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颓废2年我成总工 > 第223章 狼多肉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印三裔工程师齐兰-贾因将手中的文件高高举起晃了晃,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什么意思?”现场立马有人问道。

贾因皮肤黝黑,蓄着胡须,他看向坐在桌案后的首脑奈德,后者给与了一个肯定的眼神,表示继续...

贾因得到办公室内全场最高授意,脸上得意的笑容更浓。

他高举手中的分析报告,同时办公室一名金发女秘书推来一台移动屏幕。

贾因点亮屏幕,赫然出现了一张龙国锚点号的全方位3d的拆分解析图。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各位请看,这就是我们小组针对龙国锚点号的全面解析图..”

随着屏幕里锚点号3d动画的360度旋转,众人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分析,详细到了内部所有部件和结构设计。

众人有些惊讶..

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贾因内心暗爽。

“各位按照我们的分析,龙国的运载火箭以及飞船完全不足以支持一次性对四个着陆点的登月,大家请看...”

很快大屏幕中出现了一段复杂的计算公式,并搭配上了一张锚点号的假想剖面图。

“各位这里是箭体结构,众所周知所有的运载火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你们别看龙国的登月火箭体型巨大,其实中看不中用。”

贾因嘴角扬了扬,然后继续说道“当火箭直径和高度增大时,储箱同样要承受推进剂的压力,其壁厚同时需要增加壁厚来维持强度,这就导致结构质量呈立方级增长,而推进剂质量仅按立方增长,这就导致推重比大幅下降。”

贾因站在移动屏幕边解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在场的很多都是航天相关部门的高层自然不用说都知道。

“别废话说重点!”

终于坐在桌案后的奈德声音冰冷的开口。

贾因尴尬的维持着笑容赶忙说道。

“所以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速度增量(ΔV)与燃料质量呈对数关系,而非线性关系,即使燃料质量大幅增加,ΔV的提升也会逐渐减缓,最终导致有效载荷增长有限。”

贾因快速在大屏幕上写出一串公式,并且在代表速度增量的ΔV符号上重重的画了一个圈。

所有人点点头认可贾因的解释,贾因滑了滑屏幕继续说道。

“...大家看,由此可知,燃料储箱储存的燃料将会占火箭体积的80%以上,根据我们的计算龙国火箭的有效载荷仅仅为1.5%...所以想要在有效载荷舱中塞进指挥舱、轨道机动动力、电力和生命支持系统,以及登玥舱中的下降级和上升级,所以龙国登玥火箭的有效载荷仅能够保证一个登录点的配套装置已经是极限了,这无关火箭的大小。”

会议室内人们眼神微微一亮,似乎把握住了什么。

“也就是说...龙国这次很可能是一场竞赛骗局!”一名内阁高层眯了眯眼。

“他们竟然想用当年我们对付大毛的思路对付我们,不愧是龙国,论计谋我们在有5000年文明的龙国面前还是一个新兵蛋子。”被打脸的NASA工作人员恍然大悟。

“确实有很大的可能。”

“龙国什么时候也会操控舆论造势。”

刚刚还在被集体罚站的众人立马打破沉默热议了起来。

“贾因的分析非常合理,我们不能被龙国带了节奏。”

“做一分,演三分,差点就相信龙国了。”

“所以说...龙国最多只能对一个地点发起登陆。”

“嗯...没错,我就说龙国不可能一次对三个着陆点进行染指,但是却能够让其他国家陷入竞赛的怪圈。”

贾因的推论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也给所有人了一个情绪出口。

首脑奈德没有说话,用一种无声表达了对这种观点的默认。

“那...首脑先生,我们还要将登月计划提前吗?”被打脸的NASA工作人员笑容谄媚的问道。

“听不清,你走近点说”奈德看着对方。

后者连忙上前两步走到桌案前,身子朝着奈德躬身前倾,殷勤地重复道“首脑先生...我们是不是不用将登月计划提前了?”

[啪!]

一声脆响。

只见奈德从座位上突然窜了起来反手给了对方一记响亮的耳光。

说话的NASA工作人员脸皮一麻,瞬间白皮肤的脸皮上出现一个红彤彤的手掌印。

后者捂着脸满是震惊,脸上写满了问号。

这时候奈德瞪着对方的眼睛,一把扯过其衣领,贴脸怒道“你是猪脑子吗?现在的问题是只有三块无主地,而有四方势力在争夺,用龙国的话说叫狼多肉少!你怎么知道龙国惦记的不是我们那块?”

“蠢货...”

奈德啐了一口,一把将其推开。

然后扫视一眼众人沉声说道。

“现在立即修改登玥计划!听清楚了吗?”

“明白!”众人齐声。

很快NASA总局发布了登玥项目的最新公告。

NASA团队连忙简化了近地轨道的规定动作,开启推进器调整轨道,阿尔忒弥斯号直接向着玥球进发。

北熊国。

同样的戏码也在北熊国空天总局中发生。

很快北熊国也公布了他们登玥计划的调整动态。

原定5天的休整时间被取消,北熊国在执行这一调整计划的时候在北熊国内部会议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力,对于求稳还是冒险,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两国相继的决定直接将欧联逼到了墙角。

这意味最晚进入玥球轨道的国家将失去争夺月球合法领土的机会。

这对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高卢国,斯特拉堡的韦斯大厦,欧区理事会议室内。

22国代表们先是见证龙国速度。

接着正当他们还没缓过劲来时,又接连收到了米国和北熊国的消息。

会场内各国代表瞬间因为是否提前登玥计划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所有人开始相互指责起来。

有人埋怨计划之初为什么设计了11天的近地轨道调整时间,指责管理者的决策失败。

有人埋怨联合体号的技术指标不够先进。

所有人将矛头对准了欧联宇航局的工程师们,指责他们技术落后。

很快现场的首席轨道架构师艾琳博士站了出来,对各国代表的指责进行了严厉的反驳。

她将反驳的重点放在了各国提供的零部件上。

由于欧联联合体号是由于欧联各国共同联合制造,所以不同国家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承担不同的零部件生产任务。

而各国提供的零部件都不能算是全球顶尖水平。

艾琳用一张超大的对比图展示了欧联与米国、龙国和北熊国的技术水平对比图。

然后郑重的对在场的22国代表严肃地说道“各位,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再好的技术设想没有配套的工业生产能力都是空中楼阁!”

经过各国代表短暂的自我反思,所有人又陷入了长达2个小时的争论之中。

但最后还是通过了提前登陆的决定。

因为还是同样的逻辑,再不去很可能连口汤都不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