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兵者,侠也 > 第226章 大动员(四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梅姑娘,跟你商量个事呗。”

“殿下请说。”

昏暗的街道上,小梅打着灯照亮,囡囡背靠着小梅,刘景云坐在囡囡对面,似在回忆刚刚的所见所闻。

“你让老李帮我也建一个房子呗,我想让子顺他们住在那。”

“啊,殿下,您不是今天刚找好了房子嘛。”

“我想给齐王府的孩子找个伴,让他们跟你们多学点东西。”

刘景云哥仨打小就没什么玩伴,身逢乱世,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一些保命的能力,而他发现石头镇的孩子身上,恰好有这种能力,而且相比同龄人格外突出。

“可以啊,大壮哥,你得空跟李叔说一声。”

“好,明天吧,我今晚在福源楼住。”

大壮这两天吃住基本都在福源楼,天不亮就要起床跟着宋大桥一块熬粥备餐,他现在睁眼闭眼都是粥啊。

“行,有劳了。”

“殿下客气。”

“殿下,那明天房子~”

“还是要的。”

“让李叔新盖房子的话,我倒觉得没必要,暂时先住陈宅好了,那里家具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跟长安的时候其实差不多。”

楚王围城时,齐王府基本就是一半区域开放给了城内的百姓。

“陈宅太奢华了,父王不会住的。”

“好吧。”

陈宅的房子极尽奢华,刘景云第一次见的时候都震惊住了,他出身贵族,进过皇宫,可陈宅的豪华还是让他开了眼。

一行人赶到客栈,大壮将马车牵去后院。

“你们回来了?”

“嗯,三,你再跑一趟,大壮把马牵后院了,你去帮忙喂点料吧。”

“好。”

“囡囡,你先上去睡吧,我跟殿下说点事。”

“好。”

门口的士兵天黑便回营了,小梅栓好门,让囡囡先上楼了。

“殿下,坐。”

小梅倒了两碗水,递了一碗给刘景云。

“殿下,如果一直找不到水怎么办,我们要做第二手准备啊。”

“你有什么想法?”

“来延安前,我和齐王、小楚、二殿下开会讨论过,如果最后真的找不到水,乡亲们就只能靠粥铺生存,那么粮食的消耗会很恐怖,山哥去山西那面买粮了,能不能买到还不好说,所以我们是这么想的,将城内的大家族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商会,以粮抵税或者让他们出粮,分给他们一些商铺。”

刘景云当初离开的急,事情又多,林楚并未跟他提及这种情况。

“这倒是个法子,只是他们能拿出多少粮啊?”

“不知道,这事不急,可以先让杨县令去找他们谈谈。”

“行,明天我让他去。”

“嗯,先试探下他们的储粮情况,之前赈灾,城内的大户可是没几家出粮的。”

林楚和小霸王来延安赈灾的时候,可是没人来卖粮啊,城内的储粮应该不会少的。

“行,你觉得杨县令这人如何?”

“我相信小楚看人的眼光。”

“行,那明天跟他挑明了说。”

刘景云其实一直对杨春保持着戒备,陈里谋反,杨春会不知道?反正他是不信的。不过既然小梅也这么说,那他便也试着去接纳杨春。

“嗯,还有城内吃水的问题,咱们也要加快进度了。”

“嗯,等明天把房子的地契拿到我便亲自去监督他们挖井。”

杨春说已经找到打井的地方,但是刘景云并未去现场看过。

“殿下,我们的士兵不够用啊,还是要再招人啊。”

“嗯,明天开早跟他们碰一下,看看要多少人?”

延长、甘泉、安塞,周边的城池都去了一个连的人,城防要人,粥铺也要人,人手捉襟见肘啊。

“好,殿下,时候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

“那你~”

“我把明早开会要说的事再理一遍。”

“好,别太累了。”

刘景云欲言又止,无奈的起身上了楼。

“三,你也上楼去睡吧。”

小梅见张三还守在柜台,刘景云上楼后,冲他也喊了一句。

“没事,梅姐,我陪你一会吧。”

小梅提笔开始写明早会议的主要内容。

昏暗的灯光下,张三坐在小梅的旁边,静静的摇着蒲扇,后者奋笔疾书,偶尔停下片刻思索。

“梅姐,快五更天了。”

张三小声提醒了一句。

“好,马上就完了。”

很快小梅停下了笔,将写好的东西整理好,拿着灯,带着张三上楼了。

次日清早,二楼最里面的房间内,刘景云坐在主位,张德、曹宇、杨易、杨春、廖德全等人分别坐两边,小梅坐在刘景云旁边。

“诸位,时间紧迫,咱就不客套了,今日的会议由我主持。”

