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新林海雪原 > 第183章 冤家上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家几十号人蔫蔫地跟在了后头,哪里还有来时的锐气!队伍里一个岁数大些的家伙回头对着身旁一跛一跛的冷脸汉子问道:“春武,你说成家小子这是当了多大的官儿……”

二十多号人拎着棍棒到了成家门前,成大午面含笑意已经在门口候着了,瞧着一群土揪揪的乡汉乱腾腾过来,他压压心中涌起的感慨迎前两步插手抱拳,“张九叔,十年不见,您老还是这般年轻有劲儿,大午给您见礼儿了。”

这群人停下脚步都在仔细打量成大午,一眼、两眼、三眼,然后过来寻仇报复的底气就在这一瞬间泄掉了大半。

这个张九叔其实比成大午大不了几岁,在这一带三乡五里的混名在外,听见了成大午客气的招呼也不知如何发作,眼里盯着成大午,左右踱了两步还是开了口:“大午兄弟,做了官了?”

“十年前离家跑去关外当了兵,这次跟着长官来天津招兵、救灾,这样的大饥荒,担心家里爹娘和乡亲们,抽个空儿回来看看。九叔、春武兄弟,你们来得正好,咱屋里坐下扯吧!”

对面想知道的事,成大午没兴致提,他既不点头也没摇头,只是想着赶紧把这场十年前的破事儿翻了篇儿。

“不用进去说了,你成大午当了官儿俺张春武也不怕!回到沧州地面儿,就得按咱这儿的规矩,十年前你赢了,俺腿落了残,你跑多久也得给个说法,要不咱就再打上一场。”那个跛脚的冷脸汉子张春武扑棱着脑袋站到了前头。

成大午瞧瞧张春武,听出了他话头儿里的心虚气短,摇了摇头出声儿平稳:“俺离家十年,遭过罪受过欺,上过战场也杀过人,可这些都没啥好扯的,最要紧儿的是俺涨了见识,知道一个爷们儿窝在咱这一洼洼地界儿好勇斗狠算不得汉子。春武兄弟,你说吧,要赔礼还是赔钱,我给!”

对面一群人还真没想到,如今做了官儿的成大午竟然这么好说话,那豪爽大气的劲头儿一摆,还真没人敢当他是怕事儿的,一下子大家当街冷了场。

那个张九叔年长几岁反应也够快,上前两步接了话儿,“大午兄弟,听说你要带人去天津买粮放赈?”

“嗯,这就要走!九叔,你怎么说?”

“大午兄弟,咱们四里八乡的可都饿着肚子呢,你跟春武十年前的那点儿过节也简单,俺开个口,五十石粮,既算你的赔礼,也算你的救济,张官寨的父老兄弟也记下你大午兄弟这份家乡情义……嗯,你要觉得多了,那咱可以再商量商量……”

事情回到了正题儿上,成大午心里松了口气,可身后成官庄要去运粮的一帮小年轻儿不干了。五十石粮,那可是两万多斤,搁在眼下那可是活人无数的救命粮啊!你张官寨不是来找以前的过节儿的,你们他娘的这是要劫道抢救命粮啊!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儿,大家伙忽拉拉抄上了棍棒刀枪,只等成大午一句话就把他们打杀出去!对面张官寨的几十号人瞬间也摆开了架势,这就要当街厮杀了……

只见成大午冲着门口的侯明、小黑一招手,“让他们全都退后两丈,哪个敢动手,我不饶他!”

侯明、小黑听令上前,一人盯着一边,一手扶着匣子枪,沉声挥手,“往后退!”

别看俩小家伙个头还没长成,那瞪眼前行的气势压人,转瞬就把中间清空了一段儿距离,只把大午哥和对面那个九叔和张春武留在了当中。门口睁眼瞧着的成老爹心中稳了下来,大午这孩子真正是长了大出息了,只听成大午又开了声儿……

“九叔,要是换作以前,这五十石粮也就三百来块,不算个啥!眼下是救命的时候,我得问你和春武兄弟一句,这五十石粮食我若给了你们,是你张家留下还是拿回去救济张官寨的百姓?你得给俺个实在话儿!”

