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着再一次感受到中医神奇魅力的贝利教授,倒是不客气,动作忒迅速接过了苏暖递过来的笔记本,一顿。
“中文?”
一时兴奋,双方都忘记了对方其实是外国人。
对上贝利教授殷殷期待的视线,苏暖清了清嗓子,嗓音略显沙哑开口道:“我来翻译吧。”
......
几天后,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例行发布会,将某国黑水河沿岸新型病毒感染的激增指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敦促开展疫苗研究。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杂志联合发布文章:《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Viral hemorrhagic Fevers:pharmacological basis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中医治疗病毒性出血热:药理学基础和机械学见解。
以中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为论治原则,内容不但涉及精神、神经、心血管、血液、消化、呼吸、皮肤科、儿科等临床各学科,还重点突出关于中药在干预病毒感染、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器官保护、调节人体代谢功能等方面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发挥其独特优势,对多种病毒性感染均有较好抑制作用,且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翻译一下,就一个意思中医有无限可能性。
“这不可能!”
“太神奇了,没想到华国的医术居然如此厉害,还是夸大了?”
“不到三天就控制住一次传染病大流行,这简直是医学奇迹啊!”
“听说华国记录在册的中药材有数万种,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们对药理学的认知可能要彻底改写了......”
有人还就不信了,特意找人打听一番,然后贝利教授亲自确认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更让人觉得变态的是那个“苏”只有十六岁。
他们还在辛辛苦苦上课,做实验,人家已经在权威杂志刊登论文了。
果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仅仅一天功夫,野战医院的“苏”,在国外医学圈被大出名了。
是的,就是“被”苏暖自己都不知道的那种。
而论文的影响,远不止如此。
新闻的要素之一,是具有时效性。
国内的《京市日报》、《科学通报》、全国报纸、省报,都纷纷围绕着这篇论文内容展开报道,还提了边境疫情的事儿。
当然,徐老爷子还不知道这事。不过,这不影响他担心了好几天,一颗心七上八下。尤其是,这段时间那边一下子就销声匿迹,连个电话都没有了时。
要早知道会有这事儿,当初就应该把小苏摁在四合院不让出去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啊。
也不知道小苏过得怎么样了,毕竟有些人面对某些事情的时候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比如治不好就怪医生这绝对有可能。
就在徐老爷子犹豫是不是找人问一声时,上午刚刚出院的刘秘书手里拿着几份报纸满脸兴奋的推门进来了。
他身后,还跟着一老一少。
其中一个人是让人给搀扶着的。
“徐老,喏!快看!”刘秘书一进门,就迫不及待的把报纸塞到徐老爷子手里,“小苏同志这次可干了一件大事啊......”
还原一下现场,基本是这么个情况。
徐老爷子这边听到刘秘书的话松了一口气,不是人出事儿就好了,也不管上报纸不报纸的,他只关心一件事,开口问道:“那这么说的话,小苏是不是要回来了?”
刘秘书同样心情好了不少,之前心里想着苏同志被绑架那事儿,养病都没心情,结果人家策反了“绑匪”事小,出了个国还给国家争了个大面子。
真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啊!
“放心吧徐老,陈公早就安排好了,算算时间,我估计这会儿去接苏同志的人应该都已经出发了,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一周,苏同志应该就能回国了。”刘秘书乐呵呵保证道。
得了确认,徐老爷子这才把注意力放在报纸上,笑道:“好好好,真好......”
是啊,真好。
全凭一己之力闯出来的,小苏值得。
刘秘书表示:没错,墙都不服,就服苏同志。
又过了五分钟,两人说完正事,刘秘书侧了个身,给身后一老一小让了个路。
还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