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零一十章 惊涛拍岸

本来还有些摇摆不定的人,这一下,立即便坚定了决心。城主府的爆炸,还有刚才身边的这一炸。没有人能够抵御得了,据呼必胜所说,这一炸,就是落在城墙上,也是城塌墙倒,绝不幸免。

这一下,三十万人都决定跟随呼必胜跑了。那些有家眷的,也只得狠下心来,抛家别妻,只身跑路。毕竟是小命要紧,要是小命没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若是能保得小命,那要什么不能有?

刚才还有人说要不等德鲁比大军来了再跑。现在便没有人这么说了,因为真的等德鲁比大军来了,还能跑得了?

就这样,三十万大军,加上呼必胜的五万人,一共三十五万大军,不等德鲁比大军到来,便弃城而逃。

城主死了,跟着城主守城的十大金丹也都死了,剩下的虽是职业军人,但是蛇无头不窜,龙无头不行。现在只能跟着呼必胜跑了。再说,城主的产业毕竟是城主的产业,与他们这些职业军人可以说是没有半分关系。平时赚钱的时候,城主可没有说过他们还有一些苦劳,给分一点润润嗓子。这时大难来时,城主也死了,这凤栖城便与他们再也没有关系了。

不光是凤栖城这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其他城的人也不都是这样想的?没事的时候,钱是城主赚的;有事的时候,命是拿他们去抵的。

就这样不急不徐的,诸葛大藏就跟在呼必胜的后面。一路过关收城,可谓不用一兵一卒。有呼必胜在前面,那是一跑一个空。但凡遇到真要守城的,不用一夜,就半个晚上,新的一轮雷神之怒便砸在城主府,或者城门之上。

雷神之怒一显,便没有人再守城了。想守也守不住,谁能与雷神战斗啊?毕竟也是,这雷神之怒若是轰在城门上,那立即倒塌一大段城墙,连骑兵都可以畅通无阻的长驱直入了。本来也是,人是不可能与神斗的。不管别人用的是不是妖法,但是这雷神之怒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个没有人可以怀疑。

呼必胜一路东进,过一关,收录几万人,再过一关,又收录十数万人。这一路到京城,至少有三个像凤栖城这样的大城,他们都是有三十万守军的。来到京城后,呼必胜名下便已经有一百三十万人马了。这可不是一只小小的力量了,而是名副其实的庞大力量。谁有百万大军,谁不可以笑傲江湖?

现在的呼必胜便是这种情况。当宣旨太监见到连绵不绝的大军时,那是真正的傻眼了。要知百万大军,只有在战时,皇上紧急调集军队出征时,才在校场检阅。那时候,大多也只有四五十万人马左右,真正的百万大军的时候还是很少的。至少这名传旨太监就没有见到过一次。

旌旗招展,如海浪翻涌。人流攒动,如山峦起伏。呼声如潮,更如惊涛拍岸。

吓提小太监丢了圣旨便跑。

呼必胜要的就是这效果。但是,到了朝廷见到了皇上后,却也不免紧张。这就像是阶层的压制,皇上就是最高的那个阶层了。若不是当朝的三公,或者六部的尚书等有限的几人外,只怕还没有几人不被压制的。

呼必胜跪在大殿中央,浑身冒汗,差一点就抽筋了。高高在上的皇上,除了一番例行性的训话后,皇上也不知道说啥了。这就短时间的造成了沉默。但是这个沉默,简直比杀了呼必胜还难受。虽然城外有百万大军驻守,为他助威,但是还是感到极致的寒意。

呼必胜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这个时候,丞相出来打破了沉寂:“陛下,老臣以为,呼将军虽然兵败,但召集各路溃兵亦是有功。不如就由呼将军统帅这一方溃军,赐其名号,为雪国征战。日后立功,可赐其返还家园。若是有大功者,亦可大赏。方显陛下宽宏,以激励将士为国杀敌。”

呼必胜见有人在为自己开脱,也连忙说道:“陛下,罪臣愿意率领这一百三十万大军,驻守京城,为陛下守护大门,为国家守护社稷。就算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这时皇上却也有些为难了。不处罚他呢,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可若是处罚的话,要是引起这一百三十万大军哗变,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这时兵部尚书出班凑道:“陛下,这呼必胜虽有过错,不过,这一路来,却也尽心尽力的收拢溃兵,让我雪国西部兵力汇聚,不至于让德鲁比全部消灭。所以倒也是有一功。不如就让呼必胜驻守京城,抵御德鲁比大军,将功折罪。”

有了丞相和兵部尚书的说辞,下面各部也纷纷给皇上进言,恳请留下呼必胜一命,以将功折罪。

这一下,皇上也有了台阶,自然不会再处理呼必胜了。但是呼必胜要留在京城,大家又各自发表不同看法,再一次讨论起来。

丞相首先发言:“陛下,以老臣之见,呼将军不宜留在京城。京城本有禁军四十万,还有城内巡防十万,再加上守护皇宫大内八万,就有五十八万,若是再加上和衙门差役,少说也有十数万,这样就将近七十万。再把呼将军的一百三十万大军开进京,那二百万大军,就是京城也是将不堪重负啊。”

这方面兵部却有不同意见:“我们各地与德鲁比一战,均自败北,其原因,就是我们兵力不足,后继乏力。若是我们集中二百万大军,怎么可能败给德鲁比呢。”

兵部侍郎这时也凑道:“是啊,陛下。德鲁比再厉害,也不过六万人而已。若是我们二百万大军与之对垒,再加上京城高大的城墙防护,我们想要败,只怕也不易呢?”

但是御史却是坚决不同意他们的意见,道:“陛下,这一百三十万大军,可不是小数啊。若是稍微有一点差错,那将会酿成大祸啊。不要说这些,就算是治安,那也是无法管理的啊。谁能镇得住这一百三十万大军?”

礼部尚书道:“臣也不赞同让这一百三十万大军进城。在臣看来,城西难道就没有重要的地方需要镇守的吗?若是能与京城相呼应,难道不更加的有用吗?”

工部尚书也道:“臣赞同丞相、御史和礼部尚书的意见。一百三十大军若是进城,与城内大军将达到二百万之多,那兵力将过于集中。臣闻德鲁比有一种极为厉害的妖法,叫什么雷神之怒。若是对方给我们来上一两记,那将是灾难啊。所以臣建议,不仅呼将军这一百三十万大军不能进城,还应该分散布署。起到互为犄角的作用。”

皇上这一下也终于坚定了决心。呼必胜想要进城,但是皇上却是极为忌惮,没有谁不会对凭空钻出的多达百万之众的势力不忌惮的。这要是谁有个三心二意的话,不是分分钟钟的就能灭了自己。

虽然城内也有达七八十万的兵力,但是与这些如狼似虎的边军比起来,那就是渣渣。而且,若是对方有心发难的话,他一百多万人是有组织的,而你仓促应战,只怕除了镇守皇宫的八万大内皇家兵丁外,其他的,可能一个人都来不及调动,就被灭了。

所以自古以来,百姓、商人,可以自由进入京城,官僚、武将等是无召不能进京的。更不要说大军了。

所以皇上下了基调后,大家也不再为是否进城来讨论了。接下来便是商量一百三十万大军在城外如何布署了。

德鲁比肯定是从西边过来。那他们的重点便是对西城门方向的防御。

兵部尚书主张将大军分成三个部分,左右侧翼各三十万大军,略向前布署。剩下七十万大军则为中军,主要镇守京城西城门。防止德鲁比中军突进,直破西城门。而且,左右两侧翼可以迂回包抄、救援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