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出水蛟龙
当然,这些都建立在敌人极度蠢笨的基础上。若是敌人稍稍聪明一些,当不至于被二百万大军包围。因为,敌人只有六万人,而且全是骑兵,那行动当是极为迅速,发现不对,随时都可溜走。军队越是庞大,行动就越是缓慢。这是共性,不是哪一个国家是这样,而另一个国家却又能改观的。
虽然明知道敌人是不可能上当的,但是,也没有人能提出更好的办法。所以也只能这样了。
皇上拍板后,呼必胜便三呼万岁。从而结束了这长达一整天的无休止的讨论。
呼必胜可以说从来没有上过朝,今天是第一次,但是却让他生出了永生都不想再踏入皇宫一步的想法来。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对当官是趋之若鹜,前赴后继。为什么?就为了一跪就是一整天。当他起身的时候,尽管他才四十多岁,便已经感觉双腿无力,全身缺血,头脑发晕。他感觉若是一个月多来两次,绝对要瘁死当场。这时,他又想到了兵部尚书的瘁死,虽然还没有死下去,却是连半条命都不剩下了。就算这一次侥幸不死,也最多跟一截木头桩子并不多了。真到了那个时候,还不如死了算了。
所以当呼必胜走出皇宫的时候,他是真的作了好几个深呼吸。以缓解双腿缺血之症。不过,他感觉,大脑实际更加的缺血。
不过总的还不错,只要不死,就都不错了。还让他统领这一百三十万大军,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跟着他一道来的人中,就没有一个能够肩负起这样的重任。这里只有一个亚丁,原是落凤关的守军副将。主将战死后,便跟着他,一路可说是相互扶持,这才走下了这几千上万里路。
不过,呼必胜心中对亚丁还是相当提防着呢。因为这里边只有他一个,能力可以说不比他呼必胜差。所以若不是亚丁一直对他恭维有加,说不定他早就对他采取措施了。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他缺人,主要是缺亚丁这样的有能力有本事的战将。若是这一百二十万大军中,有一位有亚丁这样的战将,他早就将亚丁换下了。不要说有亚丁这样的战将,就算只有他一半本事,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将亚丁换下来了。
正因为这样,他才对亚丁一再宽容。倒不是因为亚丁有什么出格或是越界的事情,而是他对亚丁一直提防着呢。他心中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亚丁就如一头恶龙,总是对他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将他拖入到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
现在,呼必胜便想着,这一回去,便让亚丁留在自己身边。他深知,像亚丁这样的人才,只要放他一出去,他如出水之蛟龙,将会腾空而去。
“亚将军,皇上让我们就驻守在城外。”呼必胜对亚丁说道。
亚丁咕咙一声:你拥有百万之众,能让你进城才怪。不过,亚丁表面还是有些不平,说道:“我们这一百多万人,若是只驻在城外,那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将极为不便。人数少还要好解决一些,但是我们有一百二十万大军,这解决起来可是一老大难的问题。”
“唉,是啊。”呼必胜也叹了一口气,道:“皇上已经下令户部,三日内着手解决我们的粮食和装备问题。”
“好啊,好啊。皇上真是圣明呢。若是解决了我们的粮食和装备,那我们也有些对抗德鲁比的实力不是?”亚丁有些兴奋的说道。
“是啊,但是我们却也被放在炮灰的位置上了。皇上要求,我们九门中,除西门外,每一门都要留守十万人驻守。而我们西门却要留守五十万。主要防备德鲁比的大军。”呼必胜说道。
亚丁想了一想,道:“这样做,确实是分散了兵力。我们五十万,看来不少,但若是真的与德鲁比对上,那也不够看呀。”
呼必胜道:“是啊,我们五十万都不够看,若是其他门的十万人,那又怎么办?”
亚丁也道:“是啊,我们五十万都没辙,他们十万人,能有什么办法?若是因此而城门失守,那责任又该是谁来承担?”
呼必胜道:“皇上说了,若遇攻击,则与城内守军死守,等待我们侧翼救援。时间上尽量拖得长一些,争取我们各方能够迂回包抄过来。只要把敌人包围在一个小范围内,就是大功一件。”
亚丁摇摇头,道:“这谈何容易。敌人的雷神之怒,可不是吃素的。别不要还没等到我们去救援,他们就全军覆没了。”
呼必胜道:“问题是他们还奢望着全国各地勤王大军能够赶回来,在我们包抄了敌人后,可以全歼敌军。”
亚丁道:“我们有两百万人,城外就有一百三十万大军。若是能顺利包围敌军,则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来增援了。我们二百万大军难道还不能消灭他们六万人?”
呼必胜道:“是呀,但是皇上看不到。他只看到我们多少也能坚持一些时间,等把他们包围了,什么都好办了。”
亚丁叹了口气,道:“将军,这个仗不好打呀。我们本就无法抵御德鲁比大军的雷神之怒。却还把我们抵在前面。还要奢望我们能包围德鲁比大军?这是不是痴人说梦啊?”
“嘘。”呼必胜连忙打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再四下打量了一番。说道:“当心隔墙有耳。”
“将军,末将这有什么,不过烂命一条。末将这是为将军鸣不平。”亚丁有些气愤的说道。
“你的心意,我理解。不过,这毕竟是皇上的圣旨,我们还是按圣旨办吧。你和我就一同留在西门大营。其他人就分出去算了。”呼必胜道。
亚丁这时突然说道:“将军可要留个心眼呀,不要临死到头,却浑不自知。”
呼必胜道:“亚将军不需多言,本将自有决断。”
亚丁走出大帐后,回到自己的营帐,找来心腹安排相应事宜。
第二天,呼必胜并没有对亚丁说明怎么办。却是仍然安排八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去镇守余下的八大城门。另外还再安排八大副将,协助主将镇守城门。
各人领兵前去相应城门安营扎寨。
从外表看来,这九道城门可是戒备森严。内外皆有重兵把守,许出不许进。
而各地勤王大军也正急速的往这边赶。若是德鲁比大军再不过来,只怕也不敢再来了。当然,德鲁比大军就是不来京城,也已经是取得了相当的胜利。
与比尔歌勒的战果也差不多了。其实比尔歌勒也算不上是真正的灭国之战。虽然一路打到京城,把国王给赶走了。但是比尔歌勒还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区域,他们还没有涉足。就算是占领了京城,而各地的反抗势力也会层出不穷。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没有数十年时间,是不可能太平的。
所以,德鲁比这一次就算不再攻占京城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十分辉煌的重大胜利了。
雪国的皇室,尤其是皇帝本人,可以说是这一场战争中最后悔的人了。起先,若不是比尔歌勒的怂恿,他们也不可能对德鲁比出兵的。本身,德鲁比就如同一只啃剩的鸡肋,没有二两肉。却被比尔歌勒怂恿着,说可以分一半的土地,德鲁比的原住民,也可以分一半给他们为奴隶。一次性多出百万人以上的奴隶,那得创造多少财富啊。就这个原因,雪国出兵了。但是什么没捞到,却反惹一身骚。
本来还留了一支军队,占领了德鲁比边境的一个城镇。没想到比尔歌勒一败,雪国便紧急召回了这支军队,放弃了那座占领的城镇。原以为,给德鲁比留一个可以互为后路的坡道。
但是,比尔歌勒的国王却逃到了雪国,他们这一收留,无疑便又与德鲁比结下了不可调和的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