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何解?究竟是谁?”
“老臣也不得而知。”陈群摇摇头,“但肯定有人在泄露大魏的消息,诸葛亮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对大魏的所有变动都了如指掌,但是长安一战,我们每一步都在他们的计算之内,此前渭水之战据传也有蜀军先我军一步反击我军侧翼袭扰的队伍。
再加上此前凉州之战,我军去烧田的偏师只烧了几块田就被发现动向,诸葛亮难道还能从天上看到我军的动向么?定然是有人悄悄传递消息,而且地位不低。”
陈群的话让曹叡一愣,随即反问道:“你是说骠骑将军?”
陈群摇摇头:“定然不是仲达,虽然这几次作战他都有参与,不过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存我军力量,渭水一战若非骠骑将军断后,怕是损失更大,况且蜀军曾经放出三马食槽的风声,若是仲达的话,他们定然不敢说这种话,反而要想办法遮掩,不让我们想到他身上。”
陈群还有一句话没说——若是仲达真有反心,那当初就不会拼命拉着陛下提前过河撤退,反过来讲,如果陛下听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后将军当时的劝诫,没准都不会有长安之败,当然这话心里想想就算了,他还没傻到说出来。
“那是仲权将军?”曹叡刚一说完就摇了摇头,“不可能,他跟蜀贼不共戴天。”
“自然不是护军将军。”陈群也肯定了曹叡的看法,“毕竟蜀军对付他的手段和对付骠骑将军的方法一样,都说他会投降,哪有这么用反间计的,太粗糙了。”
不过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会用这么粗糙的计策么,会不会有什么其它藏在后面的目的呢——陈群把这句话憋在心里没说。
然后他就听到曹叡突然开口:
“总不能是戴护军吧?”
戴陵因为几次都能带队成功撤退,早也进了曹叡的眼中,尤其是这次撤退,虽然沿途匆忙,不少人都担心蜀军突然杀过来,不过戴陵本人却沉着冷静,带的队伍也井然有序,沿途把他和伴驾的臣子、宫人们都带了回来,沿途还把曹叡伺候得很好。
若非当时刚打了大败仗,这一路倒像是普通行军而非打仗。
所以提起戴陵的时候曹叡还是玩笑的口气。
而陈群也摇摇头:“戴子岳虽然此前被问罪,不过陛下复起了他,他的表现也一直很好,老臣不会因为他能逃难回来便无端指责他,不然老臣被放回来,自然也是有嫌疑的。”
曹叡当然知道这是陈群在给台阶。对方前两年一直都在洛阳,对长安的情况不了解,自然没本事通敌,若是陈群能在洛阳察觉长安的军情然后不远千里给诸葛亮送去,他宁愿相信是诸葛亮能掐会算。
不过这样一来剩下的嫌疑人就更不可能了——张虎他们都是中层将领,对很多情报根本没有知情权,而其他有知情权的将领又都是阵亡的,比如曹真、曹洪、郭淮——于是曹叡不得不把嫌疑人的范围扩大:
“有没有可能,此前从蜀地投降来的那些人....”
陈群也摇摇头:“老臣不能肯定,黄公衡兢兢业业,此前大将军在世的时候想要走子午谷,他明确反对。其他跟随投降的臣子也不曾出过什么差错。至于徐元直,他还是混日子,不多做也不少做,私下又没有与他人的走动,便是有心,也没那么个本事。”
这个回答让曹叡一愣:“那究竟该是何人?”
“也未必就是朝中臣子。”陈群说,“可能是某位重臣家的家臣,又或者是某个世家的某个分支。”
“那这该如何分辨?”曹叡毕竟没经历过这种问题,最终还是忍不住发问,“要不要把校事官动员起来,私下查探?”
“老臣认为不妥,若是让臣子们知道,会人心惶惶的。”陈群耐着性子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最初的话题上来,“所以老陈认为要议和,陛下听到议和尚且有如此反应,臣子们听到的话反应只会更加激烈,这种时候内奸才容易暴露出来。”
“可是这议和的话题——”
“老臣愿意提起。老臣厚颜从蜀军那边带着消息回来,便没有脸面再呆在朝堂之上了,正可临走前再为陛下做点事情。”
......
曹叡最终还是把陈群送走了。
一天的劳累让他感觉浑身酸痛,他其实很想去某个妃子那里休息,不过有一件事情他必须确认,而且不可假托他人之手,否则他是说什么也睡不着的。
他就这么来到洛阳的宗庙。
洛阳宗庙还是去年的时候才建成的。此前曹氏皇族祖先的牌位都存在邺城宗庙,此刻看着朦胧月色下的宗庙,曹叡不禁庆幸自己此前的明智之举,不然还要去邺城才能验证。
他就这么屏退左右侍从,孤身一人走进祖庙。祖庙内的油灯摇曳,仿若先祖们的魂灵在天上注视一般。
曹叡神色凝重,对着供奉曹丕的牌位拜倒:“先帝在上,请显灵吧。”
他的声音并不大,又拜倒一会儿见没有丝毫回应,曹叡微微皱眉,又转向曹操的牌位提高音量道:“太祖武皇帝在上,请显灵吧。”
可四周依旧寂静无声,唯有油灯偶尔“噼啪”作响。
不过曹叡并没有死心,再次转向曹嵩的牌位:“太皇帝在上,请显灵吧。”
等了几息后,曹叡又换了个对象:
“高皇帝在上,请显灵吧。”
因为接连呼喊,曹叡的声音也带着一丝急切,然而曹腾的牌位也跟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异象发生。
曹叡见状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咬了咬牙,环视四周见无人跟进来后,便从怀中掏出一块牌位——这还是用今天白天的迎灵仪式备用的香樟木制作的。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居然带着一丝孤注一掷:
“幽州刺史袁熙在上,请显灵吧。”
时间仿若凝固,宗庙依旧静谧得可怕,连一丝风都没有。
又过了一刻钟,曹叡气急败坏的将袁熙的灵位丢在火盆里,又加入灯油,将其烧成灰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