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在心间的花 > 第274章 第二七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针堪堪指向五点,暮色尚未浸透天空,文竹已经坐进了吴漾的车里。

车厢里很安静,只有导航机械的女声一遍遍重复着路线。h市高铁站的轮廓在渐暗的天色里逐渐清晰,像一堵沉默的墙,横亘在两人之间。

——吴漾的妈妈来了。

就在昨天,他们还为这件事争执过。而现在,那位本该远在千里之外的长辈,正乘着高铁逼近这座城市,带着不容拒绝的姿态。

“她只是路过。”吴漾望着前车的尾灯,打破了车厢的沉默,“和老同学约了去北方旅行,顺道来看看我们。就住一晚,明早的车。”

文竹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没说话。

这个理由太完美了。明天走不走尚未可知,但今天人已经到了——她总不能把长辈拒之门外。而如果明天“临时”改变行程呢?她更没有理由赶人。

胸口像堵了团浸水的棉花,沉甸甸地坠着。她抿紧嘴唇,任由沉默在车厢里蔓延。

-

车站大厅人声嘈杂,广播声、行李箱滚轮声、匆匆脚步声交织成一片。李老师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出站闸机后,隔着涌动的人流,吴漾一眼就认出了母亲,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妈,路上辛苦了!”吴漾脸上堆满笑容,自然地伸手接过了李老师手中略显沉重的行李箱。

李老师忙不迭地摆手,脸上是长途奔波后掩不住的疲惫,却仍带着惯有的坚韧:“不辛苦,坐车有什么辛苦的,比走路强多了。”她站定,双手顺势就搭上了吴漾的肩膀,带着母亲特有的审视目光,将他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一遍,眉头微蹙:“你看着瘦了些吧?脸上没什么肉了。”

吴漾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语气轻松地辩解:“没瘦,真没瘦,体重秤可没骗人。可能是这衣服版型显瘦吧。”

“我看着就是憔悴了点儿。”李老师的语气不容置疑,目光却已越过吴漾的肩膀,在他身后搜寻着,“文竹呢?没跟你一起来?”

“来了来了。”吴漾这才恍然回神,连忙侧身向后招手,“文竹,快过来,妈到了。”

文竹原本安静地站在几步开外的人流边缘,闻声快步上前,脸上浮起恰到好处的微笑,温顺地唤了一声:“妈。”

“嗯。”李老师应了一声,目光带着审视意味地快速掠过文竹的腹部,接着扫过她身上略显单薄的穿着,最终定格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眉头又紧了紧,“你们这地方风硬,比安城冷多了。你现在怀着身子,可得穿暖和点,不能贪凉。”

“好,知道了妈。”文竹轻声应着。

她今天穿了一条厚实的羊毛半身长裙,内搭是轻薄的米白色高领打底衫,外面罩了件浅蓝色的牛仔衬衫,最外面是件剪裁合体的黑色双面呢大衣。在暖气充足的车厢里待久了有些燥热,她上车时就脱掉了大衣。方才下车匆忙,只临时将大衣套上,衣襟敞开着,腰带随意地垂在两侧。

李老师见状,立刻上前一步,带着不容推拒的关切,伸出手替文竹拢紧了大衣前襟,语气带着过来人的叮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肚子里有了孩子,就得时时刻刻当心。万一着了凉,感冒发烧的,药也不能随便吃,只能硬生生熬着,那滋味可不好受。”

“谢谢妈,我自己来就行。”文竹连忙回应,手指灵巧地穿过大衣腰带,迅速系了个结实的结。尽管她心里清楚,等会儿一坐进开了暖风的车里,几分钟后她就得把这腰带再次解开。

“好了好了,别站在这风口里说话了。”吴漾适时地插话催促,语气带着对母亲的殷勤,“妈您肯定饿了吧?餐厅我都订好了,咱们先去吃饭,暖和暖和。”

-

走到车边,吴漾麻利地将行李箱放进后备箱。关好后备箱盖,他立刻绕到副驾驶一侧,脸上挂着殷勤的笑,伸手拉开了车门:“妈,您坐这儿,前面宽敞,看路也舒服。”

文竹则习惯性地、无声地拉开了后座的车门,自己坐了进去。李老师有晕车的毛病,坐车必须坐前排,这已是家里的惯例,文竹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只是,当她看着丈夫那殷勤拉开车门的动作,指尖轻轻搭在冰凉的车门把手上时,心头还是掠过一丝极淡、却挥之不去的怅惘。

