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随朝廷北迁以来,曹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迅速衰弱。起初只是轻微的咳嗽和疲倦,他并未在意——毕竟从邺城到易京的长途跋涉,以及整顿残存的军队对任何人都是考验。但定居下来后养身子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夜间盗汗浸透被褥,白日里则头晕目眩,连一些简单的事情都做不了了。

所以当他今天发现自己非常清醒后,便意识到这可是自己最后的一点时间了,在面对曹叡的时候也便少了顾忌。

“大司马,太医说爱卿需要静养——”曹叡见对方的样子,欲言又止。

“静养?”曹休苦笑,“陛下,老臣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情况,还是节约一些时间吧——陛下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往什么地方走么?”

“比辽东更北方的地方。”

曹叡的面色其实同样憔悴,但是提到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很有精神,

“大将军曾经说过,那里并非是像我们此前想象的不毛之地,高句丽和公孙家能在这里生存,我们就也能。”

“陛下说得对。“曹休的声音依旧沙哑,“但是仲达忘了一件事情。”

“大司马请说。”

“陛下依然是皇帝,还握着传国玉玺。只要陛下还称帝一天,汉军就不会停止压迫我们。”

因为天冷的缘故,曹休的脑子清醒了不少,一些问题也被他考虑到,“仲达昔日想的计策是没错的,只是他当时心思都放在如何在条件内赢汉军一场,所以留下了些小纰漏。季汉当初既然不允许东吴称帝,甚至为了这件事儿跟东吴打了一仗,那么就算我们躲去北边摆出不争天下的样子,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曹叡的表情顿时复杂起来:“那此前汉军摆出不再进攻的样子是麻痹我们?可是——”

“应该也有留时间让我们考虑的因素在里面。”曹休缓缓道,“所以老臣思来想去,想出一个法子来。”

曹叡眼中闪过一丝安心,但曹休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色大变。

“老臣是想,若是保留帝号,季汉必以‘讨逆’之名继续北伐;若自去帝号,将传国玉玺归还,或可保全曹氏血脉,兴许还能讨价还价,以图东山再起。”

“自去帝号?“曹叡喃喃重复,“那朕将来如何在九泉之下面对先帝和武皇帝?”

曹休强忍咳嗽,“事急从权,老臣先下去替陛下解释一下。陛下去帝号后可称燕王'或魏公,给臣子们留个念想,再示弱于外,实则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再图恢复。”

曹叡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大司马,若武皇帝在世,会做何选择?”

这个问题直击曹休心底。他想起那位雄才大略的曹操,想起他在赤壁败北后的坚韧与智慧。

“武皇帝...必以存续为先。”曹休坚定地说,“当年无论是赤壁烧船还是弃守汉中,都是为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有一句话他其实憋在心里没说——看到曹叡的反应后,他意识到司马懿很可能不是考虑的有纰漏,而是以司马懿的身份不敢说这种话,若是说了,怕是陛下当初就不会撤退,那时候便是重蹈昔日袁本初一家的覆辙了。

所以这件事儿只能靠活下来的人自己去领悟,而若是连这种事情悟不出来,那也不用考虑什么隐忍多年以求东山再起了,大家一起等着被季汉剿灭吧!

曹叡长叹一声,眼中似有泪光闪动。就在此时,曹休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手中的帕子上。

“太医!快传太医!”曹叡大惊失色。

曹休却摆了摆手:“不必了...陛下,臣时日无多,唯望陛下...以社稷为重...”

他的声音越来越弱,身体向前倾倒。

曹叡赶忙扶住曹休,发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司马已轻如枯叶。太医赶到后诊断片刻,沉重地摇了摇头。

......

曹魏的投降人员是在易京与汉军的代表见面的。

事实上当时阳群已经接到诸葛亮的指令,稍微打一下易京,给曹魏一点压力,让他们不要真在易京安下家来,不过等阳群带人摆出要攻城的架势的时候,易京当中就派出使者,表示要和谈。

而且这人还是夏侯霸。

夏侯霸其实很委屈,当时曹叡请他去传达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很生气,觉得就算拼死一战也不该如此丢人,但是已经想通了的曹叡觉得这么多人都为了保存曹魏的名号殚精竭虑,丢掉的性命不知有多少,相比之下他自去帝号也就是丢人点。

由于此事事关重大,阳群也没敢做主,在电报请示了诸葛亮后,他才带人前往易京受降,陈群作为魏方代表在城外迎接,并归还了传国玉玺,同时又准备了文书,内容是要求各地的魏军及魏国官吏向大汉投降。

不过曹叡本人并没有出面——他在曹爽、陈泰等人的陪同下已经先行一步向更北边撤走,原因很简单,曹爽指出陛下为了大家不被季汉压迫过重而自去帝号是一回事儿,但也不能排除季汉一边为了斩草除根把此前的名声全都抛弃掉的可能,不如直接形成既定事实,先行一步前往辽隧,若是季汉接受了投降,他们就安顿下来,若是季汉不接受投降,他们就要继续撤退。

负责护送他们的正是戴陵——如今戴陵已经是大魏资历最老、战绩最好的将军,而且擅长在危难的情况下保存实力,正适合承担这种任务,后者在接手了目前魏军仅剩的大军的指挥权后也没有客气,立即分出司马师、陈泰作为先锋前往辽西开辟道路,曹爽、曹演随中军护送陛下,他亲自率部断后。

等听闻阳群接受了陈群一行的投降后,这支军队也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前进,在冬季这样行军无疑会造成减员,好在撤退本身是早就被筹备的,此前在辽东缴获的兽皮做成的冬衣也派上了用场,减员并不多。

汉军也不可能顶着这样的严寒来追击(不划算),等赶到襄平后,魏军就安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