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彻颇有几分同情朱元璋:“碰上这种情况,那是真的得捏着鼻子认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肯定不能在这种正需要海防人才的时候,把这群海防人员原本跟随的老首领给干掉,哪怕这个老首领一直以来都反复横跳,一直都没有真正忠于自己,甚至可能还给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烦。

但还能怎么办?谁让人家就是有用,谁让人家就是不可替代,谁让人家就是有这方面的巨大影响——只要这个皇帝还有些雄心壮志,还比较头脑清醒,那就是得认了啊!

政治嘛,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妥协。

虽然作为实权在握的皇帝,大多数时候也都不需要像是那些大臣之类的做出大量妥协,可是也总有这种需要妥协的时候。

刘彻自己也曾经体会过这种感觉,这种虽然感到不爽甚至恶心,却还是不得不忍让认下一些事情一些人的感觉……

当然,这种做法,最后让他获得的回报非常大,也算是很值得,想来朱元璋忍了方国珍也一定会获得这种“忍”所能够换来的巨大回报。

这是值得的。

但不妨碍刘彻因为这种不得不忍的不爽感觉而对朱元璋感到同情。

“要是朕没有猜错的话,如果这方国珍死在朱元璋前面,朱元璋说不定还得对他的葬礼做出一番姿态……”亲自致祭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既然要善待方国珍,从而博得那些海防人员的忠心,那就要做到完美——前面那么长时间都忍了,为什么不在最后的时候继续做下去,来一个善始善终?

不过确实还是很不爽就是了。

-

而最后一句总结,也在民间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别的什么都是虚的,就是这种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能力是真的!”有人立刻对着自己的儿孙耳提面命,要他们牢牢记住这句话。

“我当然知道……不过这世上哪儿来的那么多不可替代的能力……”他的儿子先是老老实实表示自己听进去了,随后又忍不住嘟囔。

男人眉毛一竖,怒火瞬间就有点翻腾:“没有?像是方国珍这样的确实没那么多!但是我是指望你们能有方国珍这种程度的不可替代吗?我只是指望你们稍微有那么点能力,相对不那么容易被替代了而已!”

他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们,冷笑:“你们有几斤几两,我还能不知道?!”

“我唯一指望的,就是你们日后能凭借自己的相对的能力撑起家业!”

被亲爹这么一番训斥,兄弟几人没再反驳。

——确实,方国珍这种程度的无可替代,那完全是少数中的少数,毕竟能让一个开国皇帝忍下来,那当真是绝非常人。

最近,他们从各种渠道了解了不少真真假假的关于皇帝大臣们的故事,其中一些大臣能力出色但最终还是被皇帝给砍了贬了的也有不少,可见皇帝的权力有多大、又有多么任性……如果不是真的绝对的无可取代,那皇帝根本不可能忍下来。

而像是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那当然不能指望自己日后或者自己的儿孙日后能有这种程度的不可替代……这跟祖坟冒青烟也没什么差别。

但如果只是说相对的不可取代,能够让他们兄弟撑得起家业……那确实还是有几分可能的。

“别觉得我说的难听,”父亲又道,“你们现在的情况,已经比许多人好不知道多少了,那些田间地头的人,能有什么不可取代的能力?就算他种田是一把好手,但对于上面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区别?”

“除非,这人能够直接让粮食翻倍!哦,还得遇上一个头脑清醒,并且愿意给底下人功劳的父母官!”

“但是你们现在不是这样,咱家有几分家业,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可也足以在一方安稳过活……”

几人对于自身的情况也很清楚——他们确实是日子过得比许多人都好多了,也因此,才能谈得上什么“相对不可替代”。

像是那些农人,哪怕其中哪个人是什么种地的一把好手,同样的地和种子,他手里就是能够多收获一点,那又有什么用?放在地方上找婚事或者一些小事情上说话确实好用一些,但是也就是这样了。

对于那些真正会影响到农人生死的人而言,区区一个种地好手,确实有点能力,但那又如何?

一点都不如何。

就算真的能够做到产量翻倍……那也真不一定就能够得到多少好。

他们家确实已经不错,所以他们才要撑起家业,才需要相对的不可替代……

-

还有许多百姓对当时的百姓们选择追随方国珍非常理解。

“他们又不是没有支持朝廷,可是朝廷是个什么做法?跟着方国珍对抗朝廷,结果最后是高官厚禄,可是支持朝廷镇压方国珍的人,却是都白死了!”有人冷哼。

大家只是没有读过那么多书,也没有那么多的见识,同时也不知道很多天下大事朝堂风云罢了,但大家的脑子还是正常的!

如果说两方的结果差不多,那或许有人为了支持朝廷所代表的“正道”,会依旧愿意支持朝廷,也可能有很多人会选择两不相帮,只是埋头过自己的日子……

但是结果,情况竟然是追随方国珍,不仅能够平时过得不错,还能获得朝廷的封赏,可是支持朝廷却下场凄惨……这谁还会愿意支持朝廷?

一方面利益丰厚,一方面不仅没有利益还全都是坏处……

“元朝朝廷能够在这种事情上也搞成这样,活该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