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互相讲了各自最近的经历,都是唏嘘不已。
"母亲,儿子冤呐!就差十天!东南各路官员都同意推举儿臣做皇帝,连年号都准备好了,结果赵嵁竟然在济州府登基了!"赵构不甘心的说道。
韦太后一听自己儿子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吓了一跳。
"嵁儿是太子,理所当然继承大统!如今新君继位,你还说什么糊话!不要命了?以后这样的糊话再不能说!"韦太后急忙提醒。
"都怨那该死的梁山军!西门庆!要不是他,我就是皇帝了!"赵构依旧摆脱不了当皇帝的执念。
一听这话,韦太后大怒。
"混账东西!你的意思是梁山军,齐王救驾就错了?你是希望你的母亲被金人带到上京,也参加那牵羊礼?你这个逆子!"韦太后气的发抖!
"不不不,孩儿绝没有这个意思!"康王赵构急忙解释。
"我累了,你回去吧。先找个宅子安顿下来,等我与朱儿商量商量,再对你有所安排。"韦太后说道。
康王带着披风,跟着小太监悻悻而归,,,
然而虽然赵构行事隐蔽,可此时的汴京防务已经完全在西门庆手里,很快,这名男子的身份就被查清。
一天后,西门庆便知道了康王秘密回京的消息。
对于这个历史上的南宋开国皇帝,西门庆也是感慨此人看来还是不安分。
没过几天,李刚就来觐见朱皇后。
"娘娘,如今汴京已经安定,很多店铺已经重新开始恢复营业。臣预计不出一年,汴京就会重新繁华起来。
只是,梁山军如今驻守汴京,军纪松弛,骚扰百姓的事情时有发生。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啊。"
听着李刚又来给齐王穿小鞋,朱皇后内心有些不喜。
"齐王昨日刚刚入宫,言明他已经在梁山军军中,宣布了"十斩新规"以约束士卒。梁山军的事情,李大人就不要操心了!"朱皇后淡淡说道。
"娘娘,梁山军忠君卫国有目共睹,可是他们的出身大家都知道,将汴京,将陛下、娘娘安全完全托付给他们,始终不是万全之策。
臣之前担任过汴京守卫,对于汴京防务、相关将领很是熟悉,如今梁山军独守汴京,很多曾经的禁军将领无事可做。
请娘娘准许臣组建三万禁军新军,将这些将领吸纳进去,与梁山军双管齐下,这样守卫汴京更多了一份保障。"李刚说道。
朱皇后听着李刚的话,虽然她对于齐王西门庆很是信任,不过李刚的建议,她最终还是采纳。
转眼一个月过去,此时的西门庆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将李刚排挤出汴京。
此时的禁军新军,刚刚才征召了一万人,李刚就向太后要了守卫汴京东门的差事。
"齐王,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咱们再退让,这皇宫的防务我看也要交出来了!"吴用说道。
"军师有什么妙计?"
"李刚为人清廉,从贪腐上找不到他把柄,如今他成为宰相,又兼任着亲军步军指挥使,如果他的大印丢了!那他这个指挥使,也就没脸做了!
盗印的话,时迁兄弟出马,咱们再从中照应上,那必定万无一失。"吴用笑眯眯说道。
西门庆暗暗摇头,这计策有点上不了台面,,
然而门下省一名给事中带来的消息,使得西门庆脸上有了笑意。
"齐王,这李刚好大的胆子,两浙路临安府转运使参奏李刚,曾经秘密推举康王赵构称帝,
而且联络了淮南东西路、江浙路、江南东西路各路官员超过百名!而且他们还署名联奏。
最终因为新皇在济州府登基才偃旗息鼓!这不是大逆不道嘛!这李刚自从来了汴京,可是压根没提此事!
而且李刚看到这份奏折以后,竟然压了下来!下官觉得事关重大,因此冒险来告知齐王!"门下省官员说道。
西门庆到了汴京,并没有仗着手下掌握兵马,齐王的身份目中无人。
而是对于留守伪楚的官员好意安抚,并且大方的给钱给粮!使得很多官员都愿意为齐王效力,
如今齐王与李刚的矛盾朝野上下皆知,这名给事中发现了李刚这样的把柄,自然第一时间通知齐王西门庆。
"段大人是本王的朋友,你这个人情,本王铭记在心!"西门庆说道。
"齐王客气了,能为齐王效力是下官的福气!"姓段的给事中笑眯眯说道。
当晚西门庆联络了十余名官员开始谋划对于李刚的弹劾。
第二天朝会,当这个消息被一名御史提了出来,可是身为当事人的李刚却不以为意。
"陛下、娘娘,李刚此举简直是狼子野心!请陛下娘娘严惩!"御史义愤填膺说道。
"李爱卿,对此你有什么解释吗?"朱皇后问道。
"娘娘,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金兵掳走二帝以及宗室,伪楚堂而皇之建立,天下万民惶惶,臣联络东南众官员,推举康王称帝,此举完全是为了大宋江山!"李刚说道。
"那你来到汴京为何对此事绝口不提,而且还扣下临安府转运使的奏折?"朱皇后继续问道。
"娘娘,如今朝局刚刚安定,人心思定!这临安府的官员旧事重提,是为了引起朝局动荡,是居心叵测!因此臣便扣下这奏折,不使其兴风作浪。
臣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朝廷!一心为公!当初听到陛下在济州府登基,已经还都汴京的消息,臣便立即离开应天府,再没有与康王有过来往!
如今陛下已经登基,为恐君臣失和,臣之前与众官员的的误判,自然没必要再提及!"李刚振振有词说道。
西门庆听着李刚的辩解,也是暗暗感慨:好我的刚哥,你别给我面子,头铁继续说,继续说!
而朱皇后听着李刚的辩解,却是暗暗生气!
这大宋是赵家天下不假!当初国破家亡,李刚推举康王为帝,也说的过去。确实属于误判,不便处罚!
可如今自己的儿子已经称帝!
李刚推举康王这事情,虽然有消息不通,误判形势做理由,可此事已经涉及到皇位更迭,
李刚如果是宦海沉浮的老臣,自然要第一时间向新皇和盘托出,以求得谅解!
而他却绝口不提此事!还试图遮掩!而遮掩的理由却是旧事没必要再提及?
这辩解深深触动了朱皇公敏感的神经。
朱皇后看向齐王西门庆。
"齐王,你对此事如何看?"
"启奏娘娘,前几天,臣刚刚得知了一件消息,结合今天的事,臣无比震惊,细思恐极!请娘娘明鉴!
李大人已经安排人手将康王秘密接入了汴京,甚至康王已经秘密入宫见过太皇太后,之后,李大人将康王安排在了汴京一处隐蔽的宅子!
李大人身为宰相,行事却孟浪无知,在朝廷大是大非面前,竟然轻描淡写,完全不放在心上!看来他确实担不得宰相之职。"西门庆说道。
"西门庆,你血口喷人!"李刚当即大怒。
"娘娘,康王臣已经派人保护了起来,没有娘娘的命令,任何人都见不到康王!"西门庆无视李刚继续对朱皇后说道。
此时的朱皇后,已经完全确定,这李刚竟然还做着两手准备,对其万分失望。
"罢免李刚的宰相以及亲军步军指挥使职务,李刚立即离京遣送原籍,无召不得返京!"朱皇后冷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