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归还全部的鞑靼人俘虏,第二条,南以金界壕为界,北至贝加尔湖,东起嘉峪关,西至杭爱山为界,为金乌汗国的国土,金乌汗国对大周朝称臣,大周朝需正式册封汗王”,杨众看到第二条就看不下去了。
没好气地质问道:“你们鞑靼人什么时候成立了自己的汗国了,不是一向是部落间的联盟吗?”
鞑靼人那边派来的使臣康和是一位部落王子,年约三十左右,看起来干净整洁,笑容温和,和一般的鞑靼人很不一样,而且精通汉语。
听到杨众这样问,依然不慌不忙地拱手回道:“杨大人有所不知,我们汗国是三日前刚刚成立的,已经通报了其他各个部落,届时将会举行盛大的建国仪式,杨大人若有兴趣也可以前往参加。”
“你跟一般的鞑靼人很不一样啊,面相更平和,汉话也说的这样好,你就不怕本帅把你扣下,逼你交出解药?”杨众眯了眯眼冷哼道。
“杨大人好眼力,我的确带有汉族血统,我的曾祖母乃是前朝大夏国送到漠北和亲的公主,我是后辈中最像她的”,康和温声笑道。
接着摊了摊手,作无奈状道:“至于扣下我,且不说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手上没有解药,部落王子也多的很,而且两国之间不斩来使,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若杨大人打破这规矩,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大周朝的天子也会脸上无光的!”
“你还挺会说的,不考状元真是可惜了”,杨众讽刺了一句,接着指着绢帛道:“那这第三条怎么回事,你们金乌汗国臣服于大周,应该向我们纳贡才对,怎么还要我们在张家口、大同、宣府等地开市,给你们互市免税?”
“唉”,康和叹了口气,解释道:“杨大人您也看到了,这几年北地到处乱糟糟的,到处打仗,早已民不聊生,虽说阿布拉骁勇善战,带领部落族人在各个城池大肆搜刮了不少钱财,可他并不会经营,也没有治国之才,挥霍无度的下场就是两败俱伤,我们漠北各地的大部分牧民过得也很苦,开市是件对我们大家互惠互利的事情,有何不可?”
“这件事不可能”,杨众摆摆手一口回绝道。
这不是引狼入室嘛!
“杨大人您先别着急回绝,不如给你们大周朝的天子去封信,先问问他的意思,如何?”康和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姿态,十分淡定。
然后指着绢帛上的条文继续道:“还剩三条,我来给您一一解释吧!”
“这第四条,是约定我们两国百年之间互不侵犯,若西域各国叛乱,则我们两国之间可互相借兵平乱,第五条,双方互遣十名王室子弟为质,以保证盟约顺利进行,第六条,有渝此盟,明神殛之!”
“还互遣质子?”杨众闻言气的拍了下桌案,“简直狗屁不通!”
“杨大人勿怒!”康和笑道,接着慢悠悠道:“现在北方虽说离统一只有一步之遥,看起来形势大好,但这一步能不能迈进去可关键的很,汉人有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有时候就差最后一筐土而功败垂成,实在是很可惜的!
据我所知,如今陕西各地还是白巢底下人的地盘,西域各国也并不安稳,中原就是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就算把我们赶走了,也还会有下一个人惦记,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杨大人好好斟酌吧,在下就先走一步了!”
康和说完起身告辞,临出帐前又故作无意提醒道:“对了,忘了说了,我们汗王曾在西域各国游历过,和各个国家的王室子弟都算相熟,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的!”
“慢着!”赵仁之在一旁听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开口将人拦下。
问出自己心里的疑惑:“这份条约除了开市这一条外,我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对你们汗王特别有利的地方,既然如此,你们根本没有必要俯首称臣,能告诉我原因吗?”
康和听后转头行了一礼,温声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们这样做自然有我们这样做的缘由,鞑靼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盘散沙,中间分支众多,彼此谁都不服谁,就算彼此结盟也很难长期持续下去,这也是鞑靼人无法彻底占领中原的原因之一,此次更是元气大伤!
我们汗王不是出生血统最纯正的,他也需要一个名分来号令各部,只要我们能缔结盟约,鞑靼人便会立刻退出中原,回到漠北各地,不再侵扰,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望各位慎重考虑,否则我们只能鱼死网破了!”
待康和走后,杨众几人立刻便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杨众是个硬汉,并不太懂政治,他觉得:“如果对方真这么厉害,也不会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马上要跑回漠北老巢了,我看就是吓唬我们的!”
刘三郎却不觉得:“大帅,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有一点我觉得他说的对,多个敌人不如多个朋友,如果他们鞑靼人能对我们俯首称臣的话,那对西域各国也是一个震慑,他们定然不敢轻举妄动,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手来统一陕西各地,何况我们的将士们现在染上瘟疫的人数足有几万,每日都在增多,急需解药,总不能看着他们活活痛死吧!”
赵仁之也劝道:“如此大事,当然要交给圣上定夺,咱们只需把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讲清楚就可!另外派人去鞑靼人那边探听一下消息,看看这个康和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其他几名将领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吵的杨众脑瓜子疼,最后只能拍着桌子道:“别吵了,依本帅看,就交给圣上定夺,速速送信去临安!”
刘三郎和赵仁之对视一眼,都没再反对。
军中这几个将领不知是因为身体素质更好还是怎样,倒是没染上病,看吵起架来的样子还是中气十足。
说到送信去临安就都消停了。
张平安还是小半个月之后才知道这事,此时已经快腊月二十,离过年也没几天了。
黄大人这个年过得糟心极了,是唉声叹气的。
两人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汗王都感觉十分诧异。
有些猜不透。
倒是朝廷那边很快给了回复,除了互换质子一事,其余条件都允了。
并且随圣旨一道送到的还有一顶纯金宝石王冠和金剑,寓意两国结盟交换信物。
代表大周朝出面的是新册封的异姓王秦青山,周子明并没有亲自前往京城。
结盟仪式也是就在京城郊外举行的。
当看到这位新汗国的汗王时,秦青山和杨众、刘三郎等人都吃了一惊,如果不是提前知道的话,任谁都会以为这是个汉人。
实在是浑身没哪里能看出来一点儿鞑靼人的影子。
秦青山到底老练,很快稳住神色,吩咐仪式开始。
受惊最重的要属刘三郎,他反复揉了几次自己的眼睛,都觉得不可置信。
这不是郭嘉吗?
虽然变黑了点儿,变壮实了点儿,胡子也蓄上了,可五官没变,尤其是那个眼神,他不会认错的。
看着郭嘉自称巴特尔,用一口流利自然的鞑靼语和众人交流。
他有些怀疑这一幕是否真实了!
“赵兄,你掐掐我!”刘三郎抓着赵仁之的手喃喃道。
“怎么了,好端端的我掐你做什么?”赵仁之有些好笑,又不解。
“我怀疑自己在做梦,你掐掐我,我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啊?”赵仁之没听懂。
刘三郎也不管了,抓起赵仁之的手就狠狠掐了自己一把。
疼的他龇牙咧嘴。
这下他能确定是真的了。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