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傅当机立断命令所部兵马立即开始追击,
李成所部本来已经调转马头撤退,眼看宋军开始追击,李成急令士兵断后抵抗。
然而不到半个时辰,苗傅的精兵已经消灭断后的部队开始继续追击。
李成所部激战半天,如今又得断后,又是拉在最后面,面对宋军穷追不舍,李成所部官兵,终于发挥出跑路优势,在李成带领下,开始疯狂跑路。
刘麟本想着自己提前跑路,又有李成断后会非常安全。没想到宋军追的这么猛,无奈只能向着亳州疯狂撤退。
就这样有序撤退变成了溃退,成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苗傅带着兵丁疯狂掩杀,杀得刘麟所部的新兵哭爹喊娘,两万宋军追杀五万齐军,直杀到亳州境内才停止。
此时的刘麟是彻底吓破了胆!
"太子殿下,损失惨重啊!咱们只有八千人马了!"副将绝望的说道。
"李成呢?该死的李成在哪里?"刘麟咒骂道。
在刘麟看来,李成负责垫后,竟然能让苗傅所部如此轻易击溃,害得自己差点被杀!自己的三万大军,折损超过七成,这仗还怎么打?
"殿下,李将军乱军之中走失了,可能已经丢了性命!咱们还是撤退吧,就咱们这点兵马,守亳州肯定守不住!
一旦被宋军咬住,就走不脱了!"副将建议道。
一听这话,刘麟非常认同,他可是太子,怎么能死在亳州,那大齐的万里江山,可就没人继承了!
刘麟不敢停歇,带着余部继续跑路,直到进入京西北路与开封府交界境内,才稍微心安,起码他们安全了!
而李成带着三千人马适时出现,与刘麟所部汇合,结束了这次虎头蛇尾的出征。
李成也是非常郁闷,自己又当爹又当妈,需要的时候就是前锋,不需要进攻时就是垫后部队,手下弟兄折损了一大半,竟然没有在这便宜太子手下落下了埋怨。
不过李成还是忍辱偷生,去巴结逢迎刘麟,最终在消除美女黄金以后,取得了太子的谅解。
"李将军,这宋军怎么这么强,如果真这么强,这大宋江山怎么丢的这么容易?"快回汴京了,刘麟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刘麟看到金人打宋军,那是砍瓜切菜,犹如收拾牛羊,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区别就这么大?
"太子,苗傅所带领的是西军残部,大宋的西军、梁山军都是精锐,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李成急忙解释。
而深层原因,李成不敢说,这苗傅带的,可是西军残存兵马,经过补充新兵组成,战斗力与真正的西军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不是宋军太猛,而是齐军太菜!
此时的苗傅,带军在亳州附近驻扎,望着远逃的伪齐军队,也是感慨万千。
"好久没有打这么畅快的仗了,要不是梁山军大军压境,本王愿意带领将士们直扑汴京,把汴京拿下!"苗傅感慨道。
"王爷,这伪齐竟然还敢兴兵犯境,简直就是不堪一击!这次咱们杀伤敌军万余,俘虏也过万了!"属下将领笑着说道。
"王爷,如今扬州危急,咱们要不要撤军回援扬州?"另一名副将问道。
"不急,伪齐吃了大亏,说不定会卷土重来报复,咱们先驻扎段时间,等亳州彻底安全,咱们再回援扬州,
况且这些俘虏编入我军,得慢慢消化,不急。"苗傅说道。
在苗傅看来,扬州起码会有一场血战,自己如果及时赶回去,那么经过血战,手里能剩多少兵马还是未知数。
不如在亳州以防范伪齐的名义,猥琐发育一段时间。
两天后,扬州城赵构就收到了苗傅的告捷奏折,赵构一时间大喜!急忙召集群臣分享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没了北面伪齐的威胁,自己这小朝廷算是安全了一半!
只要再把梁山军逼退,那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夜晚,刘正彦府邸。吴湛已经急匆匆赶来。
此时的刘正彦,手里握着一封书信让吴湛过目。
"哼,我早就看张俊不顺眼了,没想到这贼子与梁山军眉来眼去,竟然要做梁山军内应。"吴湛气愤的说道。
"哼,张俊打的好算盘,打算给梁山军带路,投降杭州朝廷,现在竟然派人回来接家眷出城。
幸亏晚上巡防的兵士捉住了梁山军的探子,从他身上搜出来书信!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而且,早在汴京时,张俊就与梁山军西门庆搭上了线,他的升迁就是齐王提议的!"刘正彦说道。
"那还等什么,咱们得马上发兵!擒拿张俊这狗贼!"吴湛说道。
"不行,张俊手里有三万兵马,一旦他狗急跳墙就麻烦了,现在得立即去行宫觐见陛下,最好设计将张俊骗回扬州城!"刘正彦拍板说道。
很快,刘正彦、吴湛就来觐见赵构,
赵构看着书信,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这张俊朕可是封他为王,他怎么会背叛?"
"陛下,这字迹谁能作假?末将已经围了张府,他府里的管家已经亲口招供,这字迹确定张俊无疑!"刘正彦说道。
赵构内心震惊不已,这刘正彦竟然先斩后奏,将张府围了!
"这样吧,朕会召张俊回城解释,两位爱卿切莫再擅作主张了!"赵构说道。
在赵构看来,那梁山探子行事自然要隐秘,怎么会随身带着这么要命的东西招摇过市,还被巡逻军士擒获?
张俊可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刘正彦他们跟他有矛盾,如果是故意陷害他也说不定。
不过赵构也不敢笃定张俊没反,只能召回张俊询问清楚。
刘正彦、吴湛二人无奈,只能听命行事!
很快刘正彦就回到府邸召集五千精锐士兵,换防扬州城南门。
"如今箭在弦上,只要张俊回来,从南门进去,必须将他就地斩杀,咱们把生米煮成熟饭,进宫再向陛下请旨接管张俊的张家军!"刘正彦拍板道。
第二天一大早,两名太监在十余名护卫护送下就来到了大江张俊的营地。
张俊看着旨意陛下急召自己入宫,也不敢耽搁,将营中事务交由副将,就准备急匆匆跟着来人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