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瑶和欧阳寒回到艺术馆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地洒进大厅,映在青砖地面上,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晕。艺术馆内早已热闹起来——家人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陈梦瑶的几位堂姐表姐正笑意盈盈地轻声细语地介绍着展区的古典书画;另一侧,摄影组的成员正架起三脚架,为前来体验传统服饰的游客拍摄写真,快门声清脆悦耳;还有几位年长些的家人则站在展柜前,耐心讲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渊源,神情专注而庄重。还有一些家人们带客人们参观舞蹈室,乐器室等课室。
见此情景,陈梦瑶微微一笑,挽着欧阳寒的手臂走上前去。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温和却清晰:“家人们,大家都听一下,晚上我们一起去云水轩吃晚饭。”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转头望来。
“如果今晚要回沪市的,今天就把行李收拾好。”她继续说道,“要是还想买点特产或者小吃带回去,晚上我带大家去老城区的小吃街转一圈。毕竟明天就开始上班上学了,国庆假期也差不多结束了。”
“明白!”有人笑着回应,“早就想再去尝尝那家桂花糖藕了!”
“那家臭豆腐也得打包一份!”另一个声音接道。
欧阳寒站在一旁,嘴角微扬,目光扫过这群亲切又忙碌的家人,语气沉稳地补充:“时间包间安排我会发到群里,六点半集合出发,别迟到。七点准时开饭。”
家人们听了都纷纷点头,有人应声说“没问题”,有人直接转身去忙手头的事了。艺术馆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脚步声、说话声、翻动画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陈梦瑶轻轻拉了拉欧阳寒的袖子,压低声音说:“走吧,先上楼歇会儿,晚饭还早呢,别在这儿杵着了。”
“行啊,我也正想上去透透气。”欧阳寒笑了笑,跟着她往楼梯走。
五楼是员工宿舍区,走廊安静了不少。两人进了休息室,屋里光线柔和,窗外树影斑驳。陈梦瑶一坐下就麻利地从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啪地打开,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起来,像在打字比赛。
欧阳寒靠在椅背上,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看着她那股认真劲儿,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是刚落地就开工啊?不累吗?”
“累啊,可事儿得做啊。”她眼睛仍盯着屏幕,嘴角却扬了扬,“我在赶药膳比赛的计划书。这次就在云水轩办,只有我们悠然馆和云水轩之间的厨师比赛,我们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环节,就两场——第一场比药膳汤,第二场比药膳菜。重点是让大家互相学点东西,评委还是上次那几位老中医和饮食专家,熟门熟路的,沟通也方便。”
“听着挺实在。”欧阳寒点点头,顺手给她倒了杯热茶,推过去,“那奖品呢?总不能光靠热情撑着吧?”
“当然有!”她终于抬头,眼里闪着光,“一等奖是一套定制紫砂炖盅,手工做的,限量款,外加三个月云水轩VIp资格,随便点单不用花钱;二等奖是养生食材大礼包,都是我们自己配的,枸杞、黄芪、当归这些,分量足;三等奖是限量版《本草纲目》复刻本,古香古色的,摆在书架上都显档次。”
欧阳寒吹了吹茶,慢悠悠地说:“奖品是不错,但要是能再加点‘硬通货’,估计报名的人更多。比如,三等奖给一千,二等奖两千,一等奖三千,怎么样?”
陈梦瑶眨了眨眼,忽然笑了:“哎哟,这主意好!钱虽不多,但图个实在,大家心里也有底。”她立马低头在文档里补上奖金部分,敲完还转过屏幕给他看,“来,瞅一眼,这么写行不?”
欧阳寒凑近看了看,点头:“清楚明了,就这么写。不过,你是不是还得把报名时间和比赛时间标出来?咱们两家店的人都得准备食材,提前通知才来得及。”
“对哦!”她一拍脑门,“我差点忘了这茬。”飞快地在文档末尾加上了时间安排:报名截止到下周三,比赛定在这个月27和28号两天。
改完又递过去:“你看,这样行了吧?”
