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是,陛下 > 第112章 进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进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

接着,江上风回想着自己已经练习了不知道多少次的一举一动,得体的缓缓走下了车架。

没有特别的不卑不亢,也没有那么喜不自胜。

像是理所当然,但又不那么理所当然。

江上风就那么身着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华服,独自一人缓缓走上前来。

他对于自己的定位有认知,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其他大人们融到一块,难不容到一款难免更加落人话柄。

所以便干脆做出一副满不在乎,有我没我都一样的态度。

第二天的父亲第二信暗暗点了点头,其他三公九卿们大多无视了他,这应该代表着江上风做出的态度奏效了。

其他的官员们很多都在偷偷打量着江上风,有些还在暗自私语。

他们大多以一种很奇怪的表情看着他,那像是一种无措,不知道该如何看待对方。

大概是想着以往只在历史书和其他人的讲述中听说过,过去的一些皇帝任人唯亲,使一些“小人”身居高位。

此时此刻他们看向江上风,大概是因为这种事真的在自己眼前发生了而感到有些不知自处了吧。

只有那些平时作为老好人的几个官员选择了上前与江上风问好见礼,他们热情的依次上前与江上风打了个招呼。

这些人基本就属于平时跟谁都不是特别好,但跟谁也不是特别不好,对方风光的时候他们上前捧场,一旦失势了立刻闪人不见踪迹的那种。

所以他们来跟江上风问个好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除了他们也就在无人接近江上风了,本来吗,能在这个时间等在这里的人,最不济也是公卿小贵族出身。

顾忌着自己这层身份,跟乍起的不入流商人出身的江上风实在没法开口攀谈什么。

所以在告别了那些老好人们之后,最终就只剩下江上风一个人独自站在宫墙下的那里。

好在,他脸上无悲无喜,没有慌张、手足无措,也没有多淡漠,他像是好奇般双眼注视着高大古朴的城墙,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心性倒是不错...’

表面上与其他人攀谈,用余光打量江上风的鲍载任暗自做出了评价。

他点点头,回想起近二十多年前自己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那时他几乎是连双腿怎么迈步都不会了,靠着别人的搀扶才勉强走了进去。

二十多年前,当时还是范春名义上的姥爷,也就是武定皇帝还在的时候。

鲍载任现在还记得,当时比江上风还大了不少的自己,第一次见到武定皇帝时差点没吓尿了裤子。

回想起过去的自己,鲍载任暗暗自嘲了一番,看向江上风的眼神更加变得复杂。

‘你大概也在为自己而...自怨自艾吧?’

鲍载任心中默默想到。

‘卧槽卧槽卧槽...好,好特么尴尬啊!’

江上风心中不住的抓狂到。

视线死死注视着城墙,似乎想刺破那里看见更里面传讯上朝的钟鼓,心中也不知道在对谁不住的问道。

‘还不敲吗?到底什么时候才上朝啊!?难不成是殿下一贯慵懒的处事方式终于扩散开了吗?如同传染病一样波及到前朝了吗!?’

这样想着,感受着周围不断投来的各种视线,江上风更是度日如年。

他感到此刻身处在公卿当中的自己真如同是误入了哥布林洞穴的圣女般,下一刻就要被前仆后继,百鸟朝凤了属于是。

‘特么的!连用词都开始不当了吗!’

再次抓狂的暗骂了自己一句后,江上风不免又开始在心底吐槽起范春来,吐槽起他让自己陷入这种状况起来。

甚至他都开始想着,如果不让自己待在这里,那哪怕是晚上一万头范春过来围堵他们家他都愿意...

‘呃...果然算了吧,果然还是一万殿下晚上过来拍门更加恐怖吧...’

想起那个画面,江上风不禁打了个冷战。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

下一刻。

“咚咚...”

沉重的钟鼓声自城门后传出,并缓缓扩散波及开来。

范春曾不止一次提起过能不能把这玩意给取消了,每天报时比鸡打鸣都准点,自己实在是被搞的有些心力交瘁了。

‘实在不行派个人到前门通知大伙一声呢?就非得定这个“闹钟”不可吗?’

他那是这样建议到。

但毫不意外的他的这个提议连宫廷都没出,就被轻舟、马当他们劝阻驳回了。

当时轻舟还用很不屑一顾的眼神瞟了范春一眼,一直到范春终于习惯可以做到无视后,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大概殿下当时是什么感觉呢?’

体会着范春那时的感受,伴随着“吱呀呀”的声音响起,厚重的城门打开了。

江上风一惊,人群没有等他,已然朝着城门的方向鱼贯而去。

江上风朝刘仲他们最后看了一眼,眼底居然闪过了一丝“视死如归”的意味,随之也跟随着人流朝那边走去。

门前挎着刀的李佑真瞄了江上风一眼,看着对方的侧脸他有想要上前说些什么的意思,但最终默契的转回了视线,选择无视了对方。

望着面前深邃的门洞,江上风感慨于宫城的城门厚度相较于南郑城城门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给人的压迫感更强了一些。

这还是在武定皇帝统治后期改建的,那时大晋各方面都已经趋于稳定,仰赖于武定皇帝统治的近四十年来在战场上取得的无与伦比的威势。

虽然收复失地仍显得遥不可及,但在绝境中保住了大晋的火种,终于也使得敌人慑于武定皇帝,暂时偃旗息鼓。

没有了此前严峻的外部压力,使得武定皇帝有了余力进行一些相对大的工程。

加上那时公卿们的势力空前庞大,即便武定皇帝有了正朔宗方面的支持,可在朝堂上公卿们之于统治者仍然有着压倒性的话语权。

武定皇帝害怕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范春名义上的舅舅在接替自己之后会彻底失去对公卿们的掌控,沦为傀儡,甚至直接被废黜。

爱子心切也是无可奈何之下,他最终为宫城改建了这道宽厚的,让他多少安心一些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