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昌府。

一处秘密议事厅内,气氛仿若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世家家主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檀木桌旁,每个人的面色都凝重得好似有千钧重担沉沉压在心头。

烛火不安地摇曳着,光影在伊川郡、云昌府皆有参与的各大家族家主的脸上诡谲地忽明忽暗。桌上的香鼎中,袅袅青烟缓缓升腾而起,然而,这青烟却无论如何也驱散不了弥漫在厅内那如实质般的紧张与忧虑。

各大家族,长久以来一直掌控着云昌府的诸多命脉,在这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乱世,他们本以为能凭借着自身的智谋与算计,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博弈中谋取到最大的利益。然而此次,面对黄巾军一举歼灭林州军精锐主力这一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惊人消息,他们内心的震惊如汹涌澎湃的波涛,久久难以平息。

首座上,崔家家主捻着胡须,眉头紧皱,率先打破了令人压抑的沉默:“谁能料到啊,这黄巾军竟如此厉害,眨眼间就一举歼灭了林州军的精锐主力。咱们之前精心谋划的如意算盘,这下算是彻底落空了。原本想着凭借咱们的布局,能在这场争斗中捞得盆满钵满,现在看来,全成泡影了。”他的声音中满是无奈与懊恼。

王家主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的苦涩:“是啊,本以为林州军和黄巾军能拼个两败俱伤,咱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坐收渔利。可如今倒好,林州军几乎全军覆没,而那黄巾军却依旧生龙活虎,士气正盛。照眼下这形势发展下去,整个林州很快就会落入张角之手,一旦如此,他的势力定会如滚雪球般大增,到时候咱们可就麻烦了。”

卢家家主目光闪烁不定,眼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有些迟疑地说:“那咱们之前和张博商议的刺杀张角、瓜分其势力的计划,还能继续执行下去吗?你们想想,就现在这情况,风险实在是难以估量啊。张角如今势头正猛,身边防卫必定更加森严,咱们贸然行动,很可能非但杀不了他,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郑家家主双手抱胸,脸上带着思索的神情,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若咱们就这么放弃合作,那张角势力不断坐大,难保他不会对咱们这些世家动手。毕竟咱们手中握着不少资源,在他眼里说不定就是块肥肉。可若继续执行这计划,以咱们目前的实力,想要刺杀张角,谈何容易啊!简直比登天还难。他现在可不是之前那个能轻易对付的角色了。”

众人听闻,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偶尔听到几声沉重的叹息,仿佛在为他们即将面临的未知困境而哀叹。

崔家家主缓缓起身,在厅内来回踱步,脚步沉重而缓慢,边走边说:“我们绝不能贸然行动,但也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如今之计,当务之急是先摸清黄巾军的虚实。就从今日之战来看,这黄巾军的实力,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套取关于这一战的所有详细信息,看看他们下一步究竟有什么动向。同时,咱们各自都要加强自家府中的防御,不惜代价招募更多的门客与护卫,以防万一,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王家主连忙点头表示赞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不错,崔兄所言极是。除此之外,咱们还得密切留意张博那边的动静。他既然主动提出合作刺杀张角,想必也有一定的把握和准备。我们可以找个时间与他再深入商讨一番,看看能否制定出一个更加周全、万无一失的计划,这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卢家主却面露犹豫之色,微微摇头道:“张博此人,野心勃勃,向来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主儿。难保他不会在合作过程中,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我们这些世家置于险地。所以,与他合作,我们必须得留个心眼,不能完全信任他,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若就此放弃,待张角吞并林州后,势力愈发强大,我们日后又该如何应对?难保他不会吞并我们?”张家主不甘地握紧拳头,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脸上写满了纠结与挣扎,“我们世世代代经营家族,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地位,难道要因为害怕风险就拱手相让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有人主张按原计划行事,觉得此时若退缩,便再无机会翻身,必须放手一搏;有人则坚决反对,认为此时刺杀张角无疑是以卵击石,白白送死,绝不能冲动行事。

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厅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崔家家主。崔家主目光深邃,犹如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

“依我之见,不如先暂缓刺杀计划。咱们先看看朝廷对此事会有怎样的反应。毕竟,朝廷是不会坐视张角势力壮大的,这对朝廷的统治可是个巨大的威胁。若朝廷出兵,那局势必将发生变化,我们再相机而动,这样既能降低风险,又有可能从中获利,不失为一个稳妥之策。”

众人听闻,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崔家主在各大家族中向来以沉稳睿智着称,他的这个提议看似保守,实则是在这复杂万分、瞬息万变的局势下最稳妥的办法。

