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元宝炬-拓拔廓:同样很难绷……这穿越和不穿越差距也不大,反正都是面对宇文泰。】
【北齐,高洋-高恒:这让太上皇高纬很是无语,怎么7岁小儿也能精神错乱?还天天嚷着要砍人?】
【北周,宇文觉-宇文阐:这俩都是傀儡,给宇文护当傀儡和给宇文赟\/杨坚当傀儡并没有什么两样。】
【隋朝的末代皇帝是谁有争议,暂定四条路线。
杨坚-杨侑:没啥用。
杨坚-杨浩:没啥用。
杨坚-杨侗:有机会反杀王世充,不过就当时遍地军阀混战and农民起义的现状来看,恐怕杨坚也无法挽救隋朝覆亡的命运。
杨坚-杨广:隋炀帝强占继母的原因找到了!!!(玩笑归玩笑,虽然杨坚后期确实开始呈现出腐化堕落的迹象,但是时间线要比上面那三位早得多,还是可以救一救大隋的)】
隋朝。
刚刚坐下的杨坚,猛的起身,恶虎吃人一般的眼神盯着杨广,“强娶继母?”
独孤皇后紧随其后,也起身,不过看的不是杨广,反而是杨坚,“继母!”
“父皇,定是某人的后代抹黑儿臣。”杨广起身行礼,然后将缩着头的李渊拉起。
“他儿子,杀兄屠弟囚父。”
“他孙子,娶小妈。”
“众所周知,抹黑前朝,抹黑亡国之君,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儿臣怀疑是他后人干的。”
“又有武德李渊证明,他说史书对儿臣的所作所为有所夸大,但大多都是儿臣做过的。”
“您仔细想想,三征高句丽、大运河、下江南、广搜美女、骄奢淫逸,这些是是非非,武德李渊都如实说了。”
“然而毒杀父皇、强娶继母之事,他只字未提。”
杨广拍了拍李渊的肩膀,“要是我旁边这位说的,倒有可能因为怕死,为儿臣隐瞒。”
“但武德李渊,又什么理由帮儿臣隐瞒呢?总不能是兄友弟恭、亦或者为尊者讳吧?”
“如果这两件事是真的,武德李渊最应该做的反而是添油加醋的说出来,让您一怒之下杀了我。”
“这样,他们李家就能保平安。”
“因为只要儿臣死了,儿臣的几位兄弟里,还有何人可堪大任?兴许走投无路之下,父皇和母后会像后人玩笑之语一般,将李世民改名杨世民,传位太孙!”
“所以,儿臣可以肯定,所谓弑父、强娶继母,不过是某人和他的后人,往儿臣身上泼脏水。”
“毕竟,要搞臭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击他的私德。”
武德李渊:诡辩!诡辩!朕是怕说出来,你走投无路之下,先把我李家人弄死。
杨广:你没说,所以孤没做过!这就是你们给孤泼的脏水!
武德李渊:不要脸!
杨广:你才不要脸,你的儿孙有前科,一个囚父、一个娶小妈,所以故意将这些故事添油加醋放在孤的身上。
沉思良久,暴怒的杨坚,转而春风和煦的说道:“朕信你,坐回去吧。”
不信,能怎么办?
正如杨广所说,其他几个儿子,还不如他。
生一个,来不及。
难道把后人的玩笑之语当真,李世民改杨世民吗?
罢了,罢了。
既然没发生,就慢慢教吧。
至少自己的儿子是杨广,或许志大才疏了点,但终究有才。
不像那胡亥,早就没救了。
杨坚刚想坐下,就感觉有一道冰冷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广儿没做过,但这个继母是从哪儿来的?妾不记得后宫除了妾,还有其他女子,莫非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杨坚心如死灰,因为独孤皇后没有用“朕”这个平等的自称,反而用了“妾”,这个在礼法中为了凸显尊卑的最标准自称。
简单来说,就是阴阳怪气。
“不是还有陈妃与蔡妃吗?”杨坚硬着头皮解释道。
“哦~所以后人谣传的娶继母,便是二者之一?”
杨坚已经猜到独孤皇后要说什么了,但话头是自己提起来的,难道现在又矢口否认,说不是她们,你死了朕又纳了其他嫔妃吗?
后宫没有其他人,就不会传出娶继母的谣言。
在别人受罪和自己受罪之间,杨坚果断选择了死道友不死贫道。
对着独孤皇后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些话不必说的太明,见杨坚知道该怎么做,独孤皇后也不再追问。
~~~~~~
大唐,贞观年间。
“胡人、藩镇、天灾……”
“二郎,你在嘀咕些什么?”
“阿耶,儿在想去到王朝末年,如何……”
李渊指着天幕的标题,粗暴的打断道:“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穿越成为末代帝王。”
“开国之君!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是开国之君吗?”
李世民:……
“阿耶,儿臣不是要和您抢开国之君的位置,主要是您去了……和不去有什么区别吗?”
李渊像是被踩住尾巴的猫,急得跳了起来,大骂道:“别以为后人夸你是千古一帝,你就了不起!”
“别以为后人戏称你是开国之君,你就是!”
“朕才是开国之君!”
“若是没有玄武门之事,朕做的不比你差!”
“没了屠夫,就只能吃带毛猪了?”
“即便朕没有你这个儿子,朕也能建立大唐,也能当天可汗,也能万国来朝!”
李世民:……
“你不要以为你不说话,朕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没了你,朕连割据一方都做不到?”
“哼!朕相信不是所有后人都没眼光,朕穿越成为末代帝,只要他不是幼儿,朕哪怕不能再造大唐,也能延续国祚,最差的结果也是割据一方!”
~~~~~~
【唐,李渊-李柷:救不了,以唐末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就是退一步,让李渊穿到李晔身上都回天无力,不过如果能带着李世民的话,倒是有一线生机。】
唐皇面无表情,只是指着天幕问道,“阿耶,现在呢?”
“后人不公!开国皇帝的事,提你作甚!”
“阿耶,你刚才说后人有眼光。”
李渊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朕原话讲的是,不是所有后人都没眼光,朕没说他有眼光。”
接着便是什么“打败宋老生”、“不以成败论英雄”、“唐国公文治武功”之类难懂的话,惹的李世民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