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凌风自然知道,眼前的制片人兼导演彼得,执导奇幻电影的能力有多强。
在上一世,当时技术受限的情况下,都拍出了史诗级的奇幻巨作《指环王》。
足以说明彼得导演的创造力和能力。
这很符合苏凌风想要将《鬼吹灯》拍摄成史诗级东方玄幻巨作的设想。
而且,以彼得导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这部电影交给他来制作,等于是拥有了一个天然的宣传招牌。
更利于将《鬼吹灯》这部充满东方色彩的玄幻巨作,推向世界。
从而达到苏凌风想要向全球进行“文化输出”的初衷。
他们西方的电影市场,和我们有所不同。
不管是大美丽,还是西欧,他们的电影市场都是“制片人制”,而我们则是“导演制”。
这两种不同的电影制作制度,直接影响了整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的全过程。
并且伴随着不少更深入的影响力,其影响到底有多广泛,没人能说出一个定数来。
先说一说西方的“制片人制”。
在西方电影市场,一部电影的诞生,是由制片人来发起的。
首先,制片人去找编剧来写剧本,然后再去物色导演,看看让谁来执导这部电影。
接着,可以先去找电影公司投资,或者先选拔好演员,两者也可以同时进行。
大抵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总之,整部电影的诞生,是围绕着制片人展开的。
他们电影署名“xxx作品”,这个“xxx”指的是制片人。
在上一世的时候,我们内地有一个知名的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叫《英雄》。
聚集了不少明星大腕。
这部电影当初在大美丽上映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他们当地“制片人”制度的便利。
当时找了一位国际上知名的制片人,将《英雄》这部电影,署了那位国际知名制片人的名字。
促使这部电影,夺得当年大美丽外语片票房的冠军。
再说一说,我们内地电影行业,截然相反的“导演制”。
和“制片人制”的本质区别是,我们内地的电影,是由导演发起的。
一个导演想拍电影,先去找本子。
剧本要么自己写,要么根据某部小说改编,亦或是去找知名的编剧约稿。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位编剧,编剧写出来之后,自己再去做调整。
经常一部电影的导演,还会出现在“编剧”一栏中,就是这个原因。
敲定好剧本之后,导演拿着剧本去寻找电影公司投资。
资金到位后,再去挑选演员,甚至电影中的插曲,都要导演去找......
也就是说,国内的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展开的。
导演是整部电影项目绝对的boSS,地位非常高。
而西方的电影市场,则是制片人为boSS。
本质上,他们剧组里的导演和演员是一样的地位,都是被聘请来,给制片人干活的。
苏凌风最为看中彼得导演的,就是基于他们西方电影市场的“制片人”制度。
彼得作为西方电影圈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本身就对整部电影的宣传,有着很大的作用。
再者,他在上一世,已经证明了自己在执导奇幻题材电影方面的能力。
苏凌风对于今天,能见到彼得导演,且对方有可能会执导自己本子的情况,还是有着很浓烈兴趣的。
既然在正式谈论项目之前,双方都对另一方的条件,表现出了不浅的兴趣。
这一谈论过程,就显得顺利多了。
双方几番试探之后,基本都掌握了对方的底线,很快话题就深入起来了。
“苏总,依您的意思,这部电影您是作为联合出品人的身份出现,而制作电影的过程,交于我们,是嘛?”
雄狮电影的老板约翰逊,将苏凌风先前的观点,概括总结着问道。
当然了,这些话经过了现场的翻译徐小曼,翻译给苏凌风听的。
苏凌风向来谈合同时,都很谨慎,且认真,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发现对方概括总结的还不够细致,连忙给补充了一句。
“制作电影的过程交给你们没错,但剧本不能乱改,这部电影是基于东方玄幻背景的,一定要按着这个思路拍。”
言下之意,这部电影不能你们拿去本子后,“咔嚓”一顿乱改,把东方玄幻的内核,给换成了西方奇幻,故事还沿用我们的。
那岂不是背离了自己,想要进行东方“文化输出”的初衷。
这部电影倒成了为你们西方人服务的工具了。
哪怕你们付了版权费,也不能这么改。
苏凌风投资这部电影,挣钱只是其一,还兼任着别的目的。
单纯想挣钱的话,他还真看不上娱乐影视圈这仨瓜俩枣的。
徐小曼自然懂苏总话里的意思。
在脑海中一番语言组织后,尽可能地给对方解释清楚。
“苏总的意思是,把制作电影的权限给你们,前提是你们不能改动电影剧本的原背景故事,这部电影的背景故事一定要设定在东方玄幻的基础上。”
约翰逊和彼得一听,面面相觑。
心中不禁暗叹,素闻面前的苏凌风,是一位商业奇才。
商业思维敏锐的同时,似对市场充满着远见。
雄狮电影的老板约翰逊,虽在财力上远不及苏凌风,但资历却很深。
如今已过花甲之龄的他,涉足电影行业四十多年了。
在谈判上向来都能占据着主动权。
可今天双方的谈判,他完全被苏凌风牵着鼻子走。
自己来时心里藏的小九九,丝毫没有机会流露出半分......
苏凌风的这句话,无疑是他心里所存的最后侥幸,也给堵死了。
没错,他和彼得导演,按着原来的设想,还真是打算把这部剧本,给改成西方背景。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原因也不复杂。
这其中隐藏着很深的利益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