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不声不响的跟生产主任达成默契。
年前几周,两人在几乎形影不离,只要是生产主任郑卫国巡查车间,身边一定跟着王保这个技术科长。
生产主任和技术科长,工作内容本来也有重叠,一开始没引起任何风波。
直到年前最后一个周六,某个车间主任察觉出异常,顺道上报给了杨厂长。
“赵工,你准备让王师傅接班?”
杨厂长笑容温和,趁着赵成下班取车的功夫来搭话,行事做派完全没有领导架子。
“没错,王哥在厂里快十年了,对各个车间也熟悉,也是时候发光发热了!”
赵成推着车子,跟杨厂长并排而行。
“我还准备联系兄弟厂调来一个,倒是忽略了厂里就有合适的......赵工费心了,为厂里花了不少力气!”
杨厂长很痛快的说出自己原先的计划。
他最开始也想过厂里的人,王保就是最合适的一个。
但是,王保现在是技术科长,级别跟生产主任一样,还有技术补贴,钱多事少,在专业问题上也有话语权。
技术员做到这个程度,基本也就没追求了。
王保虽然还不到考虑退休的时候,但也已经年过四十,这时候劝人家换工作,实在是说不出口。
熟悉新工作要时间,想出些成绩要看运气。
哪怕是运气好,办成了一些事,也未必有什么好处。
加薪?不可能!最多给个荣誉,外加一次性奖金,十块顶天了。
升职?更是遥遥无期。赵成还年轻,轧钢厂的生产副厂长是不用想了,只能等着其他地方的空缺。
有这么多不确定因素,杨厂长都想知道赵成是许了什么,才能让王保答应接下这堆活。
“其实王哥不太想换位子,但生产还是要懂行的人来管,我也只能强求了!”赵成叹了口气,“多亏王老哥顾大局,不然我也劝不动。”
“这样也好,老带新是咱们老传统,技术科也能换个领头人,那几个大学生也该多接一些担子。”
杨厂长稍微转移了话题,没在生产主任这个位子上深究,反而探讨起技术团队的梯队建设。
在杨厂长看来,只要不是李怀德的人接手,对他的地位就没有影响。
两人的交谈没多少潜台词,连后续思考的价值都没有。
赵成对这种交流感到很舒服。
有句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正副厂长差着半级,一般是半死不活。
但杨厂长这一点做得很好。
工作中,他没把赵成当下属,平日里领导层开会也给足面子,时常询问赵成的意见。
虽然从每次会议的结果来看,最近赵成的意见越来越没意义了,但有这个步骤,至少证明杨厂长是个合格的领导。
相比之下,李怀德干的就不是人事。
单是后面改开倒卖国有资产,放到任何时候都是该吃花生米的过错。
只是现在整体风气尚好,李怀德就算贼心贼胆都有,明面上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相较而言,杨厂长还是合格的,不然连扫大街的资格都没有。
李怀德的消息比杨厂长慢了半拍,年前三天才收到消息。
他的人毕竟都在后勤,虽然在各个车间也有些人脉,但聪明的不多,能看出生产主任异常的就更少。
这时候大部分工人已经没了工作的心思,话题也早早带了年味。
收到消息的李怀德,第一时间来到赵成的办公室。
“赵工,过年好!”
“李厂长,过年好,时间过得真快”。
赵成有些感慨,虽然按公历现在已经是64年,但没过年就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
“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找赵工你商量!”虽然距离不远,但李怀德特意过来可不是为了提前拜年。
“后勤工作上的事,我可不太懂!”赵成推脱道。
“不是什么专业的事,就是征求一下意见!”李怀德笑了笑,继续道:“去年领年货的队伍太长,今年后勤草拟了个章程,明天分批领年货,上午车间工人按顺序,然后是各个科室,后勤和领导干部排在最后,估计要轮到晚上。”
“李厂长你负责的后勤,从来都能让人放心,这事我支持!”
赵成见李怀德不是来找麻烦的,随口就答应了,毕竟这方案确实不错。
能当领导而且还不被下属背刺的,人品不一定好,但一定不是蠢货。
如果是刘海中那样的,上个月坐进办公室,下个月就会被举报,没有下属希望自己上司是个蠢人。
“赵工你能理解就好,我是觉得这点小事就不用开会讨论了,楼里打个招呼我就把公告贴出去!”
李怀德走了,走的时候很开心。
至少赵成还没倒向杨厂长,否则一定会抓住自己的小漏洞不放,提醒自己开个会来决定。
另一边,办公室里。
送走李怀德之后,赵成连工作的心思也没有了,翻了几下毛选,带着书溜达出办公区,准备到放废品的仓库里躲清静。
仓库里面有不少废料,都是厂里财产,但都不合格,只要打个条子交点钱就能拿走。
偶尔有工人和技术员会来屎里淘金,赵成当初也跟技术科的同事来过几次。
这里没什么重要物件,连巡逻都少,最适合躲清静。
但今天不是时候,有人捷足先登。
一男一女,一前一后进了仓库,哪怕只有背影,但熟悉的人也能看出大概。
男的是许大茂,他走路的姿势总是在模仿领导,很容易辨认。
女的自然是秦淮茹,虽然厚衣服包裹着看不出身材,但身为四合院第一洗衣姬,贾家的衣服基本全院都认得。
赵成靠着墙壁,在岔路口的看着两人进了仓库,板着脸转身离开。
寒冬腊月来这没暖气的仓库,想做什么基本是明摆着的,绝对见不得光。
许大茂能干出这事他不意外,毕竟前科不少,而且娄晓娥回娘家好几个月了。
但秦淮茹出现让他有些意外,现在贾家只有两个孩子,一共四口人,秦淮茹一级工的工资勉强够养家,应该用不到像电视剧里那样馒头换馒头。
莫非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过惯了花别人钱的日子,花自己的钱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