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坐镇杭州府府衙的西门庆就召集了帅、漕、宪、仓四司的官员来到了杭州府衙。
而四司的一把手,终于与这位传说中的西门庆见面。
"诸位大人,如今本王奉旨来到两浙路,两浙路的担子都压在本王身上。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本王决定帅司经略使由梁山军玉麒麟卢俊义担任,
漕司转运使,由梁山军扑天雕李俊担任。
宪司提点由梁山军铁面孔目裴宣担任,
仓司提点平使由梁山军神算子蒋敬担任担任。
以上任命事后我会写折子上报朝廷,你们几位大人跟梁山军做好交接,确保不要出什么乱子。"西门庆说道。
一听这话,四司的一把手都有点震惊,他们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就凭他西门庆一句话就免去,他以为他是谁?
"咳咳咳,齐王,我们可是陛下亲自诏书任命的官员,齐王就算是负责打理两浙路,可您也没资格罢免我们啊!
起码老夫要等到朝廷的旨意,才会交割印信!"帅司经略使首先说道。
西门庆一听有人跟自己打擂台,也是笑了。
"呵呵,陛下这不在金国上京做客嘛,他老人家一时半会回不来,你说怎么办?
这样吧,你是叫赵杰吧,那就麻烦你去上京跑一趟,求一份陛下的旨意回来,来人,立即带赵大人出使金国!"
说完,不等帅司经略使赵杰反应过来,四名梁山军士兵就进了府衙,抓起赵杰就出了府衙。
接着西门庆拿出一封圣旨,
"几位大人,这几天我也没闲着,已经派人快马去了淮南东路扬州府,将几位的任免向陛下做了禀告,陛下已经同意,并且传回了旨意。
刚刚赵大人不买新皇的账,执意要去金国上京找二帝请示。
不知道几位大人什么意思,是不是要一起跟他去?"西门庆继续问道。
"齐王,我们遵从朝廷的旨意,不必去上京请示。"仓司转运使急忙说道。
西门庆将圣旨随手给了仓司转运使。
在其余三位官员看来,如今胳膊拧不过大腿既然齐王已经有了扬州府朝廷的圣旨,那他们借坡下驴辞官保命也是不错的选择。
起码比赵杰去上京丢了命强。
三人接过圣旨打开一看,瞬间傻眼,这圣旨里哪有什么旨意,就是一片空白!
三人不可思议看着西门庆,,,
"诸位,怎么样,圣旨没错吧!"西门庆问道。
三人征了半炷香时间,
"齐王,圣旨千真万确,我们遵命!"三人齐声说道。
"恩,你们都是我大宋的忠臣,跟杭州府知府马大人一样,都是好官,对于你们这样的好官,我西门庆向来是非常敬佩的!
你们就留在杭州府,给卢俊义他们做副手,保证四司别出什么差错!
这是两千两金子,原本是四司每人五百金,赵杰那份,你们也分了吧,就算本王的一点心意!"西门庆说道。
三人千恩万谢,带着金子离开了杭州府衙。
看着几人离开,西门庆内心颇为得意,此时的自己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的新衣》
自己拿着个空白圣旨,也能逼着他们就范。
没过几天,杭州府彻底被梁山军控制,
又过了半个月时间,随着梁山军后续人马顺利在浙江渡渡口登陆,梁山军顺利完成了从京东东路的转移。
西门庆以雷霆之势,将梁山众兄弟分布在了两浙路十四个州府,以及江阴、 顺安二军,梁山军势力初步掌控了两浙路。
而此时的扬州府,赵构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虽然淮河暂时阻挡了金军的步伐,
可是在伪齐帮助下,金军也在昼夜打造船只,妄图进一步染指淮南东路,这让赵构寝食难安。
好在张俊的人马死守淮河南岸,又利用几百艘小巧的战船,利用宋军水战的优势封锁着淮河,甚至时不时对北岸的金军驻地,造船的场所进行破坏性袭击,才暂时挡住了金人南下的步伐。
金军在淮河北岸逗留三个月,眼瞅着占不到多少便宜,才无奈撤军。
而张俊虽然立了大功,可也是非常无奈,他因为提前攀附齐王西门庆,使得在五将入京的历史机遇中第一个占到先机。
随着他的打点钻营,虽然齐王被朝廷宣布为叛逆,可是张俊丝毫没受影响,反而继续受到太后信任,为南狩前军总管,
然而等张俊打点完毕,却惊讶的发现,自己找的天大的靠山,朱太后竟然被宫变赶下了台,连同皇帝也换成了康王。
张俊感慨自己命苦,每次费尽千辛万苦找的天大的靠山,每次都靠不住。
如今虽然立功,新皇也有意招揽自己,可是回去以后,如今的陛下对自己有几分信任还是未知数,自己的前途命运还是扑朔迷离。
而对于赵构来说,由于苗傅、吴湛等人把着兵权,使得赵构也有一定的危机意识!
这些人把自己推上皇位,如果有一天心情不好,又把自己赶下来怎么办?
于是面对张俊的秘密投靠,赵构顺利成为了张俊的第三任靠山。并将新募的一万兵马交给张俊指挥,去楚州淮河一线,抵抗来犯的金军。
"大帅,陛下当初的旨意没有说打退金兵后续怎么办,依末将的意思,如今扬州府成了新的陪都,扬州水深还有那几个居功自傲的王爷。
大帅回去,免不了卷入其中,不如留在此处驻扎。只要手里有兵,朝廷就不敢轻举妄动!"部将说道。
"恩,不错。我这就上折子,请求陛下允许我在楚州驻扎,就地募兵抵御金狗!"张俊说道。
又过了一个月,西门庆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西面的江南东路、南面的福建路,都与两浙路相邻,西门庆召集朱武、吴用、闻焕章前来,准备敲定自己的下一步路线。
此时的时迁带着一个小太监到来,让西门庆暂时搁置了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