小梅起身冲众人笑着说道。

“先说第一件事,水源问题。灌溉用水目前只有洛河找到了一点,至于能种多少地还不知道,这个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先放一放,我们说一下吃水的问题。长安的百姓只到了一小半,后面还有七八万人,光靠城内目前的水源撑不了多久,所以我们还要开挖打井。杨县令,你来说一下目前的进度吧。”

小梅简单给众人介绍了当下的水源情况,然后将话题交给了杨春。

“好。目前我已派人找到了两处可打井的地方,城北城南各一处,昨日城北的已经开始动工。”

昨天杨春在城北招到人便直接带去城内打井了。

“两口井全部打出来需要多久?”

“少说要半个月。”

“水生,从你那抽一百人交给杨县令。”

“是,梅将军。”

刘水生是护送长安百姓来的士兵统领,第一批跟来的士兵大概有八百人,目前驻扎城东,主要负责城防和城内巡防。

“杨县令,劳烦你这段时间盯紧下进度,两口井不一定够用,咱们还要再做打算。”

“是。”

“好,第二个问题,兵源。咱们的士兵全部投入到城内百姓的安置和抗灾,如果敌人打来了,我们是没有还手之力的,所以我们还要招兵。张营长,这项重任就交给你们四人了,不光要招兵,还要训练啊。”

“是,梅将军。”

“任务繁重,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长安的百姓跟着我们一路逃难至此,再难咱们也不能让他们去扛啊。”

“放心吧,梅将军,我们定不负众望。”

张德起身抱拳保证道,其他三人也跟着起身抱拳。

“还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让乡亲们说咱的不是。”

“是。”

“都坐吧。水生,你再调四名士兵给我,要老兵,品性好一点的,兵器就不要带了。”

“是,梅将军。”

张德四人坐下后,小梅也坐了下来。

“你们这些日子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有没有解决不了需要殿下协助的?”

“那我来说吧。梅将军,你刚刚说操练的事,可兄弟们这些日子都是早出晚归的,根本没有时间训练啊。”

张德侧头跟曹宇几人对视了眼,起身将他们当下的困境讲了出来,粥铺缺人跟他们借几个,城内盖房子也会他们也会帮忙。

“嗯,这点确实是我们疏忽了,你们先招人吧,看看能招到多少,我下午可能要去延河看看,等过几天再单独跟你们碰一下。”

“好~”

归根到底还是缺水问题,如果能下几场大雨,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杨县令,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不敢,不敢,都是为了黎国的百姓。”

延安当下没出大乱子,杨春功不可没,刘景云初来乍到,更多起到的是稳定人心的作用,可如何安抚百姓却基本都是杨春出面在做。

“有什么困难吗?”

“缺人,其它都没什么。”

“嗯,先紧着住房和农耕的事情。”

“是。”

刘景云坐在主位一直都没发言,见屋内出现了短暂的安静后便站了起来。

“诸位,我说两句吧。自打楚王围城以来,不,准确的说是我们收到延安旱灾开始,不管是抗灾,守城,还是现如今城内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林楚、梅将军他们在主导,说真的,许多事情,换做是我,真的,我做不到。不光是难,有些东西我可能想都想不到。所以,诸位,我代长安的百姓拜托大家了。”

说完,刘景云深深的鞠了一躬。

“请殿下放心,我等誓死完成任务。”

张德等人立马起身半跪,抱拳保证道。

“大家都起来吧。殿下,您别有什么心理负担,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小梅能够感觉刘景云心中的愧疚,城内诸事繁杂,而老天又迟迟不下雨,他急啊。

“大家没什么事就回去吧,遇事不要慌,放心大胆的去做,错了不怕,但是有一点,三大纪律不能破。”

“是,梅将军。”

“殿下,我等告退。”

“廖伯你在楼下等我,杨县令,你留一下。”

张德五人行礼告退,房间内就剩小梅、杨春和刘景云三人了。

“杨县令,找不到灌溉的水,我们要另做打算。”

“梅将军请讲。”

“你跟城内的豪门大户比较熟,抽空去探探他们各家都有多少存粮。”

“梅将军,这~”

“长安还有许多百姓没到,如果这天真的干到冬季,我们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所以只能想办法从他们那里弄点来,当然我们出钱,或者让他们以粮抵税。”

“好,我明白了,今晚吧,我设宴请他们聊聊。”

“不急,这事你放心上就行,齐王差不多要一个月到。”

“好,我知道了。”

“走吧,我们也下楼去。”

谈完正事,小梅带着两人也下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