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
“暖暖!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苏友德看到苏暖的时候也是相当惊喜,发出的声音还不小。
一时大家的视线被他吸引过来。
跟一个月前相比,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变。
之前,全村儿人身上多少都带着些随波逐流地麻木,庸庸碌碌,没有目标。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求大理想,只思小温饱,没有大痛苦,只有小惆怅,精神生活相对单调,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
现在,大伙儿说话的声调和语气都要高一些, 而这种高,和乡下人习惯的咋咋呼呼大嗓门儿不一样,是精神上的愉悦,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从“靠天吃饭”到“知作而作”,差别充分体现。
“苏暖回来啦!”
“路上顺利吧!”
“哎哟, 可算回来了,这段时间你不在,李知青又带着人去县里参加培训了,我们看病都得去公社卫生所。”
“京市是啥样的,有见到大领导他老人家吗?”老一辈儿,很多这辈子都没走出过一亩三分地,去首都,多大的荣耀啊。
“大领导哪里是那么容易见的。”苏暖顿了顿,好像又回到上午,只能把在家重复了多次的话再次复述。
“......所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好好好, 还是咱们暖暖有出息啊。”
苏暖与大家伙寒暄了一会儿,便以刚回来想看看药材基地为由,跟着苏大队长离开了村口。
“千山,这边交给你了,别让那些皮猴子偷懒。”苏友德听到苏暖打算跟着一块过去地里心里也是高兴,放下手中正在摆弄的锄头直接交给了苏千山。
三人往村里走了一段路,见周围没啥人了,苏友德擦了一把汗,低声道:“什么时候回来的?你爸都跟你说了?”
“休两天假,正好回来转一转。”
苏暖一手搭拉在弟弟柔软的毛发上,转过头,“嗯,不过我爸也是一知半解的没说清楚。”
苏阳阳两手揣在兜兜里,脑袋转不动,便滴溜溜地转着小眼睛。
苏友德点点头,“家里有你二哥带回来的检查报告,待会路过的时候我拿给你先看看,你也别有什么心理负担,能治就治,不能治......这人的命数啊,都是定好的,不是有句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放心吧大伯,我心里有数。”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苏友德也怕侄女这小小年纪没经历过啥事儿,万一受了打击,心理问题可大可小啊。
中途耽误了一会,下午三点多,一行人才到了种植的大棚。
“暖暖,你来看看,这种下去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之前黄大夫和老胡都说了,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苏友德乐呵呵朝着苏暖开口,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出来了,可见是打心底里高兴。
上河大队目前三大支柱产业:种地,种药,制香(艾柱)。
以公社当下的购买力,制香现在能挣到的钱并不多,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上河大队增加知名度,薄利多销。
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队里也不嫌弃就是了。
然后就是种药,这个就不用说了,实实在在肉眼能看见的效益,而且以现在的药材基地规模,未来上河大队在整个江宁县的地位一定能大幅度提升。
所以说啊,就是得多读书,读好书,看看牛棚那几个就知道厉害了,人家就是读书多懂得东西也就多了,苏大队长有时候和他们交谈的时候还有些听不太懂。
“幸好之前听暖暖你的话,要不然光是建一个大棚咱们就得抓瞎。”苏大队长不吝啬夸奖道。
“姐,杜爷爷还教我们稻子怎么结婚,蝉壳壳可以治病。”苏阳阳探出头来补了一句。话多了以后就是哪哪都有他的事。
苏暖检查完种植进度后闲来无事,听到他的生动描述后嘴角微微抽动,几天不见,这孩子学的还挺杂。
她笑眼一眯,“看来以后小学可以再开一门生物课外实践,寓教于乐。”一句话,队里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又加了一道快乐。
“对了,大伯,这次回来我还带了一些附子、乌头、马钱子,雷公藤......这些药材都是有毒的,你们种的时候最好单独分出一块区域,然后在周围弄些醒目的标志,免得到时候村里人不小心误摘了。”
几块牌子的事儿,苏友德也不可能拒绝。被她这一句话,他反而触发了灵感。
“你放心,到时候集体会议,我跟大家伙好好说说。”
地里待了个把小时,查看了所有大棚种植情况,然后又上山看了看,确定没有大问题三人这才回村了。
“大伯啊,我走啦!”苏阳阳招起小手上的花。
“诶,下回来大伯家吃饭啊。”见两孩子小脸晒得红扑扑的,苏友德也不再唠叨。
苏暖点点头,一把捞起小孩回家去。
苏阳阳手上还拿着花,自然反手抱住她。
看着姐弟俩离开的背影,苏友德眼角都是褶子。他想到刚才苏暖提起的建议,转头给苏卫华打去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