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一样的永生者 > 第22章 晋王的好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宇拉着晋阳快步走向后院。

菜园里,十几位农师正围着几畦新苗啧啧称奇。

泥土翻松的田地上,星星点点的嫩绿芽尖顶破薄土而出。

见张宇带着晋阳来了,为首的老农师连忙激动地指着一株芽苗道:“国师您看!”

“这东西好生奇特,下种不过七日就破土,比最快的粟米还早了好几日的光景,且根茎处看着就比寻常作物壮实!”

张宇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叶片边缘细密的绒毛,那触感软软的,带着雨后泥土的潮气。

他又小心地拨开根部周围的薄土,露出半截白白的块茎雏形,嘴角弯起的弧度越发明显:“这还只是开始。”

他抬头看向围拢过来的农师们,眼底的光笃定得像落在地上的日头,“等再过些日子,它会抽出藤蔓爬满地。

到时候藤蔓底下就能结出拳头大的块茎,一个个埋在土里,不怕虫咬,耐旱耐贫瘠,哪怕是山坡薄地也能种。

依我看,一亩地收个千把斤,绝不是难事。”

“千、千斤?” 站在后排的年轻农师惊得手里的锄头都差点掉了,农师们顿时炸开了锅,你看我我看你,满脸的不敢置信。

有人颤巍巍地伸出手,指尖悬在芽尖上方半天,才敢轻轻碰了碰那嫩得仿佛一掐就能出水的绿苗,像是在触碰什么能救命的稀世珍宝。

要知道,寻常年份里,一亩粟米能收个两百斤就算丰收了,千斤?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晋阳站在张宇身侧,她虽早听丈夫提过这叫 “土豆” 的作物能高产,可此刻听他说得这般肯定,内心还是忍不住怦怦直跳。

她望着那些不起眼的绿苗,忽然就明白了丈夫前几日说的 “比黄金金贵” 是什么意思—— 这土里长出来的哪是庄稼,分明是能让晋国百姓不再挨饿的希望,是能让荒野变粮仓的底气。

“正是。” 张宇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农师们细细吩咐,“这几日多费点心,仔细观察它的生长习性。

它耐旱,往后就多种在坡地,省得占了好田;但怕涝,田垄边得提前挖好排水沟,别让积水淹了根。

不管是长了虫还是出了别的岔子,随时来报给我。”

随后张宇带着妻子回到书房,亲卫又带来了工匠们的消息,说是内燃机的构造太过精巧,有些部件实在复刻不出。

晋阳见张宇眉头微蹙,便递上一杯热茶:“是不是太难为他们了?那些铁疙瘩看着就复杂,”

张宇接过茶,却笑了:“我已经给他们提供思路了!不过不碍事的,我本就没指望一步到位。

让他们先从简单的齿轮和活塞做起,我再画几张蒸汽机的图纸给他们。”

他铺开宣纸,拿起炭笔一边画一边说,“蒸汽机原理更简单,烧开水产生蒸汽,就能推动机器运转。

你想想,若是用它来拉车,岂不比马车快十倍?”

晋阳凑过去看图纸,只见上面画着一个圆滚滚的铁家伙,连着几根管子,看得一头雾水:“烧开水就能拉车?夫君你莫不是在哄我?”

“等做出来你就信了。” 张宇放下笔,刮了下她的鼻尖,“到时候我带你坐蒸汽马车,去城外的马场兜风。”

晋阳被他刮得鼻尖发痒,笑着躲到一边,心里却暗暗盼着那铁家伙能真的跑起来。

几日后,军器监传来好消息,工匠们真的造出了一台简易蒸汽机。

张宇带着晋阳赶去时,只见那铁家伙正呼呼地冒着白汽,连着的飞轮在蒸汽推动下转得飞快。

工匠们满脸通红,搓着手笑道:“国师,您看这…… 成了?

按您画的图纸,我们试过青铜、熟铁,总算做出这带齿的轮子,虽还不及您那‘内燃机’精巧,却能让磨盘转得比牛拉快三倍!”

张宇看着那转动的飞轮,又俯身检查了连接活塞的连杆,点头大笑道:“赏!”

他扬声道,“去账房领银子,参与研制的工匠各发十两,再让铁匠铺给每人打一套趁手的精铁工具。”

工匠们顿时欢呼起来,几个年轻的工匠甚至互相拍着肩膀跳了起来。

老工匠更是老泪纵横,对着张宇 “咚咚咚” 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磕出了红印才起身,哽咽着说道:“谢国师!咱匠人这辈子能做出这等奇物,值了!”

