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闻言,虽有些失望,却也在预料之内,便问道:
“李管事,不知可否帮着调一下工期,我们实在是着急。”
李管事看两人气度不凡,并没直接拒绝,而是细细想了一番,确定没法调,才苦笑道:
“贵客,实在不是我们推脱,我是想接您这个单子的。
只是不瞒您说,我们三庆班总共三个班子。
如今两个班子都去了外县,只剩一个班子在县里干活。
这会,正在翻新腾老爷家的宅子。
但这个班子,最快也得一个多月之后才能干完。
而且,后头还接了两个活计。
就算跟那两家协商下,能调工期,你们也得等到一个多月之后了。
我寻思你们着急,怕是等不了。”
这一番话说下来,陆天明两人也只得叹口气。
起身告辞离开后,两人赶往春喜班。
去到之后细细问了下情况才发现,这春喜班的情况与三庆班虽不太一样,却也需要等。
开春之后建房修房的多,他们的两个班子全被请去隔壁县建房了。
因着那处刚去了大批移民,需要大批量建房。
当地的工匠根本不够用,这才到处请工。
据春喜班班主的话,那一批房子建好,少则需要数月,多则大半年才能回来。
陆天明没想到会这么巧,开始琢磨起有没有其他法子快速建房。
其实,他都做好最坏打算了。
若是房子没法急着建起来,就先简单建个茅草屋住着。
等后续可以建了,再扒了重建。
这样,无非也就是费少许银钱罢了。
其实他们之前逃荒的时候,荒郊野岭不知道住了多少回。
按理说,如今就算在空地上再住一段时间也没啥。
但他和书和、姚兄一家还有严师傅的几个徒弟,再过几天就要离开了。
这一趟出去,不知道多久才回来。
爹娘年迈,不安顿好他们,他实在放心不下。
况且,他这两天琢磨过了。
队伍里众人想要在宝山镇安身立命,这养蚕缫丝的活计,就得尽快学起来。
后续还有许多事,一桩桩、一件件的事,都紧迫得很。
但再急也得慢慢来,他走之前,要尽量把一切给他们规划好。
现在最要紧的是把建房子的事定下,剩下的都还好说。
至于水稻,实在不行就雇村里人帮着种下。
他们之前,也不是没有请过工的。
陆天明脑海里各种事翻飞,忽然想着之前许文山说起过。
他家祖辈都在这县里生活,对宜宁县熟得很,便打算找他给出出主意。
两人又调头往县衙去,到门口时找人帮忙叫一下许文山。
许文山出来见到两人,热情地将两人迎进门房坐着。
在得知他们面临的困难后,细细琢磨起来。
他祖辈都在宜宁县生活,自是知道好的工匠不好请。
他知道的那两个好的班子,陆天明都没请到。
城里倒是也还有其他工匠,但手艺如何却实在不好说。
对于那种工匠,他是绝对不能开口的。
毕竟,这房子不是其他物件。
若是建不好,出了问题,到时候他就不是交好,而是结仇了!
他琢磨了好一会,突然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道:
“哎呦,我差点把他忘了。
陆兄,姚兄,你们在这儿等我会,我去去就来。”
说着,起身朝县衙里边跑去。
陆天明二人在原地等了一刻钟左右,就见许文山领着一个穿官服的男子出来。
双方介绍过后,陆天明才知道这是县衙三班六房中,工房里专门负责工程、营造这一块的齐大人。
而齐大人刚才听许文山说起,两人以后会在怀王府工作,当即打算交好两人。
至于请三庆班调出一个班子来建房这事,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他与三庆班的班主关系很不错!
甚至说,三庆班能做起来,且名声越来越大,与他有很大关系。
这会,经过许文山牵桥搭线,齐大人很是乐意卖给陆天明两人一个人情。
因此见到两人后,热情地与两人攀谈起来。
等听到他们说着急请三庆班建房,当即道:
“陆兄、姚兄,此事你们若是放心,此事就交给我试试。
若是事成了,我便让人过去给你们送信!”