心下稍安的同时,但是有一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原本计划中的两败俱伤,而如今林州军几乎全军覆没之事,且这完全超出了他们之前预估,这一消息实在太过骇人听闻,等到传到朝堂之上,生性多疑的皇帝陛下,必定会对各方势力更加心生猜忌。

尤其是他们这些掌控地方诸多命脉的世家,一直以来虽表面上对朝廷恭顺有加,但暗中的势力扩张之举,难保不会引起皇帝的忌惮,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无可奈何,如若朝廷那边,实在无法挽回,那也只能硬着头皮……

——————

云昌府内,夜色如墨,宛如一块沉甸甸的黑布,严严实实地笼罩着南楚暗夜司的一处据点。据点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即将压垮脊梁的巨石。

沈墨僵坐在椅子上,听闻朝廷林州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那一刻,他仿佛置身于天崩地裂的绝境之中,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怎么会?怎么可能?”他失神地喃喃自语,嘴唇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话语仿佛从牙缝中挤出来一般。实在难以想象,一群起兵仅仅一个多月,被视为乌合之众的泥腿子,居然能够将大楚精锐大军林州军屠戮殆尽。这林州军可是皇帝陛下牢牢掌控整个州府的地方精锐力量,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如今却在这群草芥般的敌人面前土崩瓦解,这背后必定隐藏着惊天阴谋。

沈墨紧锁眉头,脑海中思绪如麻。他回想起云昌府粮仓莫名被烧的诡异事件,以及接连爆发的一系列贪腐大案,那些丑恶的嘴脸和混乱的局面在他眼前一一闪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恶意揣测:

林州军之所以会遭受如此惨败,难道是黄巾军暗中得到了整个林州各大世家门阀的全力支持?否则,仅凭这样一群毫无章法的泥腿子,怎么可能创造出歼灭整整数万林州军精锐的奇迹?这些世家门阀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深厚,向来与朝廷貌合神离,时有对抗之举。但如此明目张胆地参与造反,他们难道真的丧失理智,不顾一切了吗?大楚的根基虽有动摇,但也远未到改朝换代、大厦将倾的地步啊。

随即,沈墨猛地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一旁噤若寒蝉的暗探,急切地追问道:“咱们埋藏入黄巾军中的暗探还有什么消息带回来?”

那暗探像是被惊雷炸醒,赶忙上前一步,身子弓成虾米状,毕恭毕敬地说道:“大人,暗探确实有所发现。发现不少各大世家的嫡子,鬼鬼祟祟地曾出现在黄巾军军中。而且埋伏在各世家家附近的暗探,也探查到了各大门阀世家有私兵部曲暗暗消失的踪迹,经过推测,极有可能是被秘密充入了黄巾军中。”

沈墨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在狭小的屋内来回急促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

思索片刻后,他压低声音,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空气诉说:“若真是如此,那此事可就复杂得如同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些世家难道真的铁了心要和朝廷彻底决裂,走上这条不归路?他们应该清楚,即便扶持黄巾军,日后也未必能掌控得住这混乱的局势,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那大人,此事该如何是好?若朝廷得知林州军惨败的噩耗,必定会雷霆震怒,彻查背后缘由。届时若发现世家与黄巾军勾结的铁证,林州怕是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无数人头落地啊。”一旁的陆明面色如土,面露深深的担忧之色,声音中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再加上咱们的任务至,今还没有……”

沈墨沉思良久,犹如一尊雕像般一动不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终于,他缓缓开口,一字一顿地说道:

“当务之急,是要获取更多确凿无疑的证据,坐实世家与黄巾军的勾结。你即刻马不停蹄地安排人手,进一步深入虎穴,调查那些世家嫡子在黄巾军中的具体活动,务必做到事无巨细。同时,密切追踪私兵部曲的去向,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此外,还要像盯梢猎物一般,密切关注各方动向,一旦有所动作,哪怕只是一丝风吹草动,我们都要第一时间知晓。”

这时,陆明面露难色,嗫嚅着说道:“大人,如今各世家想必已经察觉到风声,加强了防备,如同刺猬般难以接近。我们的暗探行动恐怕会更加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身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沈墨眼神坚定得如同钢铁,毫不犹豫地说道:“再困难也得去做。这关系到你我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退缩。告诉暗探们,务必小心行事,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一旦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般的线索,立刻想尽办法传回来。”

