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廖长生欣喜若狂,没想到部里对这座金矿这么重视,再次点上一根烟,拿起电话,开始布置各种工作。

不仅他激动,李部长同样心潮澎湃,这可不仅仅是一座金矿的事儿,而是证明了情报上所讲得“破碎带蚀变岩型”有大金矿的新理论。

这种新理论被证明,那是要改变整个金矿界的大事件,同理,有一就有二,未来可能还会涌现出更多的新理论,在学术上彻底打破老外所制定得“金矿只存在于石英脉中”的铁律。

想到这里,李部长拿起电话:“给我转甘肃地质局。”

半分钟过后,电话接通,对面传来一道粗犷的声音:“喂!李部长,我是张天磊。”

“天磊同志,请你局加派主干力量,带齐各种设备赶往堡子坝乡,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结果。”

“李部长,这样会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不瞒你说,同样的任务,人家鲁省地质局已经找到金矿,现在就差你们甘肃地质局,耽误了大事,我撤你的职。”

“是,保证任务!”

李部长训过部下后,拿起电话再次拨打出去:“给我转伍总。”

“喂!伍总吗?我是李部长,鲁省地质局传来好消息,他们在焦家村已经找到金矿,和情报上一致,是一种全新的金矿类型。我打算马上飞过去,实地勘探落实情况。”

“好的!我立即给你安排专机。甘肃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结果?”

“张天磊同志昨天向我汇报过,他们那边目前还没有找到金矿,不过...我刚才已经通知他们加强了技术人员和勘探设备。”

“很好!油田的情况怎么样?”

“松辽地区的高台子永跃村已经做了前期部署,至于甘肃庆阳和鲁省东营暂时没动,我想先集中力量把松辽盆地的油田找出来。”

“好的!时间宝贵,你马上动身去西郊机场。”

“是!”

......

伍总安排好专机事宜,放下电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焦家村金矿被发现,进一步印证那份情报资源图的准确性。

如果甘肃堡子坝乡也发现金矿,那份情报资源图所标注的矿产信息便确凿无疑。

挖矿容易,找矿难,这样一来,国家便可以节省出大量勘探资金,用于其他领域的建设。

(找矿非常费钱,后世有组数据,是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信息,仅十四五期间,国家投入找矿资金就高达4500亿。)

不仅如此,国家可以立即统筹安排,大规模行动起来,直接开采情报资源图上所提供的那些矿产和石油。

尤其是石油,只需缓上两年,就不用再花费宝贵的外汇从蘓联购买,一旦实现石油自给自足,整个国内的工业必然会突飞猛进。

由此会引发出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直接推动各行各业大踏步发展,这不是1+1=2的简单叠加,而是远远大于2的倍增效应。

(一组数据,1958年,进口石油占全国石油的58.91%,1959年为51.51%。)

华夏民族想要追上那些外国列强,不再遭受欺辱,必须争分夺秒,一刻耽误不得。

伍总坐在椅子上沉思许久,一缕阳光落在他消瘦的脸上,办公桌面映出一片淡淡的光影,又拿起电话往中枢拨去.....

......

经过长达十七个多小时的走走停停, 火车终于在凌晨三点左右到达许昌站。

走在站台上,气温有些清冷,询问一下车站工作人员,从这里到下面的襄城县大概还有四十多公里。

刘平安挠挠头,自己前生今世都没来过襄城,不认识路,有车也没得开,这黑灯瞎火的,半路上问路都不好问。

点上一支烟,跟顺人流挤出火车站,然后在附近转悠起来,看到拖拉机和马车就会上去问一声“去不去襄城”。

一路走,一路问,皇天不负有心人,半小时后,终于问到一辆回襄城的马车。

赶车的老头叫李双喜,五十来岁,皱纹沟壑,几缕花白胡茬,牙掉一半,眼角弯出和气。

头戴破棉帽,灰布小夹袄上摞满补丁,腰间系根青布带,宽松的黑布裤同样是补丁叠补丁。

通过穿着来看,这边的农村比京城农村明显又贫穷几个等级,不愧是华夏最苦之地之一。

豫省很奇怪,明明是产粮大省,当地百姓却从古至今都不算太富裕。

不仅天灾喜欢找这个地方,自古也是人祸不断,每逢乱世,首当其冲。

和平时期,同样没它的份,只能默默种地为“粮食安全”做贡献,两斤小麦换一瓶矿泉水。

刘平安这次运气貌似不错,碰到了好人,坐马车没要钱,人家不要归不要,自己不能不有所表示。

掏出两包大前门递给赶车的老头李双喜:“李大爷,这两包烟您拿着。”

李双喜吹胡子瞪眼,一把推开刘平安伸过来的手,不高兴道:“后生,恁少看不起人,顺路的事儿。”

“嘚!李大爷,要不这样,这包烟咱爷俩路上抽。”刘平安收起一包,拆开一包,递给他一支。

李双喜这次没拒绝,接过烟别在耳朵上:“卷烟劲太小,晒暖的时候再抽。”

接着从腰间抽出旱烟杆:“俺先抽这个。”

刘平安没管他,问道:“襄城县城到双庙乡大概有多远?”

“后生,恁原来是要去双庙乡啊?”

“对!”

李双喜用火柴点着旱烟锅,“噗嚓”“噗嚓”吸两口,说道:“俺还以为恁要去县城嘞!恁这一下省出三十多里地。”

今天运气貌似非常不错,刘平安懂他的意思,笑问道:“您老意思是说...去襄城县城路过双庙乡?”

李双喜点下头:“嗯!现在双庙乡改名哩,它跟颍桥乡、颍阳乡,并到一堆儿成了超鹰人民公社。”

好高大上的名字,不用说肯定还有超镁人民公社,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人又闲聊一会,李双喜在得知刘平安是从京城来的,语气更客气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