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不得不承认,我能决定战争开始的时间,却无法终止战争。

好在,卞城并无大事发生,史进已经被我从牢里救出,暂时让他负责一半的卞城治安。

之所以是一半,那是因为我不能相信他,不敢把全部都事都抛给他。

但又不能不用他,以史进对卞城的了解,对唐国的熟悉,只要不发生意外,半年的时间足够让唐国恢复平静。

后勤的压力越来越大,粮草从伊、南封六郡运到辽州,几乎是贯穿了整个唐国。

我让徭役民夫在十二月一日的时候停止运粮,全部回家,主要我看到了大雪的踪迹。

这些民夫会死很多,攻打赤昭士卒的衣物也很单薄,我必须赶紧结束这场战争。

……

十一月二十七日,看着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前线战报,

谷将军已经穿过旭州抵达玄州,并且围困了烟城。

赤昭国与其余四国不同,他们的州多且地方小,有的州和林州差不多,有的州只有一县的地盘。

烟城更是距离这里不到一百里的地方,加上路上的弯弯绕绕,最多一百三十里的路程。

烟城,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诗意,但实际上它并不是赤昭国原本的国都。赤昭国的国都早已被珝攻占,如今的烟城只能算是他们的临时国都。

当初选择将国都迁至烟城,原本是希望能够靠近赤昭和北陵两国,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援。

然而,事与愿违,这个决策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

此次与谷将军的消息一同前来的,还有赤昭国的右丞相。

他恳请我能助他一臂之力,据他所言,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让赤昭国的皇帝禅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请求谷将军将重兵屯于西门,以此来引开赤昭国不听他命令的兵马。

面对右丞相的请求,我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求情。

至于要不要屯兵西城门并将决定权交给了谷将军。

毕竟,我对那边的情况并不了解,万一西城门存在一些可能会导致大军覆灭的因素呢?

比如,决堤,虽然冬天的水位很低,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西城门的地形是否利于屯兵,是否利于抵御和撤军。

我并不看好右丞相能成为新的皇帝,夺权哪有那么简单?

皇室宗亲是干什么的?豪门世家是干什么的?朝中权贵是干什么的?百官又是干什么的?

……

十二月初四,一名校尉骑着快马来到卞城,把赤昭国的圣旨带了过来——赤昭国新皇言尤的圣旨。

他居然……真的成功了?

赤昭国屹立于北边多年,被别人攻打十六个州的还是第一次。

这并不能说明是因为赤昭国皇帝昏庸,也可能是珝国太过强悍。

但百姓不会管那么多,失去民心是肯定的。

赤昭国百万人在珝国的残暴统治下,一些将领、官员、世家都有人留在那边没来得及逃出来。

加上赤昭国连战而不胜,在伊国的战场上,他们是获得了一些优势,可仅仅是优势,要真正攻下京城要等到几个月之后。

最终,在言尤的“劝诫”下,赤昭国皇帝“同意”禅位。

但,烟城依旧没有打开城门,言尤说已经派人召回南下大军,希望伊国看到撤兵后让谷将军也撤出烟城地界。

现在的赤昭国,要打,也不是不能打下个半壁江山,但根基不稳。

连唐国都够伊国消化好久,只能暂时这样了。

十二月十五日,赤昭国大军已经撤离伊国地界。

他们的骑兵早在十二月初七离开京城,退到泗州州城,与剩下的步卒一同离开伊国。

周展功、颜五也正前往泗州州城帮助文将军抵御北陵国的青鳞军和赤甲军。

赤昭国的骑兵我一直有派人注意,确保他们不会杀个回马枪。

而消息,自然是米家。

米家的生意越来越大,在城中打探消息,以及派出一支商队看似行商,其实是去探查骑兵的动向。

所以我能确保,赤昭国的骑兵确实在回赤昭国的路上。

我也让谷将军立刻回来,后勤粮草已经快供应不上了。

……

十二月二十六日,北陵国传来求和的圣旨,我同意了,我不想让他们付出什么赔偿,赶紧停下战争才是当务之急。

我怕自己装作“伊国还能再打”的样子北陵皇帝会相信,伊国现在必须停下来好好休养。

在安定六年最后的几天,战争终于结束,大冬天已经开始飘着小雪。

我要完全掌控唐国,至少需要三五年。

唐国,那真的是民不聊生。

就安定一年到安定六年间,死亡的百姓就有超过百万,这还不算我屠城的那一部分。

这段时间,我也接触了很多唐国世家。

他们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谭自在是草莽出身,手下大多是一字不识。识字的也是原来众生教的人,毕竟不识字怎么练武?

他们对世家很是厌恶,等他们成为了新的权贵,更是进行打压和逼迫。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起兵造反,奈何世家太多,人心不齐最后不了了之。

再加上,当兵在唐国是最为危险的选项,不亚于举旗造反,就是除非走投无路,否则就是饿死也不去当兵。

……

十二月三十日,我离开了卞城。

留下百林军和穆偏将一部共五万人,让他们分别守在辽、晋两州,预防北陵国和赤昭国的袭击。

百林军吸纳一些降卒,恢复为三万人。

司博雨封为千户侯,从原来的百林军将军成为镇辽将军,钱财更是从不吝啬,美男……就算了。

她麾下的将领我也没忘记,该升官的升官,该给钱的给钱,该封侯的封侯。

穆二十六,因为救驾有功,部下又擒获唐国皇帝苏毅,我升他为晋州守将,让他带着两万人组建新军——晋阳军。

对于他们的赏赐也一样,通通安排了下去。冯通鸣凭军功担任晋阳军偏将加千户侯。

单凭他抓到苏毅,就值得这个侯爷。

……

之所以还没给谷将军等人赏赐,那是要留着回到京城正式封赏,晋阳军和百林军是要留在北边无法回去,所以才提前封赏。

不让谷将军守北边,那是北边有些冷,就他这把老骨头,一场大雪真可能要来他的老命,就让年轻、耐寒的将领在北边驻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