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嬴政:粉丝?朕的兵马俑缺个应援团
【唐朝】李世民:若让魏征当群管理...
【明朝】朱元璋:咱的锦衣卫正缺个消息群
清瞳在未央宫前殿的铜鹤后躲了半个时辰,直到卫青的靴尖出现在视野里。“清瞳姑娘,”大将军无奈道,“陛下今晨问了三次‘私域流量’,张汤大人已经开始起草《群聊管理律令》了。”
清瞳认命地爬起来,果然听见殿内刘彻洪亮的声音:“...既然叫‘铁杆粉丝’,不如赐他们铁牌?”
踏进宣室殿的瞬间,清瞳差点被满殿飞舞的帛书淹没。但见桑弘羊带着算账先生们在计算“粉丝价值”,张汤冷着脸修订《建群章程》,最醒目的是殿中那面丈余高的木牌——上面画着个巨大的八卦图,标注着“未央宫核心粉丝群”。
【清朝】雍正:朕的密折系统该升级了
“爱卿来得正好!”刘彻从帛书堆里抬头,眼下带着可疑的青黑,“朕昨夜思忖,这个‘私域流量’,与朕的羽林郎颇有相通之处...”
清瞳心头警铃大作:“陛下!粉丝不是军队!”
“朕知道。”他得意地展开帛布,“你看,朕将粉丝分三级:铁杆粉可直奏,普通粉可传书,路人粉...张汤你说路人粉有何权益?”
张汤面无表情:“路人粉可围观陛下巡游。”
清瞳:“...”这权益堪比现代机场接机。
【三国】诸葛亮:若建群收北伐粮草...
【宋朝】赵佶:朕的书画粉丝该设个VIp群
巳时突发状况。原定首个建群的淮南王世子,在听完群规后当场抗议:“为何群主必须是陛下?这分明是独裁!”
刘震振振有词:“普天之下莫非王群,率土之滨莫非王粉。”
“那‘禁言三日’的处罚也太重了!”
张汤冷冰冰补充:“诽谤群主,按律当禁言三月。”
眼看世子要掀案,清瞳赶紧推出补救措施:“不如设个‘群管理委员会’?由各位王爷轮值?”
【元朝】忽必烈:朕该设个蒙古语粉丝群
午膳时分,庖厨推出“粉丝专享膳盒”。清瞳打开食盒一看:铁杆粉的炙肉摆成心形,普通粉的羹汤飘着花瓣,路人粉的...米饭堆成小山?
“此乃‘管饱不管好’权益。”刘彻理直气壮。
正说着,平阳公主气冲冲进来:“皇兄!为何把本宫移出核心群?”
桑弘羊翻着群成员表解释:“殿下昨日在群里发胭脂广告,按新规视为营销号。”
眼看公主要发作,清瞳赶紧打圆场:“不如设个‘粉丝商城’?专门给贵女们带货?”
【唐朝】太平公主:本公主要当群红!
未时骤雨,粉丝活动移师椒房殿。谁料竟演变成大型应援现场——卫子夫被迫带领嫔妃练习“陛下万岁”打call手势,老臣们为争“粉丝头子”称号差点打起来,最绝的是刘彻,居然在偏殿开设“御前粉丝培训”。
“众卿要掌握应援节奏,”他举着玉如意示范,“喊‘大汉威武’时举左手,‘陛下圣明’时举右手...”
看着被带偏的文武百官,终于理解什么叫“偶像养成”。
【秦朝】嬴政:朕的粉丝该喊什么?一统江湖?
申时出现戏剧性一幕。匈奴使臣前来讨要粉丝群名额,刘彻大手一挥:“给单于设个特别关注,但不准他偷菜!”
张汤连夜修订《外宾粉丝管理办法》,第一条就是“胡粉妄议朝政者,逐出群聊并断贸易”。
看着欢天喜地领走“特别关注”令牌的匈奴使臣,突然想起重要问题:“陛下,粉丝群能跨国运营吗?”
刘彻眨眨眼:“朕已传令西域,凡汉粉胡商,关税再减一成。”
【汉朝】张骞:臣的西域粉丝群已建好!
暮色降临时,未央宫陷入疯狂的粉丝互动。太尉用三千粉丝值换了“御前陪猎”,丞相用五千粉丝值换了“赐坐议政”,最离谱的是某个小黄门——攒了三百粉丝值非要换“陛下点赞”。
刘彻看着跪满大殿的官员,突然问清瞳:“爱卿,你家乡的粉丝,也这般...”
清瞳望着为抢“陛下翻牌”权益快要打起来的老臣们,委婉道:“我们那儿最多换个签名照。”
【宋朝】苏轼:粉丝能不能换东坡肉?
华灯初上时,刘彻在堆积如山的粉丝竹简中找到清瞳:“爱卿,此法虽好,却有一处不妥。”
清瞳心里咯噔一声:“请陛下指教。”
他指着群聊记录某个名字:“为何淮南王每日发三十条‘陛下圣明’?”
清瞳望着记录里清一色的歌功颂德,轻声道:“因为真正的粉丝,不在吹捧多少,而在真话几何。”
他怔了怔,忽然抽走我手中的群规:“那便传旨,所有粉丝群增设‘直言专区’,说得好的赏,说得妙的升。”
夜风掠过宫灯,将他的话语吹散在渐起的笙歌中。清瞳望着穿梭忙碌的宫人,想起明日还要讲解“用户画像”,突然觉得手里的粉丝令牌重逾千斤。
【明朝】朱由校:朕的木工粉丝群该扩建了
子时离宫,守门羽林郎塞来一包果干:“清瞳姑娘,这是咱们粉丝群刚发的福利...”
我嚼着酸甜的果干,想起刘彻最后那句“明日试试那用户画像”,脚下一滑跌坐在宫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