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明,山海乱 > 第224章 官军大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思明府,府衙

数日前,朝廷的“平南征讨”大军抵达思明府外,府衙就被征用,成了何士晋的行营。

“大捷!大捷!”府衙仪门外传来的大喊,令大堂上的众人,精神为之一振。

“报~~~!”报捷的军汉飞奔而来,门口的侍卫宛如泥塑一般,一动不动。他们知道,其他的人都可以拦,唯独报捷的人不能拦。

还未等跑进来的军汉跪下,坐在上首的何士晋已经急不可耐的站起了身子:“说!何处大捷?”。

浑身泥渍的军汉,“噗通”一声,双膝跪地,从怀中摸出一封文书,双手高举:“游击将军江达成,率领麾下,于上思州迁隆垌击败安南贼寇,生擒敌酋,斩获敌酋以下七百首级,俘敌千余。”

案边的幕僚,快步上前,接过了军汉手中的报捷文书。

匆匆在皱巴巴的纸上扫了两眼,何士晋长重重的坐下,长舒一口气,脸上的皱纹瞬间舒展开来。

“恭喜都堂!”

“贺喜都堂!”

“都堂文韬武略,开战大捷!”

大堂中,屏住了呼吸看着何士晋的一众官员,见此情景,纷纷拱手,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你回去告诉江……。”何士晋突然卡了壳,他根本记不住麾下那些军中莽汉的名字。

“江达成!”西席师爷赶紧小声提醒。

“对!你回去告诉江达成,我给他记上首功,不日即急报京师,替他邀功!”这种便宜话,何士晋从不吝啬。因为,无论军汉们取得何等功绩,最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这个统军之人。

“喏!”军汉应了一声,起身,退后,匆匆的离开了大堂。

“云舟(陈茂深字云舟)在何处?”在大堂中看了一圈,何士晋侧身问一旁的师爷。

“他应该在城外的大营中。”师爷答道。

“你让人给他传话,力保各路兵马的粮草充裕,让前方的将士们无后顾之忧,全力对敌!打出我国朝之威,一举清除安南宵小!”有了之前的那份捷报,何士晋深受鼓舞,此时的他,豪气干云,仿佛看到了大胜之后一览众山小登顶的画面。

文官出身的何士晋,从未有过带兵的经历,此番领命出征,他还颇为惴惴不安。幸好,身居高位之人,身边永远不乏聚拢过来想投靠的有才之人。

这不,自打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开始,他宅子外便挤满了人,那些人手中都拿着各式的举荐信。

所以,当他从桂林府动身时,身边的文武幕僚已经聚集了近三十人。其中不乏精通兵法,知晓军事之人。

当他抵达南宁府,正式接过了兵权,身边的这些幕僚便开始担起各自的职责,驱使着这架数万人的战争机器,隆隆的驶向思明府。

有了这些幕僚的助力,何士晋信心大增,这也是为什么他敢于把大军带到思明府才驻扎,而不是选择躲在后面的太平府。

这也是为什么,一到思明府之后,他敢于把大军一分为三同时出击,身边只留了千余人的原因。

凭心而论,大明军队的武备,放眼当世几无对手,军中拥有的火器超过六成,火铳、三眼铳、虎蹲炮、佛郎机、红夷大炮、飞天火鸦、震天雷等等,无不领先于世。

明光铠、山文甲、锁子甲、棉甲、布甲、纸甲、各类甲胄的配置,世间无出其右。

这就是为什么在建奴中流传着“明军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顺口溜。不过这句顺口溜,传回到大明军中后,被自家的军汉改成了“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即便是帝国将倾,广西各个卫所的武备松弛,可依旧不是安南那种宵小之辈所能正面硬刚的。面对着明军的火铳、虎蹲炮,手持竹木弓、身披藤甲的安南人没有任何胜算。

在火器与冷兵器巨大的差距下,两军对阵,安南人攻,攻不上来,守,根本守不住!

所以,只要被明军逮着,安南人基本上撑不过一刻钟,要么被全歼,要么留下一地的死尸,其他的人做鸟兽散。

就在游击将军江达成首战取胜之后的几天里,另外何士晋派出的另外两路大军,也纷纷传来捷报:

参将刘九杰,率部在凭祥州镇南关守军的配合之下,击溃安南土蛮一部近万人,斩敌九百有余,俘敌三百。

游击将军谢锦章,率部在思陵州角硬山,击溃安南禄州何中蔚一部四千人,擒获敌酋六人,斩敌六百有余,俘敌近千。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都畏手畏脚的当地官府,也开始动作频频。由于思明府为土府(羁縻府)1,当地的真正掌控者皆为僮人,而这些僮人,私底下与安南人以及周围的土蛮一直都暗通曲款,瓜葛不断。

