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就这么被迎到了大营中,由于听说徐庶归来,诸葛亮便亲自出来迎接,他与徐庶多年未见,上一次见面还是借助朱小靓的手机。
徐庶也从马车车辕旁跳下来,他望着诸葛亮,虽然多年未见却还是一眼认出来:“多年未归,不想孔明已将大军经营至此——”
“元直,”诸葛亮也迎上来,“我们有二十多年没见过啦!”
徐庶眼眶一热,上前深深一揖:“有二十四年啦,今日之事当真神奇,全靠孔明运筹帷幄。”
两人相视片刻,忽然同时大笑。诸葛亮握住徐庶的手:“此事亮却不能居功,说来其实是郎君们偶然间达成的。”
一旁的田豫等了半天也没插话——他虽然跟刘备是旧识,不过昔日元从如今几乎凋零殆尽,现场并没有人认识他,好在徐庶并没有让他久等,与诸葛亮寒暄两句后就又为田豫引荐。
田豫也上前行礼:“见过丞相。”
诸葛亮转向田豫,欣慰地点头:“昔日先帝在世时候曾经多次与亮提过国让,说国让忠勇果敢,若当年能留在军中,必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田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最后还是微微低头:“愧不敢当。当年因家母年迈,不得不辞别玄德公归乡奉养,后来的事情,便是造化弄人了。“
“无妨。”诸葛亮摆摆扇子,“今日本来是为了试验下郎君们带来的飞艇,不想竟有意外之喜。再过数日便是与魏军约战之时,却不知两位在城中可曾见过魏军有何准备?”
田豫和徐庶互相看了一眼,随即点头说道:
“有的,魏军在打造一种新的武钢车。”
......
徐庶和田豫的到来让诸葛亮非常高兴,在询问了一些城中的情况并与此前赵广在飞艇上看到的情报核对后,丞相看了看天色,建议大家先用饭。
由于网友们在这里,所以陈轩表示可以吃的好一些,这种点超时空外卖的行为如果是单人次传送的话会显得有些奢侈,不过在有人现场点菜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在现代时间线的朱小靓和外星人帮他们付钱和传送了。
好在朱小靓还记得给诸葛安宁打个电话,询问丞相吃饭有没有什么忌口,诸葛安宁强调了一遍不能吃辛辣食物、过咸食物、酒、粗粮、油腻食物后,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算了,你让丞相自己决定吧。”
于是朱小靓把这个医嘱简化为“要吃好的,而且不能吃辣的”,而三国时间线的网友们又自作主张改为“尽量是川菜口味,让汉军的将士们体验下家乡的味道”。
至于三国时间线的川菜和现代的川菜风味差距有多大你别管了,反正肯定是川菜。
这种多少有些不负责任的做法最后演变成了报菜名——跷脚牛肉,白味肥肠粉,五香兔头,玉米嫩兔,芭夯兔这些有点辣味的固然是一样没少,开水白菜这种以极繁工艺展现“大味至淡”的烹饪美学也没落下,蒸排骨蒸肥肠蒸牛肉、白油丝瓜九大碗、糯米排骨折耳根。
事实上朱小靓还是第一次知道东坡肘子居然也是川菜,至于干烧羊肚菌,樟茶鸭,香酥鸭这些就更别提了,在冀州最常见的川菜往往是回锅肉、水煮鱼、毛血旺之类的东西,如果不是帮丞相他们点菜,他从来都不会留意到川菜还有这么多不辣的菜。
帮忙点菜的外星人本来也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并指出找地方做完这么多菜,由于时间流速问题送过去也凉了,不过陈轩表示所有点的菜都给他留一份后蛋疼星人立即表示这也算支援的一种,他自然有办法解决,包在他身上就是了。
当然陈轩以“帮厨子要一份丞相的书法”为理由请诸葛亮又写了一遍远涉帖原版内容又让蛋蛋传送回去就是另一件事儿了。
(远涉帖是有真伪两种说法,这里按真的来,其内容是诸葛亮写给诸葛瑾报平安的家书,后来王羲之模仿诸葛亮草书,留下的就是远涉帖)
坦白的说在外征战的时候就算是主将也不会吃的太奢侈,一方面是因为不能让士兵产生太多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出门在外确实没法那么讲究,不过难得有机会的情况下丞相还是变通了一下,让军中诸位吃点好的。
为了满足大军的需要,网友们又空投过来一大批烤鸡烤鸭烤猪肘,总算解决了汉军士兵打牙祭的问题,事实上吃完这一餐后,不少汉军都表示要连夜去攻打洛阳,以回报丞相的恩德。
当然还是被丞相按住了。
.......
为了跟司马懿确认交战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天,丞相就派遣使者去洛阳,顺带再次提醒对方,不要在交战期间波及百姓。这名叫何祗的督军从事本来要在汶山当太守,不过因为游楚被丞相分在那边就职,所以一直都跟着丞相随军,平日里处理文书虽然有所懈怠,不过每次诸葛亮要考察他前都会透露口风,他得悉后预有所备,对答时无凝滞,因此也一直没有被处分。
去之前诸葛亮又交代了他几句话,说若是司马懿不问也就罢了,若是询问,就照此回答。
何祗虽然觉得奇怪,还是老实把这些话都背下来,然后打着信使的旗号前往洛阳。陈晓玮身为目前在三国的网友中功夫最好的那个,表示也要跟着去护卫。
由于害怕他又在洛阳打起来,其他人好说歹说,总算把这位自称“河南第一巴图鲁”的老兄劝住,主要是张越表示当初赵星就是跟姜维切磋才练出一身功夫的,如今姜维、关兴、张苞、邓艾几个人都在军中,若是陈晓玮愿意的话,也可以跟他们切磋一下。
不提陈晓玮兴高采烈去找军中青年将领们讨教功夫,当洛阳的大门打开后,何祗就这么踏进这座大汉的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