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易的话,就像一记重锤砸在肖海涛的内心里。
肖海涛是真的没想到这个方案有这么大的影响。
如果真的十多年后出现像苏易说的场景,肖海涛无法想象自己那时候会是多么的内疚。
也无法想象自己作为执行这个方案的人要背负多少骂名。
此时肖海涛的内心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内疚,听着苏易震声如雷的呵斥,肖海涛愧疚的轻声说道:
“不重,一点也不重。”
“苏总,我是真没想到有这么严重的影响。”
“我现在真的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光华集团十几万员工,我们从来没有与第三方合作过。”
“之后我一定会反思我的问题,也会警惕自己的再犯重样的错误。”
何华听着肖海涛的话,也是一脸严肃的说道:
“苏总,这次事情给我也踏实的上了一课,我们企业发展初期肯定是赚钱,但是发展到现在,除了赚钱追求的是什么。”
“是利益为上?还是以人为本?”
“这不只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而是大部分企业都会面临的抉择。”
“我很高兴苏总刚才的思维,坚持以人为本的的思路,以后我也会按照这个思维把我们光华集团做下去。”
何华的总结性的感悟,让苏易内心也有一丝感悟。
做企业真的如何华总结的,到底是利益至上,还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看似简单的一个词,要在企业生长的过程中从头至尾的贯彻的确很难。
特别是在企业遇到瓶颈或困难的时候,在企业生存和牺牲员工利益的抉择中,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前者。
当然有的企业家缓过来以后,会对之前牺牲的员工利益补偿。
但是有的企业,在一次放弃了员工利益之后,让企业获得利益的甜头,就会像上瘾一样,一去不回头的走下去。
苏易不知道其他有钱人怎么想的,但是对他来说,现在钱就是个数字。
他的追求早已不是资产的膨胀,而是如何做一些可以推动社会的事情,顺便让跟随他的兄弟们都混的好起来。
也许很多企业家的思维和他是一样的,但是同样很多企业家身不由己。
纵观华夏现在的私企,能不被资本影响的企业极少。
资本追求的是利益。
光华集团没有资本的介入,苏易根本不需要看资本的脸色。
未来美食外卖网的融资,虽然有资本的介入,但是苏易自信能像盘古时代一样把资本驾驭住,不被资本影响经营的策略。
何华的话,苏易也有了一丝感悟,看向何华和肖海涛说道:
“何总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企业的核心思维,一定要以人为本。”
“我们不是资本家,我也不想做资本家。”
“我们办企业肯定是要赚钱,但是不能只有我赚钱,也不能说只有我们高管赚钱,而是要我们全集团的员工都赚钱。”
“别人我管不了,但是我们集团所有的员工我必须管。”
“何总,这次外卖员第三方合作的事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
“我们在企业经营的时候,到底是利益至上还是以人为本,这不应该是我们这些高管需要犹豫的地方。”
“我们光华集团因为有大家而存在,必须是以人为本。”
“选择利益至上看似为企业获得短期利益,但是必然会让我们企业失去更多。”
“接下来,我们集团企业文化培养一定要把以人为本的思维加进去,这样我们整个集团十几万员工才能一条心的走下去。”
光华集团和盘古时代都有企业文化部,主要是围绕企业的发展,宣传公司的文化和精神。
虽然这些事情都是虚的,苏易初期还是很排斥的,特别是曾经作为员工的时候更加排斥,总觉得搞这些没用的东西,又不能赚钱,也不能完成业绩。
但是随着光华集团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苏易越来越觉得想要把员工的心使在一个方向太难。
有时候把集团员工在工作的一些积极的案例时常的宣传,对集团其他员工有一个积极的引导。
最少能让员工们知道,集团鼓励的是什么样的做事方式,不鼓励什么样的做事方式。
久而久之,企业的文化逐渐就会形成,慢慢的融入到集团的大部分员工的心里。
一个企业的文化,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适合的员工必然会留下,不适合的也会逐渐的离开。
留下的人,在企业文化和思维上是在一个方向。
就像华网科技提出第三方外包思路的财务副总监,如果她无法理解光华集团的企业文化,可能自己也会离开。
光华集团作为成立不足两年的集团,企业文化还在形成过程中。
苏易希望时刻把他认可的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里。
在苏易看来,光华集团最终映射出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和他这位老板的做事做人风格是一致的。
这次华网科技对外卖员使用第三方合作的思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
苏易不知道其他高管有没有这种思维。
但是苏易相信肯定有高管会像肖海涛一样,在企业成本和员工利益的时候,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何华听着苏易的话,也明白了苏易的想法。
这次事情让他对企业的经营和企业到底是什么有了一种新的认知。
光华集团说直接点是苏易的企业,但是随着企业越做越大,何华才真正的明白苏易常说的一句话,“企业虽然是他的,但是也是大家的。”
何华通过今天外卖员的事情,彻底明白了。
企业是大家的,是大家这一群人集聚在一起的生存之所。
如果外卖员真的变成第三方合作,那就等于这个生存之所把这些人抛弃了。
何华越想越对企业有了一种升华的认知,沉默了片刻说道:
“苏总,下周的月度经分会,我想针对这个事情,做一个高管层的讨论。”
“我们集团现在十几万人,所有的高管都有一份自己的KpI指标,但是这个指标里从来没有一条与员工的利益有关。”
“苏总,您刚才的话也让我有了不一样的反思,我觉得大家可以做做头脑风暴。”
苏易听着何华的话,不由沉思的点了点头,做企业和养孩子一样,都需要个过程,沉思说道:
“何总这个想法好,不怕发现问题,就怕发现问题视而不见。”
“这个是小学生就应该明白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