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村一直给矿上干工程,建设质量倒不用担心。”
米满庆觉得杨烁纯粹是出洋相,哪有公司经理亲自上阵干这个的!
“这可是涉及到国家重大工程的事,这工程质量我不懂,你可得给我看死了,一旦出了事,咱俩都完蛋!”
郑为民不懂技术,索性就直接放权给米满庆,反正他俩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出了事谁也跑不了!
“放心,我有数,我这阵子只要他们来料、上料,我就在这盯着,保证不让他们偷工减料!”
监督工程质量本身就是米满庆的本职工作,反正建设这六套房子也花不了几天,他打算连办公室也不去了,天天在杨家庄工地上盯着,一直到入户的辅路硬化完成。
争抢工地的闹剧结束了,工程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除了施工方变了,其他的都在正常进行,强如杨家庄这样的村,依然需要采购鲍怀德们的石子、水泥和沙子……
六套安置房,对杨家庄建筑公司而言,也不是什么大活,他们平时干的可都是矿上的硬活。施工队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把土体结构给堆了起来,紧接着就进入到了内部装修环节。到了两个月头上,六套房子均已通过了验收,达到了可交付状态。
“这活干的漂亮!”
牛进明得知房子盖好之后,就让郑为民陪着过来查看建设质量,他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个小锤子,边走边敲墙壁,沉闷的回音告诉他,这墙的厚度和硬度,都非常不错。
“水、电、暖都通了吗?”
牛进明问郑为民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都通好了!”
郑为民随手打开了房间的灯光,杨家庄建筑公司自带水电工,在内部装修施工,水电暖也就跟着入了户。
“建设局来验收了吗?”
虽然这六套安置房质量非常好,但合格这种事,还得要相关单位才能鉴定,牛进明怕郑为民刚接触工程建设,不会烧香拜佛。
“已经验收过了,不仅完全合格,还远远高出了上级的最高要求。”
郑为民从开工第一天就不担心验收这种事,反正物料都用关系户的,到了验收那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谁还好意思找麻烦?
别说咱建设质量好,哪怕最后盖成了猪圈,他们也得捏着鼻子夸这房子通风宜居!
“那就好,这阵子记得打开门窗通风放味,咱就等着三峡移民来入住了。”
牛进明发现郑为民还有建设方面的天赋,以后如果需要调整科室的话,还可以把他往建设上调,免得他在民政待久了,尾大不掉!
“放心,村里都安排好了!”
房子在建设的时候,郑为民就提醒杨振平别忘安排人进行日常管理,别看这房子是新的,如果长时间没有人气,用不了一两年就成破房子了。
借着房子竣工的机会,杨振平硬拉着牛进明去了强子的饭店,好酒好菜伺候了一溜够,村里跟镇上之前的龌龊,到此算是完全解除。
大约过了一年多,第一批三峡移民终于来到了协谷镇,按照现场抽签的顺序,住进了早早为他们准备好的安置房里,移民们非常满意房子的质量,
最东头那家姓梅,在新县是个非常少见的姓氏,老头子叫梅福顺,儿子叫梅长生,儿媳妇叫夏芳,还有两个孩子。
东边第二家姓李,男的叫李兴康,女的叫梅玉,是梅福顺的侄女,这次来的好几家都是沾亲带故的。
东边第三家姓张,男的叫张凯,女的叫黄海燕。
东边第四家也姓张,男的叫张源,跟张凯是堂兄弟,他媳妇叫芦青,也是比较少见的姓氏。
东边第五家姓夏,男的叫夏国庆,跟夏芳是本家,女的叫张林,跟张凯又是堂姐弟,这样他们五家就结成了一个小团体。
最西边那家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叫董元朝,女的在大城市给儿子看孩子,这次就没跟着过来。
这六户三峡移民入住的当天,镇上送来了米面粮油,村里送来了一口杀好的大肥猪,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之后杨家庄又召开了村民大会,欢迎他们入住,牛进明代表镇上致了欢迎词,这六家人家这才算安顿了下来。
郑为民作为协谷镇民政办主任,三峡移民是他的活,这阵子干脆将其他活都扔给马娟,每天带着他们熟悉自己的地界和周围的生活设置的分布,让他们快速适应了协谷镇的生活。
等到他们入住整一个月的时候,郑为民接到了梅福顺的电话,说是家里炖了大骨头,让他来家里喝酒。
郑为民不敢大意,直接敲开了牛进明的办公室,向他汇报这件事。三峡移民现在成了镇上最大的工作,牛进明跳过了张新强和孙爱民,要求郑为民直接向他汇报。
“请你喝酒?你最近是不是卡人家了?”
牛进明首先想到的,是不是郑为民拿政策卡人家三峡移民,逼着人家请客。他虽然不知道这些移民是什么脾气,但他知道自己的机关干部是什么尿性!
“我疯了?我干这种事?”
郑为民反应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感情自己在领导眼中,就是吃拿卡要的典型。
“那人家为啥请你?”
牛进明实在想不出,正好好的人家为啥要请他吃饭?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咱干的好,人家请咱?”
郑为民觉得自己平时在镇上的形象还挺正面的,怎么到了领导嘴里,自己怎么如此不堪?
“也有可能,你打算怎么去?”
牛进明觉得也有可能,毕竟他们刚来,还不熟悉当地的情况,一时半会也不可能马上就干什么业务,还真有可能就是单纯请郑为民吃顿饭。
“要不抱两箱酒过去?”
郑为民盘算着从食堂仓库里弄两箱酒出来,人家请客,自己总不能空着手上门吧,这事怎么说也是公事,自己花钱就有些亏了点。
“去仓库拉上六箱酒,一家子一箱,让他们尝尝咱们本地的好酒,顺便让食堂做几个硬菜,一块端过去!”
牛进明虽然在提拔干部这块有所欠缺,但是在办事上从来不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