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队的日子就是这样平静的,苏香并不觉得有什么。
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过得也是真的很快的。
大队有了自己的小学,也是真的方便了大队的孩子。
原本那几个在隔壁大队读书的孩子,也在开学后转在村里上学。
隔壁大队还是太远了,在自己大队上学,会更安全很多。
至于知青教的如何,他们也不担心,左右不行还能照着课本自己学。
对了成为老师的人真的有点出乎意料。
没想到干活不行的曾慧玲,成绩居然是知青中最好的。
另外一个老师也是女知青,跟曾慧玲一批下乡的刘素梅。
她们两个的成绩是最好的,成为老师,大队的人没有多说什么。
知青点的其他知青倒是有些想法,但是这都怪自己不争气,怨不得别人。
两个人,要教五个年级的孩子。
大队的学校还是弄了两间的,一、二年级的孩子多,在一个教室,三、四、五年级的孩子少一些,所以安排在了一起。
两个老师上课交换来,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
对于大队的这个小学,苏香该出力的时候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最起码,学校建成,她做了不少事儿。
这些孩子上课的桌椅,都是苏香做的。
现在大队的孩子,基本上都被送到学校去了。
日常也不会跟之前那样满大队跑了。
就安全而言,比起以前好了不少。
苏香家里,现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她一个人在家。
大虎和大花,一个在外当兵,一个在省城上大学。
二虎在市里的国营饭店上班,一般也住在市里,也就大修的时候会回来。
三虎和小花两个在读高二,已经是他们高中的最后一年了。
等到明年夏季那会儿,他们也要高考了。
高中在市里,一般情况下,他们也在市里二虎那边住的。
苏香现在变成了一个人住,为此她给家里添了不少东西。
偶尔还会偷渡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粮食出来,然后做成吃的。
值得一说的是,经过三年干旱,差点断流的河里,现在水位恢复了。
就连以前捞虾米的小溪也一样,都恢复了流水。
苏香家不远的那口池子,现在成了大队的鱼塘。
捞了一些鱼苗放里面,也是不错的。
这池子是因为旱灾才诞生的,现在成了大队养鱼的地方。
为了后面吃鱼方便,也是放了不少鱼苗的。
最多的要数草鱼苗,这池子也是活水池子。
从山上下来的泉水,流到池子里,然后多余的水也会流向水田里,汇入河流中。
现在也不用到池子这边挑水用了,靠着大队的井水和河里的水,就不会缺水。
倒是苏香家里,偶尔来挑水浇家里的自留地。
因为三年干旱,苏香家里的那个水源,已经干了。
现在用水有些不方便,不是去大队的井里挑水,就是这个池子里挑水。
好在已经苏香一个人用水,用水量不多,苏香挑水也就轻轻松松。
要是要挑很多,那就累人了。
苏香打算,后面有时间的话,再去找找看,能不能再找个水源。
家里没有最直接的水,挑起来也麻烦。
也就现在家里基本上就苏香自己,她才能不着急。
苏香的不着急,也是因为暂时不紧张。
不然,她才坐不住,早就满山跑了。
现在时间上不够凑,苏香也就将就着先用了。
她确实也打算等得空了,进山一趟。
现在那个池子里养了鱼,苏香自己觉得这池子里的水没有之前干净了。
因为学校已经开起来了,知青在上课。
大队不少家长也是凑热闹的,过去看看家里孩子的表现。
只不过,对比起男孩子,女孩子要显得稳重一些。
女孩子在课堂纪律方面不需要提醒,但是男孩子不一样,看到曾慧玲和刘素梅两个女知青,也是一点也不怕。
甚至听着听着就开始搞小动作。
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曾慧玲和刘素梅,更何况外面时不时查看的家长。
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表现不错,一些家长正好抓着自己家孩子搞小动作,回到家里一顿竹笋炒肉免不了。
没被抓到的,那就是走运的。
因为家长的配合,也是缓解了曾慧玲和刘素梅不小的压力。
她们两个之前也没做过老师,现在做老师也是因为不用天天去地里干活。
虽说,农忙那会儿,她们肯定无法避免要上工的。
但是比起天天上工好太多了。
曾慧玲都觉得,现在的她太容易满足了。
对比起上工来,她觉得调皮的孩子都是那样的可爱。
真的,她来到大队也快四年了,但是她赚的工分是真的少。
不过有家里的补贴,她倒是比其他知青日子好过一些。
就算是旱灾那会,家里的补贴难以得到粮食,也是给了她一些帮助的。
最起码一些稀缺票据,她可以跟大队的人换粮食。
所以,她欠大队的粮食都没有其他知青多。
现在成为老师后,大部分时间只要上课就好,跟干地里的活完全不一样。
要知道地里的活,干的不仔细是要返工的,更严重的时候还得倒扣工分。
最开始拥有家里的补贴,曾慧玲还能不在意工分,但是后面旱灾了可就没有这样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
因为干旱,那会儿粮食紧张,就算紧缺的票据,能换到的粮食也少了很多。
就算是现在情况缓和了,各家手里的粮食也不多的。
曾慧玲现在也是将粮食看得很重的,也不嫌弃什么粗粮了。
要知道最开始,她都不乐意吃粗粮的。
现在都将她的挑剔给治好了,只要是吃的,她不会在嫌弃了。
所以说,有的时候环境改变人。
对于大家关注知青上课,苏香也没多做什么。
现在曾慧玲和刘素梅上课好好的,也没有闹出什么事儿来。
其他知青就算眼红,也没办法做什么。
毕竟,他们真要做什么,也不一定自己得利。
毕竟很显然,这成为老师是要看成绩说话的。
现在这曾慧玲和刘素梅两个女知青,上课很明显不错。
大队那些个家长自然也没有意见。
