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五色篇第四十九(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一个阳光灿烂得能把人晒成红薯干儿,微风轻得像怕吹破了啥宝贝似的日子里,雷公那家伙,满脸写着大大的问号,活脱脱一个被作业难住的小学生,火急火燎地朝着黄帝就冲过去了。他一边跑还一边挠着头,那头发被他挠得跟鸟窝似的。跑到黄帝跟前,雷公带着哭腔就开始喊:“黄帝大大呀,我最近碰到个事儿,简直把我脑袋都快想炸啦,就是咋从脸色去判断病情到底严不严重啊?您老赶紧给我说道说道呗,我都快愁成苦瓜脸啦!”

黄帝正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呢,被雷公这风风火火的样子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摆了摆手,那动作慢悠悠的,就跟电影里的慢镜头似的,示意雷公先坐下,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雷公啊,你问的这事儿,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可多了去了。你给我听仔细喽,要是那脸色看着糙糙的,但是又透着那么点光亮,这种情况呢,还算凑合,不是啥特别糟糕的事儿。可要是脸色暗沉得跟被锅底抹了一层似的,一点光泽都没有,那就好比太阳被乌云给死死捂住了,这病情啊,可就麻烦大咯!”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满脸疑惑地追问:“黄帝大大,为啥这暗沉没光泽就严重呀?我咋瞅着那糙糙亮亮的更吓人呢?”

黄帝哈哈笑了两声,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耐心地解释道:“雷公啊,你得这么想,咱这脸就跟一面镜子似的,身体里面啥情况,都能从这脸上给反映出来。这脸色暗沉没光泽,就好比身体里的气血啊,都跟堵车了似的,运行不畅,这脏腑功能很可能就跟着出问题啦,病情可不就严重嘛。再看那糙糙但又有点光亮的,说明身体还有那么点活力,就像一盏灯,灯罩虽然有点花,看着不咋好看,但好歹还亮着,所以相对来说就没那么严重咯。”

雷公这才恍然大悟,脑袋点得跟捣蒜似的,紧接着又问:“那黄帝大大,这脸色往上走,或者往下走,又是啥个意思呢?”

黄帝清了清嗓子,跟个说书先生似的,接着讲:“要是脸色往上走,那就好比乌云一个劲儿地往上升,你琢磨琢磨,这病情啊,肯定是越来越严重啦。为啥呢?你想啊,不好的东西都往上升了,那情况可不就越来越糟嘛。但要是脸色往下走,嘿,那就像乌云被大风一吹,慢慢变淡了,这就说明病情在好转呢,就跟天要放晴了一样,好事儿要来啦!”

雷公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道:“黄帝大大,您还说这脸色有外部和内部之分,这又是咋回事儿呀?我咋就没搞明白呢。”

黄帝笑着指了指雷公的脸,说:“雷公啊,你就把咱们身体当成一栋大房子,这脸上不同的地方,就好比房子里不同的房间。这青、赤、黄、白、黑五色呢,各对应着不同的脏腑。脸上啊,像脸颊外侧,咱就可以当成外部,靠近鼻子眼睛这些地方呢,就算内部。要是脸色从外部往内部走,这就好比有坏人从外面闯进家里来了,那就说明病是从外往内发展的。反过来,要是脸色从内往外走,就好比家里头的问题跑到外面去了,这病就是从内往外发展的咯。”

雷公挠了挠头,还是有点迷糊,问道:“黄帝大大,这病从内从外发展,治法难道还不一样吗?”

黄帝一脸严肃地点点头,说道:“那当然不一样啦!要是病是从身体内部生出来的,那就得先调理身体内部的阴气,这就好比先得把家里头那些乱七八糟的‘坏东西’清理干净,然后再去调理阳气。要是顺序弄反了,那病情可就更严重啦,就好比家里本来就有点小问题,你不先解决关键的,反而去折腾别的地方,那家里不得乱成一锅粥嘛。要是病是从外部来的,那就得先处理外部的问题,就像先得把家门口的敌人给赶走,然后再调理身体内部。要是顺序反了,病情照样会加重,这可不能马虎。”

雷公眼睛一亮,又问道:“黄帝大大,那脉象呢?脉象和脸色之间有没有啥关系呀?我感觉这里面肯定还有不少门道。”

黄帝摸了摸胡子,慢悠悠地说:“这脉象要是滑大,还带着点长,就好比河水奔腾不息,又悠长又有力,这种情况啊,病大多是从外面来的。你琢磨琢磨,这脉象这么有力,就好像有一股外来的力量在猛冲身体,所以病从外来嘛。还有啊,要是有人眼睛突然看到些奇奇怪怪不存在的东西,心里又莫名地讨厌一些平常喜欢的玩意儿,这就是阳气出问题啦,阳气合并错乱了。不过呢,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调理给弄好的。”

雷公满脸佩服,竖起大拇指说:“黄帝大大,您说得太牛啦!可我还是有点懵圈,您能不能给我举点例子,让我能更清楚明白些呀?我这脑袋瓜子,还是有点转不过来弯儿。”