“是,大人。”陆明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之中,仿佛被这无尽的夜色吞噬。

沈墨独自站在屋内,透过窗户,望着外面寂静而又暗藏危机的街道。昏黄的灯光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他心中暗自思忖,如今这局势,各方势力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世家与黄巾军的勾结若属实,会不会成为导火索。

————————

夜色如墨,浓稠得仿佛能将世间一切吞噬。沈墨独自伫立在云昌府暗夜司据点的窗前,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关于林州军全军覆没的密报。纸上的每一个字,都似带着千钧之力,像刀子般狠狠扎进他的心里。

窗外,偶尔传来更夫那有节奏的梆子声,在这寂静得近乎诡异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刺耳,一下一下,敲打着沈墨紧绷的神经。

“大人,蓑衣客大人到了。“陆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像是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这压抑的沉默,打断了沈墨如乱麻般的思绪。

沈墨缓缓转身,只见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站在了房间中央。那人脸带面具,唯有那双眼睛,深邃得如幽静的潭水,仿佛能看穿人心底最隐秘的角落。

“沈大人,久等了。“蓑衣客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来自幽深的谷底,又像是许久未曾开口,带着一丝干涩与喑哑。

沈墨微微颔首,目光如炬地看向蓑衣客,神色凝重道:“蓑衣大人亲自前来,想必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情报。”

蓑衣客微微点头,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裹,动作极为小心,仿佛那手中捧着的是稀世珍宝,稍有不慎便会破碎。他缓缓走到桌前,将包裹轻轻放在桌上,随后开始解开包裹。

他的动作极其缓慢,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仪式感。当最后一层油纸被揭开时,一叠书信和一本账册出现在眼前。

“这是从各大世家截获的。“蓑衣客的手指轻轻点在账册上,声音虽低,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肃:“里面详细记录了过去一月林州各大世家向黄巾军输送的粮草、兵器和银两数目,甚至连私兵部曲人马都有记载。这些世家,为了一己之私,已经完全不顾朝廷的法度和百姓的死活了。”

沈墨急忙翻开账册,只一眼,瞳孔便骤然收缩。虽说心中早有预料,但账册上那详尽的记录,还是让他感到一阵愤怒与痛心。上面清晰地记载了林州不少家族如何分工合作——崔家负责粮草,郑家提供兵器,卢家筹措银两...每一项后面都跟着精确到石的数字和具体日期,就像是一张张罪证确凿的供状,难道副司守大人早就有所察觉和布置,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获得证据?

“这...不证据虽然不全,但其中几家已经可以定性。“沈墨喃喃道,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纸张在他指间发出轻微的抗议声:“他们果然疯了吗?竟然支持叛军对抗朝廷,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叛国大罪,会让无数百姓生灵涂炭吗?”沈墨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愤怒。

蓑衣客冷笑一声,那笑声中满是嘲讽与不屑:“更疯狂的在后面。“说着,他抽出最上面的一封信,递给沈墨,“这是张角亲笔写给郑家家主的回信,信中约定攻下林州后,由各大家族共同治理,黄巾军只取三成赋税。他们这是妄图在林州建立自己的小朝廷,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沈墨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怒:“他们这是要瓜分林州?简直是狼子野心!这些世家,平日里享受着朝廷的恩宠,如今却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罪不可恕!”沈墨气得握紧了拳头,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不仅如此。“蓑衣客又取出一封火漆已被拆开的信,递向沈墨,“这是从崔家飞鸽传书中截获的,他们已经在商议如何对付朝廷派来的下一波军队。看来他们不仅背叛了朝廷,还打算将叛乱进行到底,与朝廷彻底决裂了。”

沈墨快速浏览信件内容,脸色越来越难看。信中不仅提到了林州军的覆灭是里应外合的结果,还详细讨论了如何利用地形再次伏击朝廷援军。这些世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与黄巾军勾结得如此紧密,将朝廷的军队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此事事关重大,你必须,立刻亲自回京向副司首大人禀报。“蓑衣客将证据重新包好,推到沈墨面前,神色严肃地说道:“林州暗夜司未能提前察觉世家与黄巾军的勾结,赵司首必然会被问责……此次情报至关重要,你务必将其安全送到副司首大人手中,让朝廷尽快做出应对之策,否则林州局势将更加不可收拾。”

沈墨郑重地接过油纸包,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是一叠证据,更是一份责任,关乎着林州百姓的安危和朝廷的兴衰。“我定不负所托,即刻启程回京。”沈墨看着蓑衣客,眼神坚定而决绝。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蓑衣客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倒是个忠臣,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