看着家里的孩子一个个变得不一样了,作为家长的大队人也很开心。
说明他们赞同建学校,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看着家里的孩子上学,就想着家里的孩子,未来也能跟大花一样考个大学。
有大花这个例子在,也不怪其他人期盼家里的孩子飞出这个山沟沟。
因为这些年来,之前外出的年轻人就没回来过,一些甚至联系不上了。
也是足够让,作为爹妈的他们忧心的。
他们的孩子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所以,孙辈的这些留在身边的孩子,他们自然不会忽视了。
都明白,要是没有音讯的儿子们真的不在了,这孙子孙女都是儿子们的血脉。
自从九叔公不在后,他家除了大儿子,其他儿子都没回来他们就隐隐有感觉。
他们这辈子,不一定能等到儿子回来。
现在儿子们具体在哪里,他们也不知道了。
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还活着。
大队的学校,上学扣的工分不算多。
就算是孙女,也是没有人不让家里的孩子上学的。
要是有出息,也不拘是男是女了。
比起不知道人影的儿子们,肯定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孙辈们更靠谱的。
就算是孙女,他们也开始转变思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主要的还是,一些人家现在孙女在家里的比重更大。
在有大花的例子的情况下,他们觉得让孙女上个学也挺好的。
要是孙子不争气,还有孙女托底。
倒是现在大队的男孩子,觉得他们在家里的地位有所降低。
尤其是,那些个上课调皮的孩子。
因为时不时就得挨顿揍,他们就觉得爷爷奶奶的爱转移了。
一时间,整个大队也是热闹非常的。
因为挨揍的孩子可不少。
做家长的,就希望家里的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跟大花一样,到时候能混个铁饭碗。
这样比起面朝黄土的他们,日子会好过很多。
可以说,为了家里的孩子未来日子好过一些,作为家长的他们是真的很上心的。
曾慧玲和刘素梅也是抓着了大队这些家长的心理,让他们配合着管孩子。
对于直接动手揍孩子,作为老师的曾慧玲和刘素梅是阻止的。
她们两个觉得,不管如何动手揍人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为了一直能当老师,做这个比上工更轻松的活儿。
两人也是真的用心了的。
因为这份用心,也是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
曾慧玲也是大方的,时不时就拿她自己的糖果作为奖励。
刘素梅倒是没什么钱来买糖果,不过她剪纸剪的很好。
一朵朵好看的小红花一出,也是让孩子们很欢喜的。
因为这个大队的孩子开心了,做的好、表现得好有奖励。
就这样,饶是调皮的孩子,也渐渐安分下来了。
就算不为小红花也要为了糖果好好表现。
两位女知青的用心,大队有孩子在上学的人家也是感受到了的。
之前结婚的那几对夫妻,这会儿新媳妇已经怀上了。
要当祖祖的人,自然是整天儿眉开眼笑的。
不怪人家心情好啊!
能看到玄孙出生,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有福的。
上工干活也难不倒他们,这可能就是好心情的作用吧!
不同辈人打趣要做祖祖的人,苏香也在一边听着。
要做祖祖的人也是笑着开心的打趣回来,毕竟同辈的,都是做爷爷奶奶的人。
他们都要做祖祖了,其他人也不会差很多。
他们大队情况不说很好,但是也没坏到哪里去。
加之,大家都挺勤奋的。
g
倒是有人打趣苏香,有没有给大虎物色物色。
大虎外出当兵几年了,跟他同龄的不少的媳妇都怀上了。
一些比大虎大一点,同样在外当兵的,有的已经找了媳妇。
当然也不缺乏跟大虎一样还是光棍的。
苏香表示这得他自己来,现在新时代了讲究自由恋爱。
苏香是没打算给大虎他们物色的。
在她看来,那是跟大虎他们过日子的人,只要他们几个自己满意,苏香就不会有什么意见。
苏香不觉得自己养不活自己,现在就要靠大虎他们养着。
只要是他们自己喜欢的对象,苏香都不会多说什么,反正同等对待就是了。
其他人听到苏香这样说,也是一脸惊讶。
毕竟,没有谁乐意找个他们自己不满意的儿媳妇。
她们都没想到,苏香居然不在意这些。
事实上,确实如此,苏香本身就不打算插手大虎他们以后的生活安排。
她自己在大队日子好过,可不打算去其他地方养老。
大队很明显就是个不错的养老地,苏香自己也挺满足的。
外面如何,也不如这里好。
毕竟这里是她自己一手一脚建出来的家,在她心里是不一样的。
在苏香看来,儿子有也只是儿子的,她自己想从儿子那里拿,也是要 有儿子的同意才行。
以后,大虎他们成家了,苏香不会去过多插手他们的日子。
虽然,知道自己该出力出钱的地方不会少,不过苏香也不在意。
总不能过的都是苦日子,不享受一番就回原世界吧!
苏香也觉得原世界挺无聊的,所以也做不得在完成任务后自我了结。
苏香的这种不打算,插手儿子之后小家庭的家婆,真的很稀少。
但是也让不少人记住了苏香的想法。
他们各家可能没合适大虎的女孩子,但是他们亲戚家有啊!
正所谓,这样的好事儿,便宜亲戚家也好过便宜别人。
大队里很多人,对于苏香的好感度很高,觉得她很爽快,做婆媳应该不会很难熬。
所以,想给大虎他们牵线做媒,奈何他们一个个都挺能耐的,单纯的乡下女孩,他们也说不出口。
毕竟大虎他们一个个除了还小的三虎和小花,还在上高中,其他三个可是顶顶的有个铁饭碗的。
他们恨不得这样出息的孩子是自己家的。
现在是苏香家里的,也想挖进自己家。
关系好,这没有什么是接亲来得快的。
这样想的还不止一家人,所以苏香在村里热度还是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