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仲康,还不赶紧送丞相回府?顺便快马打发从人前去请御医。”

许褚看了眼前的程昱一眼,又瞥了瞥身后的蒋济,微微点了点头,便背着曹操转身而去。

虽然有从人可以安排指挥,但这种事情许褚怎么可能麻烦其他人,当然是自己上阵。

而蒋济也想随着离开,但身前突然出现几个面色不善之人将之拦住。

身后也有人隐隐拉住衣角,让他动弹不得。

蒋济心中更觉不妙:“你们到底要干嘛?我告诉你们,我蒋子通乃一介斯文人也,诶诶!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你们这帮贼子安敢如此……不要……别打脸……轻点……”

众人担心在灵堂之中吵着荀彧的在天之灵,将蒋济拖入院中,狠狠揍了一顿,才觉得心情好了不少。

还是荀恽听见蒋济的惨叫声越来越小,生恐在自己家中将蒋济打死,这才赶紧去院中阻止。

末了,又让人通知蒋济家中人,又去帮之请医师,着实忙慌的忙了一通,这才回到老爹的灵堂。

灵堂之上,那些谋士们还没有离开,而是围在一起交谈。

但看到他们的表情,也知道所谈之事甚是棘手,现在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荀恽忍不住问道:“现在天色已晚,众位不去看看丞相病情如何嘛?”

荀攸答道:“丞相已经醒来,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医师说现在要多注意休息,不能太吵。

我们在那也是无用,便又来帮叔父守灵,顺便商量今日之事,叔父已逝,但他生前还牵挂的便是今日之事,

我等甚是担心主公听信小人之言,而不用叔父之策,迁都邺城,那样将并无战心,不仅河南之地尽皆为刘备所有,

恐怕徐州、青州之地也将脱离主公的统治,投靠孙权或者刘备。”

……

躺在床上的曹操悠悠醒转,脑袋撕裂一般的疼痛,忍不住微微“嘶”了一声。

许褚在门外守候,听到声音,赶紧推门而入:“丞相,您醒了,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水……”

许褚赶紧端来暖瓶,为曹操倒了一碗水,曹操大口喝下,觉得并没有解渴,又喝了一碗,这才微微喘了一口气。

“仲康,文若就这么没了?”

许褚闷声答道:“正是如此,还请丞相节哀,荀大人去年便已身患恶疾,令医者诊断之后,言道只能活到十月。

现在又多活了数月有余,已经是邀天之幸,若是没有今日之事,想必他也撑不了多少天了,这并不是丞相的过失,

还请丞相不要太过自责,现在大汉的诸多军事民生之事还需要丞相决断,还请丞相保重好身体。”

曹操微微叹息一声:“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仲康,孤想一个人静一静。”

许褚道:“属下便在门口守卫,丞相有什么需要便轻唤一声,属下便能听见。”

说罢,便又守卫在了门口。

曹操本来想说不需要守卫,你也去早点休息之类的话时,许褚已经立在门外了。

曹操见状,又是轻轻一叹,索性便随他而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了自己一人,安静的可怕。

曹操想到自己年轻的意气风发,想到刚起兵时的雄心壮志,又想到一统北方,写下《观沧海》时的豪气冲天。

可是在这之后,想到自己放回去的刘备,想到了赤壁之败,想到了襄阳之失,南阳之围。

这一夜,他想了许多,最终,才疲惫不堪地沉沉睡去。

过了几天,曹操升帐议事,文臣武将分列两边。

曹操问道:“现今元让在南阳守备,被刘备重重围困,谁敢前去救援?”

武将们纷纷请战,他们根本不畏惧死亡,之前数次败于刘备之手,让他们实在是太憋屈了。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那就不能错过,一定要报上次的失利之仇。

可是谋士们却是一声不吭。

他们虽然支持荀彧,不愿意让曹操迁都,但是要说援救南阳,他们却觉得并不可能。

南阳现在已经陷入四面包围的境地,后路更是被张飞等人堵的严严实实。

即使援助到了南阳又有什么用呢?

运送粮草的路没有打通的话,南阳的粮草就一直处在危险之中。

这么多的援军赶到南阳也只能是抱薪救火罢了。

南阳的军队变得更多,消耗的粮草就会更快。

与其前往南阳,还不如保持现状,南阳说不定支持的时间更长一些。

要么就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将通往南阳的路全部打通,保障曹军的粮草安全。

但这个成本和时间就非常多了,还不如加强运粮队的兵力。

能够将足够的粮草运到南阳。

又或者是直接击败以关羽和诸葛亮为首,张飞、庞统、甘宁、寇封等为辅的刘备侧翼大军。

但谁又敢做这个保证?曹仁怎么样?襄阳怎么样?于禁怎么样?

败的是那么轻而易举,败的是那么理所当然。

现在南阳的实际情况是不缺兵力,只缺粮草,如果有足够的粮草,凭借坚城,三万大军足够抵抗刘备的围攻。

但问题又回来了。

最主要的就是粮草的问题,如果粮草问题能解决,那谁又会害怕围城呢?

若是以强大兵力运送粮草,恐怕粮草还没运到,就被这些人给吃的一干二净了。

但是兵力太少的话,又怎么能打得过张飞的游骑呢?

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现在曹操麾下的老兵已经没有太多了,若是支援南阳再败一次的话,恐怕就没有多余的力量了。

只能招募临时的新兵前往前线。

但新兵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不迁都肯定是正确的选择。

但坚守南阳也是正确的选择吗?

但若是不坚守南阳,没有南阳的守卫,许都将面临无险可守的地步。

那除了迁都好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想到这里的谋士们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误区。

这个误区甚至在今天之前并没有发现。

或者说他们并没有在意迁都与否的后续打算。

只是想到应该遵循荀彧的遗命,劝谏曹操回心转意,打消迁都的念头。

但是今天曹操突然转性,不再说迁都的事情了,而是直接问询救援南阳的相关事宜。

众谋士才突然想到了这些问题,才突然发现了这个思维上面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