“行,挺周全。”欧阳寒扫了一遍,确认无误,“不过,光有计划不行,你还得让人报名吧?要不要做个表格,让大家填自己要做什么菜,用什么材料,也好提前备货。”
“哎,你这脑子真灵。”陈梦瑶一边说一边新建了个表格文件,标题写着“药膳比赛报名表”,下面列了姓名、门店、参赛项目、菜品名称、所需食材和特殊工具几栏。
“等会儿打印几份,明天拿过去给他们,让大伙儿自己来填。”她边操作边念叨,“回头收上来,咱俩核对一下,需要什么药材食材还有什么锅之类的厨具,提前准备好别到时候现抓瞎。”
“聪明。”欧阳寒翘起嘴角,“那你再在表格底下加一行备注:‘如有特殊设备需求,请提前三天说明’,省得到时候有人非要用石磨磨药材,咱连石头都找不到。”
陈梦瑶笑出声:“你还真想得到!行,加上。”她噼里啪啦敲完,保存,然后一口气打印了几十份,四份计划书,十份报名表。
她拿回形针把每套资料都夹好,分别装进两个透明文件袋,还在袋角写了“药膳赛-正式版”和“药膳赛-报名用”,整整齐齐放在桌角。
稍顿片刻,她又在电脑桌面新建另一个文件夹,神情认真起来:“接下来是人事合同的事。艺术馆现在越来越正规了,不能再靠口头约定。我打算把所有岗位的薪资待遇、职责范围、考核标准都规范化。”
欧阳寒端起茶杯吹了口气:“具体有哪些岗位?”
“首先是教学类的老师,比如古琴、书法、国画、钢琴、舞蹈等这些课程的讲师,他们的课时费、年终奖金、培训机会都要明确。”她一边说一边打字,“然后是汉服摄影师、化妆师、乐器维修工,这些人虽然属于外包性质,但长期合作,也得签正式协议。”
“销售员、接待服务员也不能少。”欧阳寒接过话,“还有后勤人员——清洁工、煮饭阿姨,虽然工作基础,但不可或缺,待遇也要合理,不能让人寒心。”
“没错。”陈梦瑶点头,“我已经列了个表格,按岗位分类。另外,行政中心也需要配备助理、公关经理和公关助理,这部分由我来起草,明天就会选出合适的人了,这几个合同得先做好。”
她转向他,眼中带着一丝狡黠:“至于武术馆和健身俱乐部那边的新招聘岗位——设备维护员、清洁工、煮饭阿姨,还有武术馆的招生助理、两家铺子的收银员……这些就交给你做合同了,可以吗?艺术馆的那些人的合同明天有时间再做出来。”
欧阳寒挑眉:“怎么,给我派活?”
“彼此彼此。”她笑,“你不是一直说要参与管理吗?这可是实战锻炼。”
他轻哼一声,打开自己的电脑:“好。“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嗒嗒”声,像是某种默契的合奏。窗外秋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份努力伴奏。
过了约莫半小时,欧阳寒忽然停下动作,皱眉道:“武术馆的设备维护员,除了日常检修,是否还要负责安全巡查?要不要加入应急处理培训条款?”
陈梦瑶抬起头:“有道理。建议每月一次消防演练记录,纳入绩效考核。你可以加一句:‘须持有相关技术认证证书,并定期参加馆内组织的安全培训。’”
“好。”他迅速输入,“那收银员的职责呢?除了收费,是否要兼顾客诉处理?”
“应该的。”她思索片刻,“建议写明:‘具备基本沟通能力,能妥善处理客户咨询与投诉,每日账目需当日核对并提交财务备案。’”
“明白了。”他点头,继续敲打。
这时,陈梦瑶又想起什么,抬头问道:“对了,你觉得武术馆的招生助理,要不要设定业绩指标?比如每月招满十名新学员?”
欧阳寒摇头:“初期不宜太严。建议改为‘积极推广课程,协助完成季度招生目标’,更灵活些。”
“有道理。”她笑着记录,“你还挺懂管理。”
“互相学习。”他淡淡一笑,“倒是你,连煮饭阿姨的餐品卫生标准都想到了?”
“当然。”她正色道,“食品安全无小事。我写了‘每日食材采购需登记来源,厨房操作须佩戴口罩与手套,定期接受卫生检查’。”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
夕阳的余晖悄然洒进屋内,将房间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陈梦瑶伸了个懒腰,合上笔记本电脑,微微一笑:“差不多了,等会吃饭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合同草案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听听大家的意见。”
欧阳寒点点头,一边整理着手中的文件,一边回应道:“没错,多几个人出主意总是好的,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我们没注意到的问题。”
两人迅速行动起来,打印了几份合同草案,仔细地装进文件袋,准备一会儿带去餐厅。陈梦瑶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六点了。于是,他们收拾好药膳比赛的资料,连同刚刚准备好的合同,一起走下楼,和家人会合,准备前往云水轩,享受一顿临别前的晚餐。毕竟,陈梦瑶的家人大部分都要赶回沪市,继续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气氛轻松愉快。陈梦瑶心中默默感慨,这样的团聚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而每一次的离别都让她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