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残明,山海乱 > 第221章 千钧重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林正源带回上千逃难的村民,许山海就忙得不可开交。

一边要安排人手帮他们盖窝棚、草棚,一边又要把其中的青壮挑出来,安排他们去各个窑口干活。即便是天黑了,不放心的他,还要举着火把,去看一圈,才能放心回到木屋中,继续编写教材。

至于吴立峰、吕耀辉,除了刚来的那几天,二人时不时的不见踪影之外,剩下的日子,要么跟在许山海身边,要么就是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喝酒,以至于,之前许山海酿的那些酒基本上被他们霍霍光了。

而王恩祖他们,除了从林正源口中得知了一些动向,许山海对他们现在的处境一无所知。

陈小五则是,昨日下午便赶去了山寨,由于大锤已经开始带人从山寨撤离,他要赶去把大锤的婆娘(陈小五的亲姐)和孩子接来铁窑。

“小先生,小五叔回来了,还带好些人来,你去看看吧!”从大水潭那里回来不久,提起笔还没写上几个字,林正源便从门口探进了脑袋。

放下手中的笔,许山海跟着林正源出了木屋。屋外正在喝酒的吴立峰和吕耀辉,看见许山海匆匆的身影,二话没说,也放下了手中的酒碗,跟了上来。

还未走到窑口,许山海便看见,路口处站着数十号人,为首的正是陈小五。

“小五!”隔着老远,许山海便喊着陈小五。

“小先生!”看见许山海的身影,陈小五甩开身边的人,快步走了过来。

“那些人是哪来的?”许山海冲着陈小五身后的人群,扬了扬下巴。

“他们是山寨中不愿离开的手艺人。”陈小五回头看了一眼,答道。

之前在新宁州招了一批匠人、手艺人,这个主意还是许山海出的,他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来历。

“不愿意离开?为何?”许山海问道。

左右看了看,陈小五拉着许山海的衣袖又往旁边走了几步,这才停下来说道:“我姐夫要带人往山里撤,那些手艺人愿意离开的,每人都给盘缠。这些是不愿意走的,没办法我把他们都带来了。”

“给盘缠还不愿意走?”许山海有些纳闷。

“小先生,你不知道?”陈小五有些吃惊。

“探子传了消息,朝廷在南宁府的大军两天前,已经开拔,奔新宁州去了。估计林三哥带着最后一批人,今天也撤出州城了。”这些消息是昨晚大锤亲口告诉陈小五的。

“这些不愿走的手艺人,基本上家都在州城,由于害怕官府,他们自然不愿意此时回去。”这就是为什么陈小五会把这些手艺人带来铁窑的原因。

“原来如此!”许山海恍然大悟。

走回到人群前面,许山海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手艺人,自己想做点什么,更加方便。忧的是,自己不从铁窑撤离,本来风险就很大,如今不单单多了那些逃难的村民,这会儿又多出了数十号人。

看着眼前手中拎着家伙事、包袱的数十号人,许山海没时间去担忧,索性横下一条心:“正源,跟着你吴叔、吕叔,先把这些安顿下来吧!”

如果不是陈小五,许山海还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心中不免有些焦急:“来,小五,你再跟我说说,文勇还说了什么?”

“林三哥给我姐夫的命令是,带人往更深的山里去,待官军走后,再等他的命令。”

“徐哥、大驴兄弟分别带了数百上千的人,撤往各处。”

“统统都撤?”许山海追问了一句。

“嗯,统统都撤了,说是避开官军的锋芒。”陈小五点着头。

确认林宗泽等人都撤了,许山海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之前在州城,他就曾与林宗泽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大队的官军前来,要不要守州城。

虽说,最终以许山海说服林宗泽弃守州城而告终,可是,由于自己已经远离了国兴军的决策层,许山海始终担心,林宗泽会在大队官军前来围剿时,一意孤行,与官军死磕到底。

从现在得到的消息来看,许山海心中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即便自己不在,林宗泽依旧还是按之前两人说好的,放弃了州城,从而避免与官军正面硬刚。

“慢着!”许山海突然想到一个人。

“文勇带人撤了,何一手和他救伤所里的那些伤员怎么办?”也难怪许山海想到这一茬,要知道,之前跑来铁窑闹事的梁福康就是在救伤所养伤,遇见了张新月,这才闹出后面这许多麻烦事,以至于,许山海这辈子,头一回拿刀砍人。

