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这个事情刚才张书记已经专门给我交代过,让我牵头把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做好,您放心,我一定尽快把工作往前推动”,面对王红军的“好意”,柳江河不卑不亢地说道。
而汪红军显然对柳江河的话不太满意,这分明是没有给自己面子啊,瞬间他眉头皱了起来。
柳江河所在的宣传部门,跟单位大部分部室一样都是一正两副的人员配置。
其中,担任一把手的汪红军可以说是一位共青团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从参加工作就在这里。
他在宣传部担任一把手的职位已经长达七八年之久,而且这已经是他的第二个厅级岗位了。
按照常理来说,以他的资历和工作经验,早就具备了更进一步晋升的条件。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在这个级别上想要再往前迈进一步,那就是登堂入室了,确实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更何况,汪红军并没有太多强大的背景支持,加上基层经验不多,这无疑让他的晋升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汪红军如今已经四十七岁了,在他这个级别的干部中,他的年龄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年轻的。
但是,如果将他与那些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干部相比,他的竞争优势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这或许是他们单位干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他们虽然是干部年轻化的代表,前期在级别晋升方面可能会比较迅速,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往往远离核心工作领域。
到了汪红军这个级别,想要直接从内部获得提拔,难度异常之大。
因此,当他们达到这个级别后,每个人都期盼着能够获得被下放或者转岗到其他单位的机会。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找到更好的晋升机遇。
相比之下,转岗到其他单位基本上能够确保自己的级别不会发生变动,可下一步成长依然是件难事。
但若是被下放到市州,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部分的时候都需要降一级来使用。
柳江河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早有耳闻,早在他还在棉城市的时候,团市委的中层干部也面临这个问题。
所以,当他听到于军说汪红军要市州挂职的消息时,并没有感到特别惊讶。
每年能够获得下派机会的人数相当有限,就如同凤毛麟角一般。
汪红军也是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不懈的努力,才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个难得的下派到市州挂职的机会。
如果汪红军在下面挂职期间能够一切顺利,那么他就有可能成功地留在市州工作。
虽然这样做可能会使他的级别降低一级,但他的级别仍然会被保留在这个地方,而且他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也将会因此变得更加宽广,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内心深处无疑是渴望自己能够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挂职工作之中的。
毕竟,挂职期间的表现对于他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而要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必须确保所在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或问题。
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急切地期望能够尽早填补空缺的副职职位。
有了两个得力的副职,他便可以将大部分事务放心地交由他们处理,自己则能够完全从现有工作中跳脱出来,专注于更重要的事务。
原本,他的建议是从现有的部内内设处室中选拔一位合适的人选来担任副职。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单位竟然直接给他安排了一个柳江河进来。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他着实感到有些惊讶和意外。
要知道,在他们这个单位里,像柳江河这样从县委一把手调任过来的情况实属罕见。
他们单位主要负责年轻人的工作,所以员工的年龄普遍较为年轻。
而通常情况下,能够担任县委一把手的人,其年龄往往都相对较大。
而那些年轻的县委一把手们,他们都已经走到了这个位置上,自然是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对于他们来说,群团组织这种没有实际权力的地方,显然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当得知柳江河来到这里时,除了让他感到有些吃惊之外,他内心深处其实还隐隐约约地有些不舒服。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他之前推荐吴冰,已经在正处级的岗位上工作了好几年,不仅和他的关系相处得相当融洽,而且对业务工作也非常熟悉。
在他看来,从内部提拔这位处长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样一来能够更快地熟悉工作,他自己也会更加放心。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半路上竟然杀出了一个柳江河。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单位要专门去寻找一个外来的人,而且还是破格提拔。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
而当他后来得知柳江河竟然是黄家的女婿时,他对柳江河的印象就变得更加糟糕了。
在他的观念里,柳江河能够进入这里,完全就是靠着黄家的背景和关系,而并非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实力。
这种想法使得他对柳江河产生了一种偏见,认为他不过是一个靠关系上位的人罢了。
再加上这段时间,吴冰在他面前也经常在抱怨,还有人给他了一些交代,他才有了给柳江河一点颜色看看的想法。
谁知道柳江河是个软硬不吃的人,一点都害怕他的下马威,反而是把张泽天给抬了出来。
这把他搞得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他听柳江河这话,就知道这家伙不是一个善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