他说是这么说,其实做起来,不过是找人去跟三庆班班主说一声的事。
但他想要卖好这个人情,这会自是不能说得太容易。
而陆天明两人闻言,自是连连感谢。
齐大人又与两人聊了一会,才告辞离开。
许文山这会也还在任上,不方便多聊,便又与两人简单说了几句,也回任上了。
陆天明与姚县丞实在没想到,事情能峰回路转。
如今见事情有了着落,便也开始往回走。
两人回到约定好的城门口时,队伍里其余人也已经等在那儿了。
陆天明与陆书和打听了一番,得知建房所需的物资都已经在赵班主的引领下,全部采买好。
眼见天色不早,一行人便快速赶着马车离开了。
一路上,众人都很是兴奋,七嘴八舌的聊着马上要建的房子的模样。
等到鄌郚镇附近时,陆天明让其他人先回。
他自己则驾着马车,先将赵班主送了回去。
双方约定好,等后日材料到齐便开工。
陆天明赶在天黑前,回到了宝山镇。
此时,空地上已经搭起了帐篷。
留守的人见到家人回来,都迎上去问起了情况。
等得知已经定好材料后,打算后日开工后,都欣喜不已。
等吃晚饭的时候,陆天明才知道。
下午有个自称老李的老汉过来,说是应吴里长要求。
过来问问,什么时候来教他们种水稻的事。
当时是老村长接待的他,两人就着种地的事,简单聊了会。
老村长种了一辈子地,虽不懂种水稻,但田里的事还是懂的。
聊了会后,他对这人的种地的能力很是认可。
言谈举止间,感觉这人很是实诚,便直接找这人定下了水稻秧苗。
从育秧苗到种下还需要些时日,若是顺利,等他们房子起的差不多了,这秧苗也就差不多了。
趁这段时间,他们可以抽空将荒地平整出来,积上粪肥。
到时候房子建好了,秧苗也可以往地里种了。
陆天明听着,只是点头。
他对自家爹很是了解,之前在村里待了一辈子,对庄稼最是上心。
这事交给他,最让人放心。
另外,最近事实在多,队伍里各家分地的事,他也打算让自家爹安排。
这么想着,便与他说起来。
老村长欣然应下,打算明日一早就去测量,晚饭前就把地分好。
夜里吃过饭,众人躺下后许久,还很是兴奋。
逃荒这么久,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
各家都在小声说着以后的规划。
有说着房子该怎么盖的。
也有说明日闲着无事,等老村长分好地,就先去自家地里除草的。
还有人说,想去村里看看其他人家怎么养蚕的,等等等等。
在一声声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中,众人逐渐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众人早早起来忙活。
正做早饭时,就见之前见到的两个妇人背着背篓往山上去。
路过他们队伍时,天福娘还很自来熟的与她们打了个招呼。
那两个妇人里,有一个看起来外向些的,回了一声。
而后,两人快速背着背篓进了山。
天福娘见人走了,跟边上的石秀儿叮嘱道:
“秀儿,娘跟你说,咱们以后想靠养蚕缫丝挣钱,就得早和她们打好交道。
一会你注意着点那边,等她们采完桑叶下山,你提醒下我。
我记得她们家有小孩子,到时候咱们带上点棋子块,过去看看。”
石秀儿对婆婆的行为做出极高评价后,开始准备起一会要送的棋子块。
天福娘瞥见不远处的陆青青,便将一会打算去看人家怎么养蚕的事说了,想喊着她一块去。
陆青青自然应下。
根据她的了解,这宝山镇家家都养蚕。
以后他们队伍定下来,必然也要养蚕的。
一会过去看看,也算提前了解下。
这么想着,陆青青也去车厢里翻找起小孩子吃的零嘴。
今日还没开始建房,队伍里众人却都开始忙起来。
老村长先领着各家的汉子去测量土地,确定好每块地的大小后,直接画好线。
全部划好之后,就可以找队伍里的人过去,抓阄决定分到哪块地了。
陆青青和天福娘等几个妇人,在那两个妇人回来时,带着礼物上门了。
而陆天明则去了吴里长家,过去时特意避开了早饭点。
吴里长见他过来,便大约知道是啥事,打过招呼后等着陆天明开口。
陆天明先是就老李头已经过来的事道谢。
而后又说起已经定好了砖瓦等材料的事,随后询问起请村里人帮工的事。
吴里长昨日就已经派两个儿子出去问了,将吴氏族人都问了一遍。
如今地里不怎么忙,这种好事吴氏族人自然都愿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