“哈哈,小先生,这个你不用担心!”听许山海问起何一手,陈小五大笑起来。

“你知道吗?那个经常给我们送猪的屠夫,居然说通了一个山里的和尚,可以让何一手带着所有的伤员,躲到庙里去!”说实话,之前陈小五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也十分诧异。

因为谁都知道,寺庙本就是清净之地,能让数百号满身血渍的伤员住进去,已经令人匪夷所思,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整件事居然是由一个屠夫一手促成。

“躲哪里不重要,只要安全就好!”终究是见过世面的人,许山海没有大惊小怪。

要知道,在后世,遇上天灾之时,寺庙让百姓住进去躲避是常有的事,甚至乎,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孕妇还在寺庙里生下了孩子。

既然两天前,官军已经从南宁府出发,那么,留给许山海他们的时间,最多只剩下五天:“你赶紧把家人安顿好,回头带人,去把通向外面的路挖断,再弄一些大石堵上!”。

交代完,许山海转身朝木屋走去。

得知官军日益逼近,此时的许山海,心中不免开始忐忑起来。之前嘴上说得强硬,可心中,他也不免有些打鼓,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究竟对不对,如此的豪赌,究竟能不能成功?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自己,同时也关系到眼下铁窑中两千多人的性命,这宛若巨石般的负担,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这时的他,突然想起了王恩祖,想起了跟随他出去的那一百多人。因为,如果王恩祖和他的人在身边,再加上铁窑的窑工和铁冶厂的那些人,即便是官军来了,哪怕是最终不敌,起码也能为其他人逃走,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就在许山海想起王恩祖时,他不知道,远在两百里之外的王恩祖没由来的连着打了十几个喷嚏。

背靠着一棵大树,王恩祖一甩手中的鼻涕,问道:“小波,我们的干粮还剩多少?”。

“我去问一下。”江波说完,便钻进了一旁的灌木丛中。

由于队伍中没有专门的人负责辎重,每个人都要自己背着干粮,所以,江波只能挨个的去问。

不一会,江波就回到了王恩祖身边:“王叔!他们的干粮,多的还能支撑五天,少的只够吃两天。”

“嗯,你交代下去,让大家把干粮匀一匀。”说完,王恩祖便不再说话,而是盯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别看王恩祖平日里一副莽汉的模样,可他毕竟是在辽东军营待过许多年的人,同时,他也深知,眼下的这支小队伍,由他率领,任何事情都要由他做决定。

孤军深入,周遭没有任何同袍可以依靠,有的全是畜生不如安南人,只要他有任何考虑不周的地方,都会给这百来人带来性命之虞。

并且,随着他们越走越南,所到之处,见到的每一个村子都被安南人洗劫过,漫说见到活人,许多村子就连一栋完整的屋子都见不到,想从村民手里补充一些干粮更是天方夜谭。

此时的王恩祖开始考虑,如果再这样下去,他是不是应该带人调头,返回铁窑?

“王叔,接下来我们怎么走?”江波问道。

“再往南边走一走,如果还是找不到有人的村子,我们就要回去了!”王恩祖指了指南方。

确实,接下来如果还不能得到粮食的补充,王恩祖只能带人返回,他总不能等到粮食耗尽才回头,因为,返回的路程,谁也不能保证就能找到食物,而没有食物,他们又怎么走完回去的两百多里地?

“不是,王叔,我们就这么回去了?”江波难以置信的看着王恩祖,他想不到,王恩祖会有这种想法。

“王叔,你忘了这一路上看到的?你忘了那些被安南人当牲口一般拖着走的村民吗?”说着说着,江波红了眼。

“小波,王叔没忘!可是,你想过没有,没有吃的,我们留在这里又能如何?”看着江波激动的样子,王恩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留在这里,遇上大队的安南人,我们打不过。遇上小股的安南人,即便我们打赢了,救下那些村民又能怎样?我们自己都没吃的了,再带上他们?”王恩祖安慰的说道。

直白点说,如果换做别的时候,王恩祖相信自己比江波更激动,他恨不得杀尽每一个在自己目力所及范围内的安南人。

可是,眼下,他只能压制住心中那滔天的杀意,因为,他更多的要为身后自己带出来的一百来号人负责。

留下,纵使多杀数十上百的安南人,可是,与这些同生共死的弟兄比起来,杀再多的安南人都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