除了婚前和刚结婚那会儿的甜蜜时光,是从哪一天起呢?吴漾似乎再也没替她开过车门了。这个念头像一粒微尘,无声无息地落下,又被她迅速拂开。

车子平稳地驶向餐厅。快到目的地时,李老师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霓虹,忽然又开了口,带着点过来人的谨慎:“要我说啊,还是在家吃好,干净又放心。现在网上那些短视频里不都说嘛,外头好些馆子用的都是预制菜,加热一下就端上桌,吃多了对身体肯定没好处。”

“妈,您放心!”吴漾从后视镜里看了母亲一眼,笑着解释,“我哪能让您吃预制菜啊?这家餐厅是出了名的新鲜现做,大厨就在后头掌勺呢!位置紧俏得很,我提前好几天才订到的。”

李老师脸上这才露出舒心的笑容,语气带着点被儿子重视的满足:“那妈妈今天可跟着你沾光了。”

“瞧您说的,这是儿子的荣幸才对。”吴漾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进了餐厅雅间落座,吴漾立刻将精美的菜单双手递到母亲面前:“妈,您看看想吃什么?”

李老师接过菜单,眯着眼扫了两下,便推了回去:“哎哟,这字印得密密麻麻的,太小了,我老花镜没带,看不清。你做主点吧,你点的妈都爱吃。”

“那我给您念。”吴漾体贴地收回菜单,清了清嗓子,开始一个个报菜名。

他报得极有耐心,每念一个,都会附带几句推荐,详细描述做法或口味特点,然后殷切地征询母亲的意见。

“这个清蒸石斑是招牌,新鲜现杀,清淡有营养,您看行吗?”

“这个老鹅汤炖得火候足,温补,您要不要尝尝?”

如此这般,精心挑选了五个菜。

“够了够了!”李老师连连摆手打断他,语气带着老一辈的节俭,“就我们三个人,五个菜都多了,千万别浪费。”

“行,那就先这五个。”吴漾说着作势要合上菜单,目光无意间扫过安静坐在对面的文竹,动作一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忙又把菜单递过去,语气带着几分弥补似的询问,“老婆,你看看有什么想加的?不过……我记得你平时爱吃的几个菜刚才妈都选了。”

文竹的目光在递到眼前的菜单上停留了一瞬,并未伸手去接。

她抬起眼,唇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声音轻柔却平淡无波:“不用加了,妈选的挺好。听妈的。”

-

菜肴陆续上桌,氤氲的热气在餐桌上空弥漫。

席间,吴漾和李老师母子二人谈兴甚浓,气氛热络。

吴漾兴致勃勃地分享着工作中的趣事和挑战,李老师则眉飞色舞地描述着自己退休后丰富多彩的生活——老年大学的书法课、社区舞蹈队的排练、和老姐妹们结伴的短途旅行……话题一个接一个,笑声不断。

每当李老师带着关切转向文竹,问及她的工作或近况时,文竹也会礼貌地回应几句,语气温和平稳,但那份回应里,却缺少了吴漾身上那种近乎天然的、面对母亲时特有的热切和滔滔不绝。

这份细微的差别,似乎并未逃过李老师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儿子与儿媳在回应她时截然不同的温度。渐渐地,她投向文竹的、关于当下工作生活的问题少了下去。

话题悄然转向了回忆的河流。

李老师开始絮絮叨叨地追忆往昔,特别是吴漾小时候的种种趣事和糗事——他如何调皮捣蛋被老师罚站,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得鼻青脸肿却倔强地不肯哭,考试得了满分后那副得意洋洋的小模样……这些故事文竹婚前婚后其实已听过不止一遍。

然而此刻,坐在暖意融融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屏障的餐桌旁,听着婆婆带着宠溺的笑声再次讲述,文竹心中却翻涌起另一番难以言喻的滋味。

那些关于丈夫童年的、被甜蜜滤镜包裹的往事,此刻听来,竟带着一丝莫名的疏离感,仿佛在无声地提醒着她与这个原生家庭核心纽带的距离。

“所以说啊,”李老师以一个慈爱的眼神扫过文竹隆起的腹部,笑着为关于吴漾童年的回忆做了总结,“你要是生下个小男孩,肯定和吴漾小时候一模一样,又机灵又淘气,招人疼!”

这话像一枚小小的石子,投入了文竹看似平静的心湖。她握着筷子的指尖微微收紧,抬起眼帘,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接过了话茬:“妈,那万一是个女孩呢?”

李老师脸上的笑容似乎顿了一下,随即又迅速舒展开来,带着一种刻意的开明姿态,温声回应:“女孩?女孩也好哇!咱们家是知识分子家庭,可没有重男轻女那一套老思想。”

她顿了顿,目光似乎飘向了远方,语气里带着一种好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生疏,“不过嘛,养女儿……妈还真没什么经验。小女娃娃小时候是个什么样子,该怎么打扮、怎么娇养,我这心里还真没谱。嗯,想想也挺新鲜,还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