成大午的问话戳了张官寨人的心窝子,面前这位张九叔一下打了磕巴,可他后面那一伙却听在了耳朵里,那心情可就复杂了,顿时就把眼神儿都转向了场中的张九叔。

张春武却是不愿输了阵,跟着大声道:“你成大午别瞧不起人,俺张家还有吃的,这粮你要给了,当然是全村老少都有份!而且俺跟你以前的过节儿就算翻过去了。”

“好,我要的就是你春武兄弟这句话!九叔你回去跟村里招呼一声儿,春武兄弟,带着你这帮弟兄跟着我去天津买粮……”

……

一路上成大午费了大劲想把两个村的年轻人拧到一起去,道理讲了几大车,可一点儿效果也没有,只好让侯明、小黑各盯一队,一道儿上经着心赶回了天津。

自然是先给奉天家里发个急信儿,成大午上船的时候可没想到关内的灾情如此吓人,少当家要能过来那可就让人安心了……

秦虎本来就要带着巴子和郑大金坐火车去安东了,恰恰这个时候老海叔和成大午求援的电报到了!秦虎顾不得其他了,立即调整计划,让巴子赶紧回万家屯通报情况,等郑文斗他们回来,快速带着资金去安东购粮,船运天津,协助周聚海完成招兵、救灾任务,自己这里先从家里凑钱出来买第一批粮食,从铁路发往天津救急……

老奉天饭庄开张近一年,生意可算得上红火,秦虎把自己的份子五千块都拿出来了,六家子很快就凑出了一万几千块,这时候关外的粮食也涨价了,最便宜的高粱也从去年的一石六块涨到了七块【高粱一石440斤】,少当家眼睛都没眨一下,一天时间就把一万五千块换成了2000多石高粱。粮食交给顺义叔安排车皮发去天津,再给海叔和大午哥发个电报,通知他们后续‘万少’在安东的电报联络地址,然后带着郑大金直奔安东,先给郑文斗来安东坐镇打个铺垫……

成大午接到秦虎的电报,心下安定的同时,顿时也觉得肩头上的担子重了,老疙瘩有重要的安排无法脱身入关,海叔和铁梁叔本有招兵的公务在身,自己除了要帮着海叔跑腿儿张罗,再想多帮帮乡亲们,就只能靠自己三个了!

这样铺天盖地的大灾每天都在恶化,天津市区和大路口到处是饿的眼神儿迷离的流民,周边除了沧州县城里还能买到少量的粮食,就剩下天津这个粮食集散之地了。成大午身上的五百银元,连五十石陈高粱也买不上了,最后还是海叔先从招兵的赈灾粮里拨过来一些,给他凑成了六十石。

救急的粮食有了,可运输的问题又来了,三十多辆大车刚出天津,就被饥饿的流民给堵上了,任凭成大午、张春武这五六十号人怎么轰赶也无济于事,还有些气力的饥民跪在车前,没了力气的干脆就躺在了路上一大片,成大午让大家把身上的干粮一块块地都散发下去,这才勉强退了回来。

白天走不成,就只能走晚上了,大路走不通,那就拐小路!可眼瞅着有人往外运粮,就有些流民跟着他们的大车到了招兵处的营区,本来这里就聚集了部分流民,这下都不敢出去了,成大午这下可急得挠了头……

周聚海和姜铁梁这里的招兵工作也是遇到了麻烦,招兵救灾的大旗立上,饥饿的流民疯了式的就涌了来,老的少的拖家带口就堵上了!市区外临时圈起的兵营赶紧就关了门,十天下来才挑出来百八十个像个样子的年青人,这里只成了每天拿点粮食出来散一散的赈灾处了,兵是没法招了,无奈之下只好去求天津警备司令部来帮着撑个局面……

