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聚居点,hN24聚居点,经过初步统计,有着两千二百一十一的常住人口。在GdI到来之前,Nod曾经于此两度征召人手,但是由于说法不一,也没有可靠的记录,GdI并不清楚Nod于此取得了多少人力。就像GdI也并不清楚黄区腹地,Nod的控制区里的具体情况一样。
这个聚居点有三百一十五栋遗留房屋(以前人类建造的房屋),一百三十四栋简易棚屋。其中有三十四座蘑菇农场和老鼠牧场——在黄区,蘑菇与老鼠肉是人类主要的餐食。前者在经过转基因后不仅仅产量得到了提升,甚至还能适应黄区的恶劣环境正常生长,(但是直面离子风暴还是会直接暴毙)后者则是凭借着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人类的帮助活了下来,然后就成为了肉畜。
至于它们好不好吃......游墨不准备去试。一项蓝区研究表明,黄区居民的平均消化能力比蓝区居民强上不少。对此游墨表示他不想去试试自己的消化能力处在哪个区间,啃板砖就啃板砖吧!
然后人口结构方面,青壮年和中年人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老人则占比百分之八,而剩下的百分之七才是未成年人......
也难怪一些阴谋论者说,GdI集中资源建立蓝区的目的并不是确立自己的根据地,而是准备熬死蓝区外的所有人类。毕竟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生物的生育率会大量下跌甚至直接绝育。自己活着都很艰难了,再填张口又是何苦呢?按照蓝区学者的预估,不出意外的再过五十年左右,黄区里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青壮年存在了,届时GdI清扫这些区域会很轻松......但是接管这些区域却不会。毕竟泰伯利亚可不跟你讲那些有的没的。
不过,这个聚居点里还有一个特别的设施:蒸馏水净化装置。
和之前游墨在美洲随第40猎兵团守护的水净化装置不同,这个装置体积和效率远不及前者,但是胜在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如果仅仅只是用于制造饮用水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在黄区,除了被GdI高度控制的区域,其它地区的人类喝的水基本都是蒸馏出来的。
但毫无疑问,即便是蒸馏水的产量相当有限,事实上黄区围绕水资源的争斗也是时有发生。在黄区,渴死比饿死更常见。至于在黄区洗澡?
奢侈。
只能这么说:在黄区,就是用液体简单的冲洗身子都是一种极其奢侈的行为......
然后的话,之前中国政府在这里修建的道路依然存在、但是因为缺乏维护的原因,现在这些道路就像它在黄区的同类一样,路况十分糟糕,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比荒地上移动的要方便一些。
不过说到路...这个聚居地里的地道也有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Nod传染的还是常年处在冲突之中的缘故,黄区的聚居地普遍有非常多的地道或者简易的地下空间,主打一个狡兔三穴。 而统计这些地下通路的情况,也就成为了GdI想要控制一片黄区的聚居地时,一个头疼但是不得不做的情况。(而且经常有漏网之鱼)
然后关于这个聚居点的规划,GdI是准备在附近建造一座小型工厂和仓库,用来储消耗和储存附近泰伯利亚矿区产出的泰伯利亚。
工厂产出简单的零部件、仓库储存精炼好的泰伯利亚矿石和工业产品,之后后勤车队抵达时,在完成了对部队的补给之后,就可以装满物资回去了。这就是GdI在黄区的运营策略。
至于管理制度什么的......军队只负责维持地区稳定和治安维持,其他的则由行政人员处理。
目前来说,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