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产量终于开始提升。分层锻造法被拆解成十几道工序,由不同小组专门负责,效率大增。叶明又设计了简易的模具,使复合枪管的组装时间缩短了一半。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银矿石不够了。
\"大人,后山的矿脉比预想的浅,已经挖到底了。\"负责采矿的衙役满脸煤灰地报告。
叶明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商议。沈清提议:\"能不能减少银含量?哪怕效果差些...\"
周老铜匠摇头:\"少一分银,韧性就差十分,根本扛不住那种火药。\"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顾慎突然闯进来:\"老叶!我刚审了那个细作,他交代北燕在边境有个银矿,产出一种叫'星纹银'的矿石...\"
叶明猛地站起:\"星纹银?是不是表面有放射状纹路,泛蓝光?\"
\"你怎么知道?\"顾慎惊讶道。
叶明心跳加速——那很可能是含锑的银矿,比纯银更适合做合金!\"立刻派人去边境,不惜代价搞些样品来!\"
\"来不及了。\"顾慎苦笑,\"那矿在北燕境内三十里,重兵把守。\"
叶明沉思片刻,突然问:\"那个细作还说了什么?\"
\"他说...赫连勃勃七日后亲征,带上了所有重甲骑兵...\"
室内一片死寂。七日后,正是叶明承诺交付火器的日子。
\"用替代品。\"叶明突然说,\"我记得城南当铺收过一批西域来的银器,先征用了。另外...\"他看向周老铜匠,\"您刚才说银的作用是提高韧性,有没有其他材料能起到类似效果?\"
老铜匠皱眉思索良久:\"传说中有种'山铜',但老朽从未见过...\"
\"大人!\"一个小学徒突然怯生生地举手,\"我老家有种石头,烧熔后能拉成丝,老人们叫它'石棉'...\"
叶明如遭雷击——石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绝佳材料!
\"立刻去取!有多少要多少!\"
---
第六天深夜,叶明瘫坐在衙门大堂的台阶上,手里还攥着半块冷掉的炊饼。五百支破甲铳已经完成四百七十支,剩下的三十支天亮前也能完工。
新型配方出乎意料地成功。石棉纤维与少量银混合后,不仅提高了合金韧性,还使枪管更耐高温。而添加了细石英砂的火药,在测试中能轻易穿透三寸厚的铁甲!
\"大人,您该休息了。\"陈瑜捧着热茶过来,担忧地看着叶明布满血丝的眼睛。
叶明摇摇头:\"最后一批枪管淬火完再说。\"他啜了口茶,突然问,\"沈清呢?\"
\"还在试验场,说是要改进'火龙出水'...\"
叶明急忙赶去,只见试验场中央,沈清和几个学子正围着一支特制的巨箭忙碌。箭杆上绑着个粗大的火药筒,筒身上还缠着铁线。
\"大人!\"沈清兴奋地迎上来,\"我想既然破甲铳有效,何不把这种火药用在箭上?一箭射去,爆炸时石英砂四溅,专克重甲!\"
叶明检查了设计图,眼前一亮:\"好主意!但引信怎么解决?\"
\"用了您上次说的'缓燃绳',计算好燃烧时间,空中爆炸!\"
\"立刻做二十支,和火铳一起送往前线!\"
回到工坊,最后一批枪管正在淬火。滚烫的金属浸入桐油,发出嘶嘶声响,腾起的烟雾中,工匠们疲惫却满足的面容若隐若现。
叶明突然想起现代工厂的流水线,想起那些为战争赶制武器的工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如今,他成了那个推动变革的人。
\"大人,全部完工了!\"老赵激动地跑来报告。
叶明看了看东方泛白的天色——正好七天。他长舒一口气:\"立刻装箱,派精锐押送雁门关!\"
---
五百支破甲铳和二十支\"火龙箭\"被小心装入特制的木箱,垫上稻草防震。二百名精锐骑兵已经整装待发,由顾慎亲自率领。
临行前,顾慎拉住叶明:\"老叶,你不一起去?\"
叶明摇头:\"我得守着安阳,北燕不会只攻一路。\"他递给顾慎一封密信,\"这里有关键的使用要领和注意事项,到雁门关再拆。\"
顾慎郑重点头,翻身上马。车队在晨曦中缓缓驶出城门,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叶明目送车队远去,转身对陈瑜说:\"通知全城戒备,所有火器进入战备状态。另外...\"他压低声音,\"秘密准备第二套生产线,按新配方做三十支特制铳,只有你我知晓。\"
\"大人是担心...\"
\"北燕不会只派一个细作。\"叶明望向北方渐亮的天际,\"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雁门关的捷报在第十日清晨送达安阳。
传令兵满身尘土,嘴唇干裂,却掩不住眼中兴奋的光芒。
\"大捷!北燕大败!\"他单膝跪地,高举染血的军报,\"顾将军率火器营伏击赫连勃勃主力,破甲铳连破重甲,杀敌两千余!\"
衙门内外爆发出一阵欢呼。工匠们相拥而泣,学子们激动得跳起来,连一向稳重的陈瑜都红了眼眶。
叶明却注意到传令兵铠甲上的裂痕和包扎好的左臂:\"伤亡如何?\"
\"火器营折了三十七人,多是掩护射击时被轻骑兵所伤。\"传令兵声音低了下来,\"顾将军命我带回这个...\"
他从怀中取出个布包,小心展开——里面是几块扭曲变形的金属,依稀能看出是火铳零件。
\"第七轮齐射时,连续使用的铳管过热,这些部位最先变形。\"传令兵指着断裂处,\"雨天时哑火率也增高,约有三成不响。\"
叶明接过残骸,指尖传来冰冷的触感。胜利的喜悦被现实的缺陷冲淡了几分。他转向周围欢呼的人群:\"诸位,我们胜了第一仗,但火器还需改进!