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王朗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无颜留于此处,就这么灰溜溜带着人走了。守门的军士已经得到叮嘱,并没有阻拦。
等王朗回去洛阳,把有辱使命的结果上报曹叡后就请求回府休息。
或者更准确的地说,养病。
是的,王朗在回来路上病了,在路上的时候还只是反应迟缓,像丢了魂一样,同时茶饭不思,难以入眠,当时其他人都以为这是年纪大了长期在外奔波导致的,只要回洛阳休息就好了。
等回到洛阳后,王朗的状态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这位老人非但吃不下饭,而且还眼神呆滞,经常叹气或突然流泪,身体肉眼可见地消瘦,以至于惊动了曹叡,并派御医来帮忙诊断。
可惜那位琨御医检查了半天也诊断不出病因,最后只能结合自己多年经验诊断说“此症非外感六淫,亦非内积五邪,实乃情志所伤,神不守舍”。
王朗的儿子王肃便询问这是什么意思,于是琨御医有说了些“《内经》有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王司徒脉中肝木过亢而反侮肺金,心火衰微而难制肾水,五行生克已乱其常”、“只能佐以疏肝健脾之剂,徐徐调养,若要治本,还需老司徒自解心结”之类的话,王肃听不懂,但是还是谢过了琨御医,又让家人按照御医的方子抓药。
但是这些药并没有什么用。
又过了些日子,王朗就这么唤来王肃,他似乎有许多话想说,但最后却变成了一声叹息:
“为父这些年做的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
虽然王朗说的不清不楚,不过王肃前些日子为了帮王朗治病已经私下打听过使团发生的事情,也猜到父亲在纠结什么,不过他同样没法解开父亲的心结,此刻听到这个问题,正想要弄个好点的回答安慰下自己的父亲。
但没等他想出来,就看到老人闭上了双眼。
在大魏风雨飘摇的时刻,王朗的死并没有引起太大波动,非要说有什么影响的话,就是他的孙女王元姬和骠骑将军的儿子司马昭的婚事不得不因此推迟,不过骠骑强军此刻正在远征辽地,所以也就暂时没人提出异议。
———辽东———
陈泰刚刚退了下来。
两个月前,司马懿带队抵达辽东,公孙渊听到消息,一边派兵抢先一步占据辽隧,一边派使者来问为何大魏要兴兵前来。
司马懿也没有打哑谜,直接指出有情报显示公孙渊所管辖的地区有吴国的人员出没,公孙渊必须解释清楚,不然就准备面对朝廷的兵锋吧。
虽然陈泰也私底下觉得公孙渊听到骠骑将军的斥责后就这么老实出来解释说自己不曾与东吴勾结不太现实,不过他私底下还是有这样的期望,毕竟公孙渊篡权不过两三年,对辽军的掌控并不强,若是能吓一吓就让对方束手就擒总是好的。
不过事实证明公孙渊并不是那么胆小如鼠的家伙.
对方的使者返回后,很快又送来一封措辞恭敬却暗藏锋芒的回信,称吴国人员不过是偶入辽东经商的商贾,自己早已命人严加盘查并驱逐,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对大魏忠心耿耿,绝无勾结外敌之意,请朝廷明察。
而与此同时,辽隧的守军却日夜加固城防,骑兵斥候频繁出没,显然是在备战。
不过此举同样不出乎骠骑将军的预料,他立即命令军中将士在辽隧外围挖壕沟,筑土墙,虽然陈泰不知道这些土墙有什么用,不过他看到司马师一副“可算轮到我们了”的模样,便猜测这可能是某种战术。
而且以前魏军很可能在相关方面吃过亏。
辽隧的辽军当然不能就这么干看着——虽然不清楚魏军在干什么,不过若是放任魏军行动,他们就要被隔绝在内了。
于是这些辽军出城试图袭击魏军,结果司马懿早就让庞会带着一队人马埋伏好,等对方冲出来,这支伏兵立即反击,辽军猝不及防被打的丢盔弃甲,又退回城中。
这一战虽小,却让司马懿摸清了辽军的虚实——公孙渊的军队尽管占据地利,但指挥混乱,士气不高,显然尚未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于是司马懿一边让人继续隔断辽隧,一边虚设旗号,又命令司马师带着另一队人马向东南进发,然后突然调头东北,直趋襄平(辽东的治所),因为此时公孙渊也在襄平,吓得辽隧守军再次出城想要阻挡魏军。
不过这次他们在已经完工的土墙壕沟面前吃了亏——虽然魏军没有诸葛连弩、虎蹲炮和抛石机,不过普通的弓弩和霹雳车还是有的。
壕沟和土墙又限制了骑兵机动性,头一次见到这种战术的辽军吃了个大亏,而司马懿又开始命人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和霹雳车直向城中发射。
这种做法大大动摇了辽军的军心,毕竟此刻公孙渊虽然掌握了辽东,不过他毕竟是夺权来的,统治辽东的法理依据其实是曹叡拜其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这才压服了当地的反对势力,如今魏军前来兴师问罪,大魏的积威也让这些辽军畏畏缩缩,再加上屡战屡败,很快守城的卑衍就请求投降。
然后魏军就驱赶着这些降兵连带着仆从军们一起去打襄平,相比辽隧,襄平的地势没那么险要,但是更加城厚池深,所以要花时间打。
于是司马懿就命令大军围城,隔断内外后一边派人查探辽地其他郡县的情况一边命令各部分批攻打襄平。
不过在攻城之前,司马懿还是派遣使者命令公孙渊投降,可以留他一条性命。
但是被公孙渊拒绝了。
于是魏军就这么把襄平城围得水泄不通。司马懿再次命人在城外筑起土山、架设望楼。弓弩手日夜轮番向城内射箭,压制守军。城头辽军起初还以箭雨还击,但随着时间推移,敢于顶着箭矢还击的士兵渐渐耗尽,剩下的士兵的士气也愈发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