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县里苏家的气氛就没这么好了。
虽说小说里的女主光环逢凶化吉的本事一流,可相对的,站着不动都能招惹是非的本事也是一等一。
何况还是主动去惹事儿。
原着中,苏婉儿同胡进没有这么早结识,加上“苏暖”那时候已经下线了,自然没有关于她的后续剧情。
不过苏婉儿不是傻子,隐隐约约也猜到了什么,自从上次胡进拐弯抹角跟她打听了苏暖的事儿之后,第二天人就失踪了,甚至连陆家的人也好像突然联系不上了,什么音信都没有。
回想一下整件事,苏婉儿的心愈加七上八下的,她甚至怀疑苏暖是不是和她一样重生了,毕竟上辈子的苏暖可不会什么医术,她要是有这本事,也不会被她弄到乡下最后落到个被拐卖的下场。
还有她出手的药,被县里领导如此看重,愿意给她站台。
苏婉儿想到这儿,一路上回到家里脸色都特别难看。
“又去市里了?”
“苏婉儿,你好好解释解释,你和陆靖安到底怎么回事儿,你可别说是朋友,我看你这一天到晚不着家的模样可不像朋友。”
苏婉儿以为自己隐藏的挺好,殊不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不是看在苏厂长的面子和苏母平时待人接物,那些事儿早就不知道传出多少个版本了。
“我不是跟你说了,我是有别的事儿!”
听着苏母的叨叨声,苏婉儿心里有些烦躁。
“有什么事非得让你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深更半夜去做,我说你就不能学学暖暖吗?你看她她现在都已经是医院的医生了,再看看你......”
“苏暖苏暖,这么喜欢她,当初为什么要把我换回来。”扔下这么一句,苏婉儿转身准备离开客厅。
看着女儿这样儿,苏母愣了。
这是什么态度?她说两句还不耐烦了?!
刚想再说些什么,这时,门外却骤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咚咚咚!”
苏婉儿到底还顾及苏母怀着孕的身体,自顾自往门口走过去。
过了一会儿,打开门。
门外的公安,无疑戳开了现实的窗纸,苏婉儿的脑子清醒了,不禁苦笑,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
背后的黑手被解决了,晚上拦路找麻烦的小混混,有一个算一个,都被一锅端了。
带头动手的人是乐兮昭。他现在身上的伤还没好,前线也用不着他,他直接连夜下山,带上一帮兄弟去拿人。
这一晚,很多人睡不着,看着屋外的黑夜,但都各自保持着宁静。
第二天,天朗气清。
苏暖刚出差回来原本想在家偷懒一上午的,结果也歇不过来。七点五十,大队的喇叭就响了。
周桂华敲窗户提醒她,“锅里给你热着粥还有酱菜和两个鸡蛋,阳阳的那个鸡蛋没吃,你待会叫他吃了。”
“这孩子从大清早就开始惦记那几块蛋糕了。”
喊完苏暖,她又转向苏友福, “还不去大队!”
苏友福瞬间没了悠闲,脚底抹油,拎着两条板凳消失在周桂华同志的眼前。
“唔。”迷迷糊糊应下。
苏暖从屋里出来,眼神一片迷蒙。
她洗漱完之后就回屋把苏阳阳叫出来陪她吃早饭。
吃饱喝足后也没急着走,回屋里翻开笔记本,拿着笔写写画画,然后找到角落的一包资料就准备出门,她尽量一天内将准备工作弄完。
剩下的时间还得去一趟公社。
三分钟后,苏暖带着苏阳阳往队委会方向走去。
上河大队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在说药材基地的事儿,这不,八点半一到,队委会旁边广场上已经集聚了数百人了。
随着大队长苏友德对着喇叭一声干咳,人群逐渐安静下来。
“乡亲们,今天的会议主要就是跟大家说说药材基地的事儿。咱们生产队的根本依旧是农业,这个药材基地主要是种植草药,为生产队创收的......”
“我们几个干部商量了,我作为大队长借给基地一百块,另外,入股五十块,副队长、书记和李会计,也分别入股五十......总计三百五十块。”
见苏暖到了,苏友德招了招手,“坐下说吧。”
之前已经说好,等他宣布完药材基地的事儿,剩下都由苏暖回答,刚才只是看人还没到,他才多说了两句。
苏暖将苏阳阳交给她妈,然后走到了苏大队长旁边的空位坐下来。
打开笔记本。
其他几人目光瞬间落在她那笔记本上,一看到上面的画儿,李会计就惊讶了,“哎呦,这画的是咱们大队的环境吧,画的可真好。”
不止好看,那张画像看起来简直就像是照片儿一样,颜色灰黑,惟妙惟肖。
都说了画画是医生的副业,一张地图而已,对苏暖来说,难度不大。
苏暖腼腆地笑了笑,直接进入主题:“除了大队长说的那些,我个人再借基地两百元,另外苏家入股五十元。”就算有能力拿出更多,她也只打算拿出这些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钱。
余光扫了一眼大伯面前文件的数字,苏暖继续开口道:“共计六百元,除去还款以及基地日常的成本,这里主要是大棚平时需要有人照看,控制温度,清洁,维护,所以每一个大棚会配置两个管理员,分早晚班,其基本工分由大队里代发......”
“所得的收益,由生产队所有社员共有,每年按照工分分红。”
“当然,药材基地也欢迎大家单独入股,等分红时收益会更高。”
一起这个话题,直接让所有人都激动的满脸通红,好像数百只鸭子,嘎嘎嘎地吵。
“哎呀,这是真的假的啊?”
“你这不是废话吗?苏暖还能骗咱们,再说大队长他们不是都入股了?”
“就是就是,你想什么呢!要不是人家小苏丫头是咱们上河大队的人,像这样的好事可轮不到咱们头上,自己去县里了不说,还不忘带大家伙儿一块过好日子。”
不说大富大贵,最起码可以奔向小康生活。
何况,按照人家苏暖说的,咱们这儿的土地非常适合种药材,产量高,虫害也少,等种完药材,接着种粮食,收了药材,再种粮食,基本上什么都不耽误,甚至还多出了五十多亩田地。
上河大队的人都不怕吃苦,能每天多赚两个甚至更多的工分,当然一万个乐意。
人群中立刻有人按捺不住,大声应和,“我来,我出十元!”
接着,像是点燃了导火索,一个个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我,我也来!”
“算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