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一部分水稻生长缓慢,明明已经步入六月,却连稻穗的影子都还没有。
因为张玄和老农们都没见过这种情况,所以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只好把这件事情层层上报。
不过孙权觉得既然有水稻正常生长,就说明种子没问题,至于长势不好,那定然是农夫们偷懒没有好好种植,不珍惜至尊赐下的新粮,应该好好惩治。
所以他下了一道指令.
“凡新粮欠收三成者,田主黥面;欠五成者,流放会稽盐场;欠七成者,全家编入罪籍,永世为屯田客!“
虽然看起来这个命令并不过分,问题是杂交水稻减产数量完全随机,所以农户们就倒了大霉。
不过这些小民的命运不在孙权的考虑范围内,孙权现在只想赶快发兵去打合肥,万一等着的时候魏国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曹休又回来了呢?那是不是意味着魏军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东南?兵贵神速啊!
于是陆逊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筹备攻打合肥的事情,虽然此前跟魏军和蜀军作战吃了不少亏,不过这一年来从蜀军那里赎买回了一些将士,又抓了不少山越来凑数训练,吴军的数量总算恢复到了之前的水准。
尽管荆州方向的水军还没有重建完毕,不过扬州这边的水军数量依然可观,“飞云”已经修整完毕,虽然打不过汉军的铁乌龟,但是在长江震慑魏军还是没问题的,况且如今长江水量充足,打不过大不了还可以撤退。
结果战船刚出濡须口,桅杆上的帅旗便被风吹断了。诸葛瑾觉得这是不吉利的征兆,建议退军,然后就被孙权以“子不语怪力乱神”为由劝回去了。
等吴军前锋抵合肥地区。陆逊就尝试占领逍遥津,这一次没有魏军来骚扰,所以他还觉得情况顺利。
不过等吴军上岸攻到合肥附近,发现合肥城相比以往又多了许多壕沟陷阱和大弩、霹雳车,于是为了拔除这些防御设施,吴军只好慢慢打造攻城设施,并出动士兵填壕沟。
结果当夜就有魏军突然操作火船来烧吴军战船,由于措手不及,不少吴军战船都被烧到,好在吴军本身在水战方面训练有素,也习惯性提防,这才没被火烧连营。
(魏军藏战船的藏舟浦还是昔日张辽在战前开凿的,从而用来隐藏曹军的舟船,当时魏军水师太弱,不敢出战,吴军没发现,如今乐綝训练水师勉强可用,正好趁着半夜放火船烧吴军的战船)
这件事大大增加了吴军的后顾之忧,孙权自己也不放心,不得不让水军退回巢湖,结果水军倒是放心了,陆军的积极性更低了——不少吴军士兵是抓来的山越,这一年的训练最多是让他们会一些简单的军事知识和作战方法,但是让他们为东吴拼命就想太多了。
这样的士兵当然打不下来合肥,没多久,吴军又探知兖州、豫州的魏军来援,于是孙权就萌生退意,召集士兵们退上船,免得被夹击。
(其实兖州、豫州的魏军主要是最后的留守部队,以郡兵为主,两地都已经被抽空,不过孙权不知道)
当然他又不甘心这么退走,便玩了个佯退的套路,结果满宠并不上当,兖州、豫州的魏军同样只是佯装撤退,实际上依然驻扎在合肥旁边。
等孙权以为对方退兵反身再来攻打合肥的时候,又被对方胖揍一顿,不得不灰溜溜撤军。
这一趟折腾下来就已经是八月了。
孙权当初怎么兴冲冲出征,如今怎么灰头土脸回来,然后得知了新粮果然歉收的消息,立即迁怒张玄,好在众多臣子求情,这才免去重罪,只是夺了对方的官身。
如今吃了败仗,后方粮食又歉收,孙权便决定暂时先不要折腾了,于是他招来诸葛瑾:
“子瑜,你说这新粮为何会有如此情况?莫不是蜀汉做了什么手脚?”
他倒是没有怀疑是诸葛瑾跟蜀汉暗中勾结,不过相比诸葛亮,诸葛瑾是个厚道人,不能排除其被利用的可能。
诸葛瑾也不懂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后只能表示这新粮种植范围广,又远离荆州,而且本身都是吴国自己种出来的,而非蜀汉给的原始种子,就算蜀国想要采用昔日越疲吴的战术也无从谈起,想来是因为各地水土、人力重视程度不符,所以才不同的吧?
孙权想了想,然后觉得诸葛瑾说的很有道理,然后他突然一拍脑袋:
“快,让人通知定公(吕岱),莫要再给虞仲翔说这新粮的事情了!”
孙权的命令当然来不及了,不过虞翻也并没有对新粮歉收的事情冷嘲热讽——事实上这位谪交州后忙于讲学的谏臣虽然依然关心东吴朝廷中的事情,却已经收敛了一些,不再见啥喷啥。
吕岱当初虽然遵照孙权的要求向他展示了新粮,虞翻也只是表示这种新粮既然如此高产,定然有某些不足,否则如此重要的东西蜀汉怎么会轻易拿出来作为交易呢?推广种植定然需要慎重。
可惜吕岱觉得这只是虞翻在酸,所以也没有上报孙权(再说他也不肯冒这个险),所以这事儿就不了了之,等到了八月,看到新粮的生长程度各不相同,吕岱也没有急着炫耀,而虞翻也装作没有这回事儿,于是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不过虞翻手下有几个学生,听说了这件事儿后就打抱不平,有的认为这是孙权欺人太甚,也有人认为是蜀汉定然在粮食上做了手脚,不是君子所为,这群人跑去找虞翻想要为他讨个公道。
虞翻希望他们安心学习,不要关心这些无聊的事情,但是架不住这几个学生跟年轻时候的虞翻一样脾气又臭又硬,就一起结伴想要先去蜀汉看看新粮是怎么回事儿,然后再去武昌为虞翻张目。
———关中,长安———
那些学生想要抵达蜀汉需要翻山越岭,不过长安已经迎来了新的客人。
来自魏国的使节团。
把守潼关的李盛没有第一时间把这些人拒之关外,而是在让他们原地等待后派人快马向后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