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大壮不假思索地道:“这我早就想好了,我们不是拿下了耽罗吗?你可以组建一营给我,让我暂时去守耽罗,那里孤悬海外,四周又无强敌,我肯定干的来,我会在那里好好练兵,等兵练好了,再和你们一起去征伐四方。”

李俊业想了想,这办法也不是不可以,耽罗虽然四周并无强敌,但是地理位置尤为关键,以后岛上还会有价值非凡的战马,肯定是要人去守的。

经过在耽罗岛上,暂时过渡一段时间,未必不可。

刘大壮只不过是笨了点,但人并不傻,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李俊业慎重地思考后说道:“现在我们正是扩军用人之际,组建一营给你让你去守耽罗未必不可,既然你有心,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谢谢俊业,谢谢俊业,您真是我的好兄弟。”若不是两人之间还隔着一个书桌,刘大壮肯定要给李俊业一个熊抱。

“你不要高兴太早,你一人带兵在外,和以前截然不同,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得靠你一人决断了。”见他正在兴头上,李俊业毫不客气地泼了盆凉水。

刘大壮痴痴地笑着说道:“这些我都知道,还请俊业到时候多铎调拨几个干练的手下给我,到时候他们也能帮我多多出些主意。”

李俊业点头道:“这是自然,我不仅会调两个得力的干将给你,还会从各营按旗正编制的调拨一些兵马给你,作为你这营的骨干,至于怎么扩兵,这么操练,就要看你自己怎么做了。”

“俊业放心,我都知道怎么干,一定要把他办得让你满意!”刘大壮边说,边拍了他满是肥肉的胸脯,发出“啪啪”的响声。

“就这样吧!我刚刚回来,衙署里还有一大堆事等我去处理,我先上衙去了。”李俊业丢下这话后,朝刘大壮点了点头。

“俊业,你先去忙,改日等嫂子出了月子,我必带着小子一起登门拜谢!”刘大壮开心地说道。

李俊业已经离开了书案,站在他面前笑着说道:“记得,到时候一定要将小侄子也带来!”

“好说!好说!”刘大壮再次拍了拍自己满是横肉的胸膛。

“你先在我家坐坐,我去忙了!”李俊业亲切地拍了拍他得肩膀,礼貌的离去。

“好的,好的,俊业你不用管我,您先去忙。”刘大壮晓事的叮嘱。

李俊业走后没多久,刘大壮就去客厅和王瑞兰寒暄几句之后,方才满面春光的离去,好不容易来他家一次,见到王瑞兰儿时发小,热心地刘大壮其实想多说几句话,但是男女大防,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去。

李俊业来到自己的总兵衙署,还是按照往常一样,看了一下塘报,只离去不到一个月而已,大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从碎片中的各种信息中,李俊业敏锐的感觉到,随着锦州之战牵制大明大量的九边军力,内地空虚,李自成越来越有卷土重来之势。

这人也算是气运之子了,屡败屡战,被打到只剩十八骑依旧能够东山再起,如果大明不是双线作战,按一个葫芦起一个漂,估计根本就没他之后的什么事了。

其实现在登莱镇一切运转上了正轨,他不在,政务上面根本没有任何事情需要留给他来处理,来这里只不过是看各种汇报,了解登莱镇的状况。

看完这一些之后,李俊业离开了书房,来到了杨延麟的办公室,此刻的杨延麟正戴着一个西洋眼镜,伏案奋力疾书,书案放着一大堆待处理的文书,外面一群文书小吏各自在忙碌。

大战之后,无论是伤亡抚恤,还是清理战利品,还是记功,叙功都是需要很多刀吏文书来做。

“杨主事,辛苦了!”李俊业来到他得身边,埋头工作中的他犹自浑然不知。

“哦!李总兵!”当他抬头那一刻,见到李俊业出现在他得面前,露出了一个笑脸。

“走,出去喝一杯,我有些事情,想和你聊聊!”李俊业挑了一下眉毛,开心地说道。

“好!那我就恭敬不如成命了。”杨延麟开心的放下笔,取下西洋眼镜,对着麾下的小吏们交待几句之后,就跟着李俊业一起离去。

两人骑马,来到城外一个偏僻地小酒馆,李俊业朝那掌柜扔了一锭鸡蛋那么大的银子,道:“今日酒馆我全部包了,现在就开始闭门谢客!”

此刻还未到中午饭点,因为没生意,那掌柜的正在柜台上打着瞌睡,见这么大的一锭银子凭空砸来,那掌柜的瞌睡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掌柜的也是个有眼力的,知道两人肯定是有要说些隐私的话,所以才包下整个酒馆,忙一边安排小二去关门打烊,一边领着他们上了二楼一个雅间,安排好他们之后 ,识趣地掌柜的立马就下了楼来,带领酒馆内的人离那房间远远地。

酒菜未上,桌上唯有一壶粗茶,李俊业捻起茶壶先给杨延麟满上,随即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杨延麟还真有点渴,温度刚好,端起茶杯就咕咕地喝了起来,李俊业笑了笑,旋即又给他斟满一壶。

“杨主事,我今天叫你到这来,是想和你商量几个事情。”

“你说!你说……”杨延麟拿起茶杯漫不经心地回道。

“你还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制造银币的事情吗?目前我们手中控制的人口已经有不少了,我打算开始在大湾推行银币,一旦那边效果不错,登莱二州也会立即跟上。”

“我早算过账,每枚银币重为一两,其中含银九钱,发行银币我们不仅能直接收取铸币税,百姓对于我们的银币认可越多,我们发行的银币则越多,收到的铸币税就更多,如果哪天整个大明都用我们发行地银币,那我们以后真的是趟赚。”

“我还说过,银币有利于货物流通,促进商业繁荣,商业繁荣了,我们又能多收商税,民众使用也方便,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