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9年战争的重点从襄阳走向两淮。
兖州刺史谢玄率领一万多军队救援彭城,驻扎在泗口,想派遣密使通知戴逯却无法做到。
部曲将田泓请求潜水前往彭城,谢玄派他去了。田泓被前秦人抓获,前秦人用重金贿赂他,让他说东晋军队已经失败;田泓假装答应,不久却告诉城中的人说:大晋军队即将到达,我独自前来报信,被敌人抓获。努力坚守吧!
前秦人杀了他。彭超把军用物资留在留城,谢玄扬言要派遣后军将军、东海人何谦前往留城。彭超听说后,解除对彭城的包围,率军返回保护军用物资。
戴逯率领彭城的部众,跟随何谦投奔谢玄,彭超于是占据彭城,留下兖州治中徐褒守卫,向南攻打盱眙。
后将军俱难围攻淮阴,久攻不克。
为了应对前线局势最大限度的节省财力,东晋朝廷下诏说:边境多灾多难,年成不好,那些供应皇室的物资,务必从俭节约;皇亲国戚的供给,百官的俸禄,暂时可以减半。所有劳役费用,只要不是军国大事所必需的,都应该停止或减免。
秦淮河商业区已经完成布局开始为东晋源源不断的提供财力。
右将军毛虎生率领三万军队攻打巴中,以救援魏兴。前锋督护赵福等人到达巴西,被前秦将领张绍等人击败,损失七千多人。
毛虎生退守巴东。蜀人李乌聚集二万部众,围攻成都响应毛虎生,前秦王苻坚派遣破虏将军吕光出击,消灭了李乌。
夏季,四月戊申日,韦钟攻下魏兴,吉挹拔刀想自杀,被身边的人夺下刀;恰逢前秦人到达,将他擒获,吉挹一言不发,绝食而死。
苻坚感叹说:“周孟威(周飏)在前不屈服,丁彦远(丁穆)在后坚守气节,吉祖冲(吉挹)闭口而死,晋朝为什么有这么多忠臣呢!”
吉挹的参军史颖逃回东晋,带回了吉挹临终前的亲笔奏疏,东晋下诏追赠吉挹为益州刺史。
前秦将军毛当、王显率领二万军队从襄阳向东进发,与俱难、彭超会师攻打淮南。
五月,攻占江淮重镇盱眙,擒获高密内史毛璪之。
但是淮阴仍然在慕容德手中坚守,前秦不断派遣使臣劝降慕容德,但都被拒绝。
王显邵保二人联军围攻淮阴,俱难、彭超率军六万南下,三阿包围了幽州刺史田洛,三阿距离广陵仅一百里。
毛安之等人率领四万军队驻扎在堂邑。前秦毛当、毛盛率领二万骑兵袭击堂邑,毛安之等人惊慌溃逃。
东晋朝野震动,迅速沿长江布防,派遣征虏将军谢石率领水军驻扎在涂中。
战争的天平似乎开始倾向前秦,前秦六万大军距离广陵仅百里,一旦广陵有失,前秦的铁蹄就要饮马长江了。
但是淮水重镇淮阴还在慕容德的坚守中,谢玄数万北府兵还在广陵。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建康,但是身为宰辅的谢安却是丝毫不急。每天神色如常,仿佛前线没有大战一般。
却说这一日慕容冲与谢安对弈,身旁还有王献之等人。
对于前线据说王献之等人可就没有谢安那般轻松了,谢安很清楚自己身为宰辅一言一行受人关注,连他都着急忙慌的,岂不是朝野之内人心惶惶。
慕容冲也不慌,他知道历史的走向,再加上这次前线局势还有一个慕容德固守的淮阴。
如果前秦攻不下淮阴,现在的局势谢玄的北府兵在广陵,慕容德率军在淮阴,前秦军队不知不觉中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谢安示意众人离开只留下了慕容冲,谢安有些好奇:“你看他们都是担忧前线局势,被我在棋盘中连连杀败,你好像没那么担忧?”
慕容冲笑道:“宰辅尚且不急,我急有什么用!”
谢安知道慕容冲没有说实话:“这里就我们两个人,出入你我之耳。”
慕容冲这才说道:“秦军远道而来从去年围攻彭城算起将近一年的时间,将士疲惫,看似强大实际上此时南下三阿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淮水重镇淮阴都尚未攻克便着急着依仗骑兵便利南下,战线太长。我晋军谢玄数万北府精锐屯兵广陵,北有淮阴之兵可用,如果把握得当一口吃掉这数万秦军也未尝不可。”
谢安听罢有些惊讶但依旧面色如常,云淡风轻。
他倒是有把握将南下秦军全部赶出去恢复开战前的边界,但是没有把握彻底吃掉秦军。
谢安从书桌上找来目前前线战局图,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勾勒,慕容冲感概道:“人言宰辅平静如常未知宰辅夙兴夜寐。”
慕容冲手指地图:“秦军六万包围三阿,北府兵背水一战守广陵。长江水路有谢石水师,建康、京口有兵数万。寿春重镇、淮阴重镇均在手中。
若是用水师北上快速突进避开秦军正面防线,沿水路北上至淮水,寿春军沿淮水东进,三路合围解淮阴之围,收复盱眙一举切断秦军粮道。
北府兵北上将秦军一路北赶,与淮水三军未尝不能一举歼灭秦军。
若是桓冲能够提兵佯攻襄阳牵制秦军兵力使其不能相援,则大事成矣!”
慕容冲看着地图,指出了一个重点:“关键在于田洛能否固守三阿,三阿之地没有防御依仗,六万秦军围之恐怕很难坚守。”
谢安看着地图突然发笑:“也有你小子担忧的时候,听说过围魏救韩吗?”
慕容冲一听瞬间明白,当初魏国围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但是齐国经常给韩国希望又不派兵救援,韩国听说齐国援助士气大振,和魏国陷入僵持。
战争打了很长时间,双方消耗殆尽,齐国出兵包围魏国都城,魏军撤走,但是韩国因申不害变法积攒的家业损失殆尽。
谢安知道慕容冲已经明白了便道:“田洛终究是晋国的幽州刺史,是北府将领不是外人。但是我们需要给他希望让他为我们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