直到何士晋所率的大军到来,加上安南人在明军面前,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当地的僮人自然见风使舵,开始派出自己人,跟在官军后面表现一番。

-------------------------------------

铁窑

“怎么只有你们几个回来了?小波呢?”王恩祖看着眼前的几个半大小子。

在王恩祖带人返回时有七八个半大小子,由于体力实在不支,完全跟不上队伍的速度,放心不下的江波,征得了王恩祖的同意,留在后面与他们一起。

现在,那七八个半大小子回来了五个,另外的三个和江波却不见踪影,这怎不让王恩祖着急?所以,还未等许山海开口,他便劈头盖脸的问道。

“王叔,波哥还没回来,他们继续往南边去了。”一个半大小子答道。

这些半大小子一直都跟着江波,所以,也学着江波,称呼王恩祖为“王叔”。

“你是说,我们分开之后,他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反而又往南边去了?”王恩祖明显一愣,不死心的追问道。

“嗯,跟你们分开之后的第二天,我们发现了一大队安南人,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就见很多人,带着抢来的东西乱糟糟的往南边去了。”半大小子答道。

“波哥把所有的干粮都给了我们,让我们自己先回来,他带着两个九哥和小齐,跟在安南人后面去了。”另一个半大小子补充道。

“胡闹!”一直没有说话的许山海终于忍不住。

“唉!这也怪我,要是我不着急回来,带着他们慢慢走就好了!”此时的王恩祖手指插进发髻中,心中无比懊恼。

他很清楚,江波他们几个跟在安南人后面有多危险,要是稍微不留神,那几个半大小子就会像陷入了狼群中的绵羊,分分钟被撕碎。

“要不我叫几个人,回去把他们找回来?”想到这里,王恩祖抬眼望着许山海。

“……”许山海没有接话,江波的擅作主张,让他心乱如麻。

“算了,你就派人去找,也不知道安南人往哪里去了,怎么找?”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许山海无力的摆摆手。

“只希望他机灵一点……唉!”许山海的这句话,不知道是对谁说,又或者是安慰自己。

此刻,没有人能体会许山海心中的感受。

要知道,自打收留了江波之后,在这个世上无亲无故的许山海早就把他当做了自己的亲人,虽然江波叫许山海“叔”,可是,在许山海心中,既把他当做自己的弟弟,某些时候又像是自己的孩子。

所以,得知江波身处险境,许山海忧心没有任何人能体会。

“没事的,没事的,小先生你不担心,小波不是愚笨之人,吉人自有天相!”还是一旁的吕耀辉更会察言观色,不停地安慰许山海。

许山海无力的摆摆手,一言不发,转身慢慢的朝木屋走去,原本挺拔的身子,明显的苟了起来。

远处,林正源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中,随之,他焦急的声音也传了过来:“狗毛叔!狗毛叔!”

还没从江波的事情中回过神的王恩祖,抬眼朝林正源看去,没有应声。

“狗毛叔!……有人来了!”喘着大气,林正源跑到王恩祖跟前。

“嗯。”王恩祖淡淡的应了一句。

“被挖断的路两旁的山林中有人!”林正源焦急的说道。

“哦。”王恩祖依旧没什么反应。

由于许山海坚持不肯撤离,只是命人把铁窑通向官道的土路挖断,堵上大石,以阻止大队官军前来。但是,王恩祖前几日才回来,这些事,他都不清楚,所以,更不明白,林正源焦急的原因。

倒是一旁的吴立峰立刻反应过来,一把抓住林正源的肩膀问道:“小子!你确定吗?”

“我安排在外面的几个暗哨都发现了,路两旁的山林中有人影出现,并且,不止一个两个!疯子叔,怎么办?”林正源伸手指向铁窑的入口处,脸上越发焦急。

“狗毛!快!召集你的人,可能是官军的斥候来了!”松开林正源的肩膀,吴立峰没有一刻犹豫,冲着王恩祖大喊。

“妖鬼,你领着他,立刻去把小先生带走!”转身,吴立峰又对吕耀辉说道。

如果官军的斥候已经出现在附近,那么,留给铁窑中所有人撤离的时间已经不多,这个时候,任何的犹豫和耽搁都是拿性命在开玩笑。

至于为什么要吕耀辉带着林正源去找许山海,那是因为,林宗泽给吴立峰、吕耀辉的任务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他们不能落入官军之手。

“还有你那几个崽!让他们全部跟着妖鬼!”看着不明就里,依旧有些发懵的王恩祖,吴立峰也懒得跟他废话,只管对着他大声喊叫。

1羁縻制度: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汉代时期创立,之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指的是将某些地区以及当地的部族或氏族控制在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中央政府委派吏治官到少数民族地区担任管理职务。由于在这种政策下,被控制的地区和部族没有完全被收编,某种程度上还保留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所以,这种制度被称为“羁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