都能捡个孩子,赵四妹可能就是那时候捡的。”
“当时鲁婶子根本没怀孕,却突然从娘家抱了个女儿回来,想想都知道不是亲生的,于翠花当年还嘲笑鲁婶子偷生个娃,这些事只有村里的老人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