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前有个协谷镇 > 第339章 合并学校的后遗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阵子镇教办一直在折腾,刚开始大伙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慢慢的有消息传出来,说是上级要求合并学校。

大家对此也不觉得意外,这两年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农村生育率呈现断崖式下降,很多村里小学就那十来个孩子,还不如撤并利索。

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多村开始蠢蠢欲动了,特别是那些居于区域中心的大村,都希望保留本村的学校,至少村里的孩子上学方便。

原本郑家庄还想找郑为民帮忙争取一下,奈何郑家庄自己不争气,村小学六个年级一共只有五个孩子,一个年级平均还分不到一个。

再加上郑家庄位置较偏,如果保留他们村学校的话,根本覆盖不了别的村,于是,村里研究了一通之后,也就放弃了。

村里不争取,郑为民也乐得清闲,反正桃子和大壮都在镇上上学,这场风波还波及不到他们。

至于荣华村,这村原本就没有学校,据说很早、很早以前村里有学校来着,后来被学生们给打跑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县里终于召开了撤并农村学校的会议,会上领导要求,全县按照“集中办学、提高效率”的原则,撤并60%的农村小学。

一时间全县舆论哗然,但是上级政策在这放着,到基层也不得不执行。协谷镇有51个行政村,其中有学校的大约是二十来个,但这次仅允许保存9所农村小学,因此全镇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关闭学校运动。

郑家庄小学就地解散,所有的学生并入了隔壁村的小学,原本学校里的三名老师,全部就地退休,反正他们也超龄好几年了。

隔壁村跟郑家庄也不算远,走路也不过十来分钟的事,几个孩子结伴走,路上也没啥好害怕的。

关闭完小学,紧接着又开始关闭初中,镇上原本有三所初中,这次合并之后,只保留了镇上一所初中

这样很多偏远村的孩子,就没办法天天回家了,只能寄宿到学校里。这会学校寄宿制度又不规范,很多孩子在没有父母的约束之后,很快就放飞了自我,出现了大规模辍学的现象。

辍学也仅仅是撤并学校最轻的后遗症之一,那些原本只在村里溜达的孩子,由于跨村上学的缘故,有一些就永远的倒在了车轮之下。

不过,谁会在乎几个农村孩子呢?

撤并学校的热度很快就过去了,郑为民也认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道还没过几天,快到下午下班的时间了,郑家庄村的书记郑茂林给他打电话求助。

“为民,出事了,咱村里打死人了。”

郑茂林知道自己村里出了命案之后,就开始考虑找谁平事,郑家庄原本就是个小村,郑为民这个芝麻大小的职务,也是全村为数不多的希望。

“打死人了?谁被打死了?谁打死的?”

郑为民一脑袋问号,郑家庄只有郑姓的人家,平时村里沾亲带故,也没听说谁家闹过什么别扭,怎么正好好的闹出人命官司来了?

“被打死的不知道是哪的,反正不是咱村的,咱村的人都去看了。”

仓促之间,郑茂林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

“你先缓缓,别着急,到底怎么回事?”

郑为民听着一头雾水,这都新世纪了,怎么还流行村与村之间打群架?

“咱村不是有五个孩子去邻村上学了嘛,今天这几个孩子回家的时候,发现有人在后面跟着他们,正好咱村去外面赶集的三轮车回来了,他们就把他给围住了,审问的时候这家伙掏出了刀子吓唬人,也不知道是谁趁乱从后面捅了他一刀,把他给捅死了。”

郑茂林也在纳闷,自己村里的民风啥时候彪悍到这种程度了,怎么一言不合就捅人?

郑家庄作为一个单姓的小村,以前为了能在大村挤压下生存,村里的民风就比较彪悍,但那也是为了跟其他村争地、争水,正常情况下,村里的老百姓还是挺忠厚的。

“能让那帮叔伯们下狠手,这家伙应该不是什么好人,在哪捅的?”

郑为民不觉得村里那些赶集卖东西的,会傻到随便拿人命开玩笑,他们整天跟集市上那些牛鬼蛇神打交道,是全村最精明的人,没好处的事才不干呢!

这年头赶集卖东西的,谁身上不带点家伙事,前些年他们村在隔壁乡镇赶集卖东西的时候,被当地人给欺负了,村里的人拿着砍刀、背靠背这才杀了出来。

“就是刚拐进咱们村的小路口。”

郑家庄的位置快靠近协谷镇的最南边了,村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到隔壁村,这也是他们村出村的必经之路。

“有人认识他吗?不是来咱村走亲戚的吧!”

郑为民害怕是外村来走亲戚的,虽说全村都是一家人,但全村那么多人,有几个面生的亲戚也正常。

“没有,大伙都来认了,不是咱村的亲戚。”

郑茂林得到消息的时候,害怕是误伤了亲戚,就赶紧组织各家各户去认,结果大伙都不认识他。

“进咱村这条路前面没村了,他又不是咱村的亲戚,还偷偷跟着孩子,这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显示,这个被村里人弄死的家伙,绝对不是什么好人,郑家庄这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还能出了游客?

“你三大爷说他是人贩子。”

郑茂林口中的三大爷,是个皮匠,也是那时那些赶集做买卖人中的一员。

这会也就是经济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如果再往前几年,别多了,最多五年,郑茂林根本不会跟郑为民说,他肯定直接让大伙挖个坑埋了,甭管什么时候,弄死个人贩子,跟弄死个野狗差不多!

“应该是,你准备好现场,等会我跟派出所的一起过去。”

郑为民心里有数了,这帮赶集的叔伯们,估计也是认出了这家伙的身份,然后想着威胁这家伙滚蛋。没想到这家伙也是个狠茬子,在人家村口竟然还敢掏刀威胁人家村里人,为了给村里的孩子们解除后患,也不知道是谁,这才趁乱捅了他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