现在的北平、天津是在阎锡山的势力管控之下,虽然关内关外名义上都归属了南京国民政府,救灾也是国家大计,面子上不能不做,可奉系与晋绥系去年还打生打死,谁还真把对方的事情放在心上!晋绥系的山西大本营也在闹饥荒,河北这边赈灾都顾不及,更没人管你奉系招兵了。眼下北方,就你东北军关外的日子过得滋润,你有粮放赈我赞成,那招兵买马我不拦着就已经算给了张少帅面子……

一事不烦二主,周聚海带着成大午到天津警备司令部求见傅司令长官,无奈人家根本不见,这下爷俩也没了辙!对着灾民硬打硬轰下不去手,开赈救济又没有余粮,想招兵进来、运粮出去这可头疼了。

“海叔,咱再发个电报问问虎子,备不住他能有个好主意?”

“好吧……”

周聚海没报啥希望,一封长电发到了安东,秦虎这边就怕天津有事,还在安东货栈等着郑文斗过来商量一下再过江去,接到电报就是一愣,“傅作义!他现在是天津警备司令?”

秦虎的精练电文很快回到了周聚海手里,“此人可交,正值缺粮,送他一批,事事通畅!不要吝啬,计议从长。”

接到了秦虎的电报,周聚海和成大午二次登门,短笺往里一递,果然有了效果!俩人被请了进去,还真见到了这位年纪轻轻的一方大员。

面对周聚海这样的下层军官,傅作义也没啥客气的,话语一出单刀直入,“你们手里尚有余粮?”

傅作义早就接到了东北军辅帅张作相的信函,东北军部支援天津方面的赈灾粮也已经入库,信中也详细提到了招一团省防军,两千人马,再给这些愿意去关外当兵的家里每家一石粮的接济,算是救灾的一部分,所以此刻傅作义才有此一问。

周聚海明白傅司令长官这一问的涵义,因为张同禄的关系,离开沈阳时,张作相亲自叮嘱过周聚海几个方面的细节,现在又有了秦虎的定心丸,此刻见到了真佛,也是实话实说:“东北军军部拨给俺们的招兵粮也只是两千石,兵未招齐,这粮也不敢乱动!不过,我们在关外还有些颇有实力的朋友,他们愿意出粮赈灾,出来时有话给我,若有困难必倾力相助。”

“能有多少?”

“两千石只多不少!只是这粮该用于赈灾,傅长官若是急需,我可以做主拨一部分出来……”

傅作义眼睛亮了,掸掸身上的军服严肃道:“军中无戏言!”

“傅长官您是天津的警备司令,俺们上门有事相求,怎敢与将军戏言?”

“嗯……”傅作义低头踱了几步回头问道:“现在关外的粮价如何?”

“最便宜的高粱米也7块钱一石了,不过天津这边都10块多了,还没粮!”

“哦……你那些关外的朋友可以来天津做个长久的粮食买卖,本长官可以给他们个方便,你回去与他们商议一下如何?”

周聚海和后头跟着的成大午都是脑瓜子一闪,心中都想到了一处,“这才是当大官的思路,稳住渠道思虑长久,跟咱家里那位少掌柜的是精到一堆儿去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郑文斗过来一趟。”

“有傅长官的话,想必他们是愿意来的,俺回去跟他们说,让他们派个领头的过来一趟天津。”

“好,你们是想让天津警备司令部出兵给你们撑个局面?”

“正是正是,实在是饥民太多了……”

“嗯,你先给我押下一千石粮,有钱我会给你,没钱就先赊着,怎么样?”

“傅长官给了我们支持,这钱可不能要的……”

当天晚上,沈阳家里发来天津的第一批粮食终于到了,早上傅司令长官拨过来一营人马荷枪实弹听候周聚海的调用,一切事情这才开始正常运转起来。

有了额外的余粮,招兵处不远也设立起了几处施粥棚,当兵的年青人开始挤进了操场。成大午给家里的救急粮被一连人马押解回村,成大午二话没说,就给两个村子平分了这些救命粮。张春武这回算是服气了,两个村的小年轻儿经过了这一场共同的磨砺,不仅不闹了,反而愈发亲近起来,再次回来天津运粮时,可就起了一起入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