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林清雅在林府中待了三年,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们都叫什么。
甚至和她的爹一样,自己都没与他们见过几次面,原主的世界里只有她的娘亲。
林府的落败已成定局,林明川以后也不可能再有机会升官了。
至于明川以后会怎么样,已经不在清雅的考虑范围内。
昨天晚上,清雅已经给林老太太用了三个倒霉符。
这老太太岁数大了,再加上急火攻心,用上这三个倒霉符,弄不好就能要了她的命。
而林明川,清雅暂时没动他,就是让他尝尝从高位一下子跌下来的滋味。
这种落差,也会让他生不如死,她要慢慢折磨他,早晚会报仇的。
回到了都督府,吕玉书让自己的女儿先去休息,而她拉着清雅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白茹十分不解,为什么母亲不和自己说说话,安慰一下自己,而是带走了自己的女儿。
但她没有问母亲,而是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
白茹现在的心情,说难过她也没有太难过。
说高兴也谈不上高兴,就是有一点失落感。
毕竟她和林明川也做了几年的夫妻,看到林明川现在的下场,她心里也不太好受。
如果白茹知道,自己和女儿前世的下场,那此时她恐怕就会把林明川给活撕了。
清雅来到外祖母的院子里,她觉得外祖母应该是想跟自己说什么事情。
她没有担心,清雅一直觉得自己的这个外祖母很睿智,而且做事干净利落。
果不然她刚坐好,吕玉书便一脸慈祥的开口说道:“小雅,外祖母有件事情想问问你。”
清雅乖巧的点点头,应道:“外祖母您问吧。”
吕玉书见清雅一本正经的样子,她不禁笑了笑。
这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给人的感觉却与她的实际年龄并不相符,感觉她像是什么都懂的样子。
“小雅,外祖母就是想问问你,如果将来你娘亲要再嫁人,你会同意吗?”
清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同意,我希望娘亲能找一个心疼她的夫君。”
“不要再像林明川那样,不作为,还一味的愚孝他的母亲。”
清雅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的假意与敷衍。
吕玉书听了外孙女的话,心中很是欣慰。
女儿还很年轻,如果能再找一家,自己肯定会让女儿再嫁的。
可是自己的外孙女是女儿的心头肉,如果外孙女儿不同意,恐怕她的女儿也不可能再嫁的。
所以今天她特意避开女儿,单独问自己的外孙女儿。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她便放心了,就让自己的大丫鬟,去厨房做了些小糕点。
祖孙俩吃着糕点,喝着果汁,竟然也能聊到一处去。
白茹回到院子里,左等右等,也不见自己的女儿回来。
她越等心里越不踏实,也不知道母亲留下女儿干什么。
最后她等不下去了,便领着芍药来到了母亲的院子里。
刚一进院子,就听到女儿清脆的笑声,这让她原本紧绷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
她还以为母亲会给自己的女儿立规矩,白茹还想象着女儿吃苦的样子。
因为,她自己小时候,就被母亲这样教育过。
原来并不是她想的那样,于是她快步走进了屋里。
刚一进去,就见母亲和女儿都躺在床前的小榻上,两人吃着糕点,正在那聊天儿呢!
白茹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好像被排斥了,她很不高兴的对母亲说道:
“娘你和小雅在这里吃糕点,为什么不带着我,就你们俩偷偷的吃。”
吕玉书见自己的女儿吃醋了,她便开玩笑说道:
“娘以为你今天刚和离,心情会不好,所以没有打扰你,让你自己静静的疗伤。”
白茹听后一脸不相信的说道:“娘,你就骗我,再说你从哪里看出来我伤心了,我好的不得了。”
说着,白茹硬生生的插进她娘和女儿之间,还抢着小桌上的糕点,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一不小心还被糕点噎着了,她就拿起女儿的果汁喝了下去。
白茹的这番举动,让吕玉书和清雅同时扶额,这端庄的大小姐,又变成小孩子了。
没有约束的日子,白茹母女俩仿佛挣脱了枷锁一般,生活变得格外惬意。
就在白茹和离的第三天,林明川突然来到了都督府。
他是给白茹送嫁妆银的,因为嫁妆都丢了,只能折成银子。
再加上白茹这几年的花销,林明川一共送来两万两银子。
几天未见,林明川脸色苍白,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仿佛经历了一场大病。
和离之后,林明川深知自己府上丢失的东西,已经无望找回来了。
他不得不开始变卖家产,用于日常开销和给白茹凑嫁妆银。
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男人,现在却如此的狼狈不堪。
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林老太太却并不知情。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得知不但自己府上丢失的东西找不到了,还需要将白茹的嫁妆归还时。
她气得暴跳如雷,大骂白茹不是个东西。
本就心烦意乱的林明川,听到母亲的责骂,终于再也无法忍受。
他猛地站起身来,对着林老太太大声吼道:
“母亲,您就收敛一点吧!如果不是因为您,我又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
“现在整个林家都毁在你的身上了,你到现在你还这样蛮横霸道!”
这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狠狠地劈在了林老太太的心上。
她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不认识他一样。
儿子怎么能这样说她呢?她可是为了儿子隐忍多年!
想当年,她生林明川的时候,差点丢了性命,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再也无法生育。
林老爷子见状,竟然接连娶了三房小妾,这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她并没有哭闹,而是选择了隐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林明川身上。
她含辛茹苦地将林明川养大,教他读书识字,培养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