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离继续说道:“天下有事,吾皇不圣明了吗?”
和珅说道:“你就这么一个烟袋杆子,就就就折腾了这么半天?就这意思?”
盖章帝说道:“莫离你一定有事儿吧。有事儿就说吧。”
莫离说道:“谢皇上。皇上,举县县令张万节,您还有印象吧。”
盖章帝想了想,说道:“朕是见过他吧,他考评三年优异,和珅更是大力的褒扬他。山东布政使肥缺,正想调他呢吧。”
莫离笑道:“啊……吾皇果然是神通。”
和珅白了他一眼,说道:“当然,那还用你说。吾皇自然是神通得很。你也不是不知道,凡我大玄县以上官员的任命,必须进京陛见,由皇上亲自写下考语,才能外放为官。所以才有我朝的太平盛世。”
莫离说道:“哦……照你这么说,老百姓痛恨的恶官都是皇上亲选的。”
和珅说道:“皇上您听听,他这是……他这是……他这是在辱骂圣上。”
盖章帝长出一口气。
莫离说道:“皇上,臣要跟您说说这张大人的事,再请皇上处置。”
盖章帝又舒了一口气。
……
盖章帝看着面前的木制枷锁,用手拍了拍,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莫离说道:“庸怠务事,苛政滥刑。”
说完看向和珅,继续说道:“和大人,你身为军机首辅,自然是难辞其咎。”
和珅说道:“这事儿怎么又拐到我身上来了?”
莫离说道:“和大人,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说完看向盖章帝,“皇上,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和大人一个人。”
盖章帝笑道:“难得莫离为和珅说话,朕倒想听听。”
莫离说道:“问题出在各级的官吏身上,现在的各级官吏,敷衍盛行,毫无进取之心。我朝自立国以来,极重视官吏问题,每三年即有考察一次。京官谓之京察,外官谓之大计。并对考核所得,年老,体力不支,疲软浮躁者,也都进行撤换。”
盖章帝沉思片刻,说道:“是啊,有什么问题。”
和珅也附和了一句同样的话,然后说道:“莫离,你这纯粹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莫离说道:“是的。皇上,几年来,京察大计,虽从未间断过,但是撤换的却只是些刑名粮谷之类的小吏,每年京察之时,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就开始抱着银子到处去跑贿赂。那些京察的官员收了人家的银子,就把这京察大计变成了光打雷不下雨,名存实亡的过场。”
说完看向和珅,继续说道:“和大人,你是不是每年也可以收不少的银子?”
和珅紧张说道:“别开这种玩笑,当着皇上怎么开这种玩笑呢。”
莫离笑了笑,说道:“所以,致使我朝现在是,庸官惰吏充斥。”
盖章帝说道:“莫离,朕又何尝不知道官员庸怠,可是,撤了换换了撤的,不解决根本问题。”
说完向前走了两步。和珅和莫离跟在后面。
莫离说道:“所以,臣想向皇上进一言。”
盖章帝让他说。
莫离说道:“天下臣工,既然积习甚深,那改造就要从根本上做起,臣想请皇上开恩科,多选一些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