黄帝笑着说:“行啊,雷公。比如说,有个人脸色暗沉发黑,黑得跟锅底一模一样,而且这黑色还一个劲儿地往上走,从下巴慢慢爬到额头,这就说明他身体里的问题大了去了,很可能是肾脏这些脏腑出了严重的毛病,病情正在恶化呢。再比如说,有个人一开始脸色发红,那红得不正常,就跟喝多了酒似的,而且这红色从脸颊外部往鼻子周围跑,这就是病从外往里发展,可能是受了外感邪气,邪气正慢慢地往身体内部钻呢。”

雷公听得入了迷,接着问:“黄帝大大,像您刚才说的病从内生,先调阴气后调阳气,具体该咋做呀?您给我讲讲具体的操作办法呗。”

黄帝说:“比如说,有人老是觉得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晚上睡觉还翻来覆去睡不着,手脚心还发热,这就是体内阴气不足啦。咱们就得先用一些滋阴的药,像熟地、麦冬这些,把阴气给补起来。等阴气补足了,再稍微用点补阳的药,像杜仲、肉桂,让阴阳达到平衡。要是反过来,一开始就用补阳的药,这人本来就阴虚火旺,再一补阳,那不得像干柴碰上烈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病情肯定更严重嘛。”

雷公又问:“那病从外来,先治外后治内,又该咋弄呢?黄帝大大您再给我讲讲这具体的步骤呗。”

黄帝回答:“比如说,有人不小心着了凉,又是感冒发烧,又是头疼身痛的,这就是病从外来啦。咱们就得先用解表的药,像麻黄、桂枝,把体表的寒邪给赶走,让烧退下去,头疼身痛这些症状也就缓解了。等把外面的邪气去掉了,再看看身体内部有没有其他问题,要是感觉有点虚弱啥的,再慢慢调理身体内部,用点补气养血的药。要是一开始就去调理身体内部,不管外面的寒邪,那寒邪就会一直在身体里捣乱,病情肯定好不了啊。”

雷公接着问:“黄帝大大,那您说的这阳气合并错乱,目有所见,志有所恶,具体到底是啥样啊?您给我形容形容,我好有个直观的感受。”

黄帝说:“比如说,有的人会突然看到眼前老是闪过黑影,就好像有啥东西在晃悠,可实际上啥都没有,或者心里莫名地讨厌一些平常喜欢得不得了的东西。这就是阳气合并错乱了。这种情况呢,可能是因为情绪波动太大,一会儿高兴得蹦起来,一会儿又难过地哭鼻子,或者受到了惊吓,像被突然窜出来的猫吓了一跳,导致阳气失调。咱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晚上早点睡,早上早点起,保持心情舒畅,别老是愁眉苦脸的,再配合一些调理阳气的药,像柴胡、薄荷,就能慢慢把阳气理顺,这些奇怪的症状也就会消失啦。”

雷公若有所思地说:“黄帝大大,您这么一讲,我好像明白多了。可这脸色和脉象的变化这么复杂,我咋才能准确判断呀?有没有啥窍门儿,您再给我传授传授呗。”

黄帝笑着说:“雷公啊,这可没什么捷径,就得靠你平时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啦。你得仔仔细细地看病人的脸色,是啥颜色,有没有光泽,往哪个方向走。同时呢,还要认认真真地摸脉象,感受脉象的大小、快慢、滑涩。看脸色和摸脉象得结合起来,不能只看一样。这就好比你走路,两条腿得配合着走,你光迈一条腿,那能走得稳吗?肯定不行啊。而且呀,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好比同样是感冒,有的人症状轻,有的人症状重,用药肯定也不一样啊。”

雷公点了点头,说:“黄帝大大,我记住啦。我以后一定多观察,多学习,把这些本事都学到手。不过黄帝大大,您说这看脸色和摸脉象,有没有那种一看一个准,一摸一个对的情况呀?”

黄帝笑着说:“雷公啊,这就得靠你平时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啦。你得仔细看病人的脸色,是啥颜色,有没有光泽,往哪个方向走。同时呢,还要认真摸脉象,感受脉象的大小、快慢、滑涩。看脸色和摸脉象要结合起来,不能只看一样。就像你走路,两条腿得配合着走,才能走得稳。而且呀,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雷公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说道:“黄帝,您说得太对啦,可我还是有点怕自己整不明白。您再给我讲讲,有没有啥更简单的办法,能快速判断个大概呀?”

黄帝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那我再给你讲讲这五色和脏腑对应的一些典型表现吧。先说这青色,青色一般对应肝脏。要是一个人脸色发青,还带点灰,就像被霜打过的茄子,那可能肝脏就不太舒服啦。有可能是肝郁气滞,就好比肝脏里有个小疙瘩,气不顺溜了。这时候啊,这人可能会觉得胸口闷闷的,老是叹气,情绪也容易不好,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

雷公好奇地问:“黄帝,那咋调理这种情况呢?”

