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城。
梁军大营。
黄河滔滔,大风习习,
南望远山,峰峦起伏,
梁国大都督杨重楼,立于河崖碣石,
观天地一片豪迈,仰头朗声,发胸中之气。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击破袁绍的感受,正如他此刻的决心,
破赵北上,立不世之功,成开天辟地之事。
“哈哈哈,卧龙周云?杨某此番就是要告诉你,不用委身事贼,也能成就一番功业。”
“你为些许势力,从了李娘子,大丈夫何须如此!”
皇帝以及梁臣的信件,杨重楼深邃如渊的眼眸,只是多看了两眼。
便松开指头,让那黄绢,随黄河之风,飘入天际,无影无踪。
对于这些民生、后勤的担忧,杨重楼嗤之以鼻。
梁帝萧汉他们不知道,
梁军跟赵军是不同的!
赵国根基扎实,北疆子弟源源不断,
他们战力虽不及破铁力可汗时期的巅峰状态,
但总体军心士气,依旧是坚不可摧。
梁军就不一样了,梁国是用大量利益,暂时捆绑住了天下豪强跟中原门阀。
一旦梁国疲软,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大势,
那就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勃。
河北这一波中原雄兵的战力,就是梁国最强的时候,
如果不能击溃赵军,今后就将进入南北朝了。
河崖观台,有旗数面,旗后是十几位甲兵,
十几位甲兵的前方,是一员身材雄健的大将。
遥望黄河波涛,萧世安目光如炬,对河北之战,充满信心。
如今三王用命,朱雀玄武被压制,
赵帝周云面对三十万梁军精锐,已经陷入下风,
他们只需稳扎稳打,一切就水到渠成。
可惜,‘一切’似乎又没那么简单。
河风吹拂了旗帜,
让深蓝色的梁旗,猎猎作响。其风声旗声,也掩盖了后方的杂乱脚步。
不知何时,南阳节度府的老谋主,现任护军大都尉萧世宁来了。
作为世字辈,萧世宁比萧世安年长很多,如今已经快六十岁了。
他与萧世安论兄弟,却是老少之交。
此人老成持重,管理后勤,几乎无一丝差错,乃是南阳势力的肱股之臣。
“世安,重楼。有一个坏情况,本官必须亲自来告诉你们。”
碣石观台,
古有一望山亭。
数百年来,山亭被河风腐坏,但这几天,梁军修缮了此地。
一张不大的宴台,杨萧二人,坐在亭边,
听老大哥萧世宁,讲述梁军的一些问题。
“重楼,咱们的后勤压力太大了。据本将所知,赵军前线三十万,后勤人员最多四十万。总计不过七十余万。”
“可咱们三十万兵马的用度,所需民夫徭役,是两百七十万。”
“这还没算三王的后勤,如果都算进来,我们是三百五六十万人,在跟赵军七十万人打。”
精兵贵啊!
以前只知道武川甲兵,威震天下,
但用了才发现,那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望山亭里,
无论杨重楼、萧世安都是当世人杰,
萧老哥只说了三言两语,他们就已经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民夫徭役太多,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
因为民夫也要吃饭,三百万民夫,耗损的粮草,那是成几何倍数增长。
三百万人,对于田间劳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这会导致梁国今明两年,秋粮降低。
“目前来看,我们最多打半年。”
“如果超过半年时间,梁军只能退兵。”
梁国护军大都尉萧世宁眉头紧皱,看了看杨重楼的脸色后,
才老眼闪烁的,跟如今梁军之神,说出了这句‘半年’的话。
杨重楼是谁?
以他的才能,很容易明白。这应该是梁国君臣给他的极限时间。
也就是说,半年之内,他必须击溃周云,
否则,梁军只能退出河北。
“想太多了。不用半年,三个月之内,我们要是拿不下,那就寸步难行了。”
望山亭里,
杨重楼如同深渊的眼眸,闪过一丝幽光。
别人只看见了梁军北上,与赵军大战不落下风,
但这其中的凶险与代价,又有何人知呢?
赵军一直是当今天下,最具攻击性的强大军事集团。
他们张开獠牙,随时准备撕咬梁军的血肉。
之所以现在周云不动手,那是没找到破绽。
就像两个顶尖高手,他们皆有各种兵法奇谋,
但双方没找到破绽前,都是你一拳我一脚,互相试探而已。
如果有一方接不住,后面就是狂风暴雨。
梁军现在就像是一只乌龟,龟壳在的时候还好,
一旦龟壳出现问题,轻则战败,重则全军覆没。
要操作这支三十万兵卒组成的龟壳,其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后勤的消耗也是恐怖的,
三百万余人,吃喝拉撒,沿途用度。
所消耗的财富损失,足以让任何强大的王朝破产。
更重要的是,杨重楼早就知道。
有一项重要物资,即将杀死梁军。
冬衣!
三百多万人的冬衣。
一旦天气寒冷,冬衣的需求,梁军是绝对承担不起的。
赵帝周云本就起自北疆废墟,其部队乃雪地战所诞生。
天下绝大部分的冬衣,也是在武川镇生产,所以这些事对赵军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但梁国的布匹产量,是远远不够的。
魏州城。
黄河崖岸,望山亭。
山河风光,涛涛万里,
大河之上,船只川流不息,
黝黑的船夫,唱起悠扬的黄河歌谣,为梁军运送物资。
这次庞大的军用需求,让整个黄河数郡,几百万庶民从中获利。
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算是另类的经济活跃。
宴台上的茶,又换了一壶新的。
可亭子内的气氛,却是极度压抑。
仿佛有一个巨大的身影,笼罩在北方,
它用无形的大手阻挡一切,任凭梁军如何强大,似乎也攻不破。
萧世安不敢相信,杨重楼这样的水平,
河北之战,竟然极有可能在后勤上败给赵军。
某一刻,眼眸如深渊幽寒的杨重楼,嘴角扬起了一抹笑意。
他遥望黄河,轻挥羽扇,似心中有万般韬略道,
“现在,梁军要破局,只有一个办法。”
“决战!”
“给周云下战书,与赵国决战,一场定生死!”
跟周云决战?!
杨重楼此言一出,萧家两老兄弟不禁瞳孔微缩,头皮发麻。
跟周云决战,这是什么恐怖的想法。
要知道,周云此人,尤善打大型会战,
罗浮山、王台村、野狐关,这一场场血淋淋的屠杀,谁敢跟他决战?
梁军实在不行,还能退回黄河以南,
在中原积蓄国力,一样能跟赵军周旋。
决战!似乎太冒险了。
“哈哈哈!!”黄河大风,吹拂了梁军的旗帜,也吹起了杨重楼的长发。
他起身踱步,负手而立,独面涛涛河水,披靡天下道,
“本相,就是要能人所不能,英雄造时势。”
“只有在决战中击败赵军,天下大势,才会彻底倒向梁军。”
“也只有如此,梁军三十万雄兵,才会真的相信,他们会赢得战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