张宇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忽然亮堂起来:看来果然如我所想,为了平衡夏国那边那个有系统的穿越者,老天爷不光让晋国的军队人均战力变强了,连工匠们的悟性和手艺都凭空精进了几分。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有了这层加持,只要稳步推进,迟早能把优势越拉越大。

晋阳看着那飞转的轮子,白汽从铁管里喷出来,在晨光里凝成一道小小的彩虹。

她忽然拉住正在沉思的张宇的衣袖,眼里闪着好奇的光:“夫君,你常说的改天换地,就是这样吗?”

“不止这些。”

张宇转头看向围着机器讨论改进方法的工匠们,声音里带着昂扬的斗志,“这只是开头。

等土豆丰收了,粮食够吃了,蒸汽机铺开了,咱们就修铁路,让蒸汽火车拉着货物跑遍全国;

再造枪炮,让军队有足够的底气守护家国。到时候,晋国的旗帜,能插遍更远的地方。”

晋阳似懂非懂,却觉得丈夫的话里藏着一片锦绣江山。

她望着张宇的侧脸,忽然笑道:“那到时候,我要第一个坐蒸汽马车,第一个看铁路通到家门口。”

“都依你。” 张宇握住她的手道,“不过眼下,咱们得先把黑棋那边的事情落实了。

我得再编几套新的操练法子,让他们把一身力气都用在刀刃上,做到令行禁止,进退如一。”

正说着,亲卫又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册子:“国师,各地军事学堂的报名名册送来了,您让统计的武艺出众和熟读兵法的,足足挑出了上千人。”

张宇接过册子翻了翻,指着其中一页对晋阳说道:“你看这个赵猛,天生神力,能举起三百斤的石锁。

还有这个李智,虽瘦弱却能默写孙子兵法,连注解都颇有见地。”

晋阳凑过去看,只见名册上密密麻麻写着名字,忍不住感叹:“这么多人才,夫君是想把晋国打造成铁桶一般?”

“正是。” 张宇合上名册,“夏国那边最近动作频频,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表面上的友好要维持,暗地里的准备也不能停。

等土豆丰收,蒸汽机铺开,再加上这些新练的兵……”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该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强国。”

晋阳看着他,忽然想起前几日的夏国使者,对方脸上总带着几分若有似无的优越感。

她忍不住问道:“夫君,你说夏国那些人,也懂这些种地、造机器的学问吗?”

张宇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水汽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过了片刻才缓缓道:“不好说,他们懂的或许比我还多。不过……”

他抬眼看向窗外,阳光正好落在院中的梧桐叶上,亮得晃眼,“我也不差。这天下之争,不光是国力,更是心气。

我就不信了,凭着咱们一步步实干,会比不过他们。”

晋阳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只觉得心里踏实得很,眼中像是落满了星光。

她忽然想起去年父王把他带到自己面前时,那个穿着青布长衫的年轻男子,说起农桑水利时眼里的光,让她一眼就动了心。

原来那一眼,早已注定了往后的日子。

这个男人,真的能给晋国,给她,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此时已到中午,廊下的日晷显示已过午时,院外忽然传来亲卫洪亮的声音:“晋王驾到 ——”

张宇闻言笑了起来,对着妻子打趣道:“这老丈人准是又来蹭吃蹭喝了。走,咱们去迎迎他。”

晋阳被他说得脸上一热,轻轻打了他一下,嘴角却忍不住弯着:“父王才不是,他是担心你太过操劳。”

说罢,便陪着丈夫快步出去迎接。

刚走到二门口,就见晋王穿着一身常服,正背着手打量院墙上新栽的爬山虎。

见他们出来,晋王笑着点头:“国师,最近情况发展都还顺利吧?有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不配合你?

有的话尽管告诉我,本王替你收拾他!”

张宇连忙拱手:“回大王话,一切都顺顺利利的。农师们照看土豆上心得很,工匠们也铆着劲钻研机器,没人敢懈怠。”

晋王这才放下心来,点头道:“那就好。不过说起来,本王今日来,可不是问这些的。”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好奇的光,“我对你那边的历史可感兴趣了。

尤其是前几日夏国使者带来的信件里提了句‘晋之耻辱’,说得没头没尾的。

我实在想不出,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你们那边的人提起‘晋’字就这般感慨,连带着咱们晋国都像是沾了晦气似的。

你可得给我好好讲讲。”

晋阳见父亲说得认真,笑着道:“父亲,夫君,你们聊着,我去后厨看看菜做得怎么样了。”

晋王摆了摆手:“去吧去吧,记得多上几个新菜式。”

说罢转头又拉着张宇往书房走去,“来,国师你接着讲,我听着呢。

兴许我多听听你那边的历史,还能少走点弯路,不给你拖后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