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朕以眇躬,遭家不造,值此板荡之秋,荷臣民推戴,嗣承大统……虽蒙尘播越,未尝一日忘北土之将士、遗黎之涂炭。今者痛自刻责,减膳撤乐,躬行节俭,誓与卿等戮力同心,共济艰危。庶几精诚上格,天心悔祸,俾我大宋基业,永固无疆”的字样,他又理了理,才反应过来这份罪己诏好像更像是决心书。
(赵构这份罪己诏我找不到原版,而且也有小道消息说这其实不算罪己诏,反正意思差不多,不要在意)
他想了想,最后还是摇摇头,反正缺德事儿是赵构做的,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将来赵构要是知道自己帮他善后,没准还要谢谢自己。
于是他随即拿起毛笔,随便写了几句: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十载于兹,而德泽弗加于民,寇仇未殄于外,中夜以思,愧惧交并。
昔者岳飞,忠勇无双,提兵北伐,克复襄邓,直抵朱仙,中原有望。而朕误听奸言,仓促班师,遂使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河北义旅,陷于虏刃。每一念至,痛若焚灼。
此皆朕之不明,任贤不专,纳谏不笃,上负祖宗,下愧将士。今已诛黜憸人,廓清朝列,当与二三忠荩,雪此深耻。
自今以往,必当厉兵秣马,誓清中原。凡前日误国之政,悉与更张;凡可以纾民困、振国威者,虽百艰不避。若朕食言而肥,甘蹈覆辙,则愿皇天后土,殛雷暴霆,毁我宫阙;使天下万姓,共唾朕躬!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想了想他最后还是没有第一时间叫来翰林学士朱震和陈寿(后者是颍川陈氏的嫡派子孙,不是写三国志那个)帮自己改稿子,而是把这份罪己诏放在案上,决定等回头搞清楚该如何下罪己诏再说。
(正经罪己诏的流程是让翰林学士承旨执笔出草稿,宰执审核,皇帝御览定稿,朝堂宣诏,可能还要在太庙、南郊、明堂之类的场所举行隆重仪式,代表皇帝向上天谢罪,最后才是通过邸报抄传或者地方公示的方法告知全国,不过刘禅以前没写过罪己诏,也没人教他这个流程)
然后他冲着张去为又招招手:“张押班,给朕说说民间最近有什么风闻言事?”
张去为连忙凑过来:“官家容禀,自岳少保复职,临安城里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他悄悄观察了下刘禅的神色,见对方没有不快,就继续说道,“还说官家圣明,中兴有望,至于秦桧伏诛,这个...大家也说其咎由自取...”
“怕是还说朕这种做法终究有违祖制。”刘禅摆摆手,他这几天悄悄联系网友们,又让对方给自己传送来了宋朝的一点历史书,多少对这个朝代有了点了解,结果越看越头大,朱小靓表示岳飞应该是姜维pLUS版,网友们再给支援点后勤,光复北方肯定手到擒来。
不过刘禅结合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皇帝经验,觉得可能没这么简单,宋朝虽然因为靖康之变另起炉灶,不过之前的许多陈疾还是被继承下来,比如这些日子他就发现朝廷中的官僚数量远超他那个时候,各种官员职务更是眼花缭乱,多少有点费脑子。
而如此多的官员并没有发挥太多作用,“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这句话以旁观者角度看有点可笑,但是落到自己手上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最重要的是他在除去秦桧后才得知这朝堂上的文臣居然没几个靠谱的(靠谱的都被秦桧赶走了),不得不惊叹这南宋真是家大业大,居然能撑得住这样的败家子朝廷。
紧接着他又得知秦桧虽然是个奸臣,但并非是司马懿父子(郎君送来的史书上记载的版本)那种打算谋朝篡位的,而是单纯的奸臣,甚至某种意义上还是自己前身的走狗,君臣两个勾结在一起打算谋害朝廷的忠臣岳飞,这种脑回路是刘禅完全无法理解的。
他那个时候,别说诸葛亮是全权负责朝堂的,便是相父退休后,费祎蒋琬他们也都是尽忠体国的优秀臣子,父皇留下的李严、魏延、阳群等人虽然各有各的小毛病,但是同样公忠体国,后来提拔的姜维、石苞、邓艾,更后来提拔的钟会、羊祜、陆抗也都是值得推崇的好臣子,相比之下,南宋朝堂上这些大臣,用郎君们的话来说就多少有点“拟人”了。
所以刘禅并没有急着让岳飞北伐,而是打算先清理一下朝廷,免得岳飞在前面打仗,他这边后院失火,然后还得抱着牌位冲郎君们喊救命。
想到这里他摆摆手,打断张去为的话:“朕不要听拍马屁的话,给朕说说有什么负面消息,嗯,不要捕风捉影随便缉拿人,只说小道消息就行。”
原本拐弯抹角唱赞歌的张去为稍作停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说:“关于岳相公复职一事...市井间有传言说,官家那日在德寿宫梦见太祖皇帝持铁如意击打龙榻,斥责官家不爱惜忠臣良将,官家惊醒后便立即下诏释放岳相公。”
刘禅差点笑出声来,赶紧用袖子掩住嘴角。这谣言倒是非常符合民间传言的特点,主打一个怪力乱神,不过他看史书,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本来就是个很能打的猛男,又搞过“杯酒释兵权”,怕是真显灵了也不会让子孙爱护手里的将军,倒是这种借太祖之名给岳飞复职增添了天命色彩的传言若是换个疑心重的皇帝,没准又要给岳飞编个罪名丢进大理寺才安心。
不过大汉那会儿,民间也总爱给朝廷决策编些神怪故事,还搞过父皇和相父感动老天降雨灭火的传闻,自己听了也就跟着乐呵两声,然后转而让相父给自己讲讲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还有更离奇的,“张去为见官家没有动怒,胆子稍大了些,“有人说亲眼看见岳相公麾下的背嵬军夜围皇城,刀甲映月如同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