黄帝说:“这种肝郁气滞啊,可以用点柴胡疏肝散。柴胡这味药,就像个小交警,能把肝脏里拥堵的气疏导开,让气顺畅地流通。再搭配上陈皮、枳壳这些,帮着一起理气,就像给交警找了几个小帮手,把肝脏这片‘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

雷公又问:“那要是青色特别重,青得发黑呢,是不是更严重呀?”

黄帝点点头,说:“没错,要是青得发黑,那就好比肝脏里的‘堵车’已经发展成‘连环追尾’了,问题就严重喽。这可能是肝脏有瘀血,就像有块大石头堵在那儿,气和血都过不去。这时候,光靠疏导气可不行了,还得加点活血化瘀的药,像丹参、川芎,把这块‘大石头’慢慢搬走,让气血重新畅通起来。”

雷公一边听一边记,接着问:“黄帝,那赤色对应心脏,这又咋看呢?”

黄帝说:“赤色要是正常,那就是脸色红扑扑的,透着健康的光泽,就像刚跑完步,气血充足的样子。但要是红得过分,红得像猴屁股,那就有问题啦。要是满脸通红,还发烧,这可能是外感邪气入里化热,热邪侵犯了心脏。就好比外面来了一群捣乱的‘小怪兽’,在心脏这儿捣乱,把心脏搅得热烘烘的。这时候得赶紧用清热解毒的药,像黄连、黄芩,把这些‘小怪兽’都赶走。”

雷公追问道:“要是这红色只是局部红呢,比如额头特别红?”

黄帝笑着说:“额头特别红啊,这可能是心火上炎。心就像个小火炉,这火要是烧得太旺,就往上跑,跑到额头这儿了。这时候人可能会心烦意乱,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嘴里还可能长溃疡。可以用点莲子心,这莲子心就像给小火炉泼了点凉水,能把心火降下来,让人心神安宁。”

雷公又对黄色感兴趣了,问道:“黄帝,黄色对应脾脏,这脸色发黄又是咋回事呀?”

黄帝说:“脸色发黄,分好几种情况呢。要是黄得像橘子皮一样鲜亮,这叫阳黄,大多是因为湿热熏蒸。就好比身体里有个小蒸锅,水和热搅和在一起,把人给‘蒸’黄了。这时候得清热利湿,用茵陈蒿汤,茵陈就像个清道夫,把湿热都清扫出去。要是黄得暗沉,像旧报纸那种黄,这叫阴黄,多是因为寒湿困脾,得用温阳散寒、利湿退黄的药,像附子、干姜这些,给脾脏加点火,把寒湿都烤干。”

雷公听得入迷,又问:“那白色对应肺脏,脸色发白又是咋说?”

黄帝回答:“脸色发白,一般是气血不足或者阳气虚弱。要是这人不仅脸色白,还浑身没劲儿,动不动就喘,那可能是肺气虚。肺就像个打气筒,气不足了,打不起来劲儿。可以用点黄芪、党参,给肺加点气,让这个‘打气筒’重新有力起来。要是脸色白得厉害,还怕冷,手脚冰凉,那可能是肺阳虚,得用点补阳的药,像补骨脂、仙灵脾,给肺里加点阳气,暖和暖和。”

雷公接着问:“最后这黑色对应肾脏,黄帝您快说说。”

黄帝说:“脸色发黑,要是黑得像烟熏的,而且还干巴巴的,那可能是肾精亏虚。肾就像个储存宝贝的仓库,这仓库里的宝贝少了,脸上就显出来了。得用点补肾填精的药,像熟地、山茱萸,给仓库里多囤点宝贝。要是黑得发暗,还伴有水肿,那可能是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出问题了。肾阳就像个小火炉,火不够旺,水就没办法正常流动,到处乱淌。这时候得温补肾阳,用金匮肾气丸,把小火炉烧旺点,让水液乖乖听话。”

雷公听完,感慨道:“黄帝,您讲得太详细啦,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明白了好多。可这脉象和脸色咋结合着看呢?”

黄帝说:“比如说,一个人脸色发红,脉象又洪大,这洪大的脉象就像汹涌的洪水,结合脸色红,那可能是体内热邪亢盛,病情比较急。要是脸色发黄,脉象濡缓,濡缓的脉象就像水流得慢慢悠悠,这可能就是湿邪困脾,病情相对缓和点。但具体情况还得根据病人其他症状一起判断。”

雷公又问:“黄帝,那有没有那种脸色和脉象看起来矛盾的情况呀?”

黄帝哈哈一笑,说:“当然有啦。比如说,脸色看起来发红,像是有热,可脉象却沉细,沉细的脉象就像水在深深的地下流,这可能是真寒假热。就好比身体表面看起来热,其实里面是寒的,是一种假象。这时候用药就得特别小心,不能被表面现象骗了,得用温